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011 年3 月以来,北非中东国家陆续出现国内局势动荡和政治危机,日本遭受罕见 地震海啸袭击并引发核电站事故危机,对全球经济和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能源供应带来 极大的不确定性。受此影响,全球石油价格短期上涨有限,但价格波动和震荡更趋剧烈;长期上国 际石油消费将持续上升,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迅速加大。石油将占据中国能源消费的核心,因此 在维护中国石油安全上,需继续坚持石油进口地多样化、协调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 关系、加强商业石油和战略石油储备、推进战略性跨国石油通道建设、加速能源利用技术研发和国 内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能源问题是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瓶颈。战后日本一直致力于实施能源构成多样化、进口多元化和以石油战略储备为依托的能源战略。日本的能源战略在客观上对中国提出有力挑战 ,能源竞争成为两国综合较量的一个缩影 ,但同时也给中国打造自己的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府通过实施能源多样化政策,将能源开发与能源供求、经济增长、环境保护齐抓共管,不断完善石油战略储备等措施,确保了能源的稳定安全供应。同时,瞄准中东能源基地,抢占里海能源市场,全力争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力争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这些举措,一方面是出于日本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日本政治发展战略上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北萨哈林岛的石油成为苏联和日本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注重石油的经济、军事意义 ;苏联则从石油资源中开掘政治、经济潜能。在一定意义上 ,石油发挥了维系两国关系的战略效能。  相似文献   

5.
郭培清 《西亚非洲》2007,28(4):36-42
日本与以色列的关系深受石油和安全两种因素影响,摇摆于阿拉伯产油国和美国之间。在石油危机发生之前,日以关系冷淡;1973年后,日本“亲阿反以”;随着石油因素趋弱,日本在阿以之间建立“平衡关系”;冷战结束后,日以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日本力图保持中东政治稳定,以确保石油的稳定供应。安全和石油框定了日以关系的活动边界,但就目前而言,日以关系的发展在保持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欧佩克的油价政策与中国能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沫 《西亚非洲》2005,(4):42-46
高油价导致石油需求数量下降,威胁欧佩克长期市场需求和市场份额,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欧佩克只有积极调整产量,干预国际石油市场,使油价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才能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维护自身长期利益。高油价同样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为维护中国能源的安全,中国需要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积极开展石油外交。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世界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价格节节攀升,对大量进口石油国家的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全部石油依赖进口的日本却较平稳地度过了多次石油危机和涨价的冲击,其根本原因在于努力从高耗能型经济向节约能源型经济转变,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缓解了石油价格暴涨带来的压力,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这对深受油价暴涨压力的中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2012年,日俄贸易额达3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本报告对近年来日俄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双边贸易及今后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近年来,日俄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对俄罗斯汽车出口的增加和俄罗斯对日本石油、天然气出口的增加。在日本商品中,汽车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在日本制造业中,汽车产业是最重要产业。在俄罗斯商品中,石油、天然气是最具竞争力的商品,石油、天然气产业是俄罗斯最重要产业。俄罗斯作为汽车销售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日本作为石油、天然气销售市场,在世界销售市场上还将保持很大份额。这是两国扩大贸易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姜英梅  王晓莉 《西亚非洲》2007,12(11):48-53
中东地区石油储备占世界石油储备总量的60%以上,中东地区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40%以上。石油收入是中东产油国主要收入来源。中东地区,无论产油国还是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无不得益于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源源不断的"石油美元"。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巨额"石油美元"流入中东地区,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繁荣、福利制度和基础设施完善、统治阶层执政地位稳固,以及国际政治地位提升;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国民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和"双高"现象、外国劳工与高失业率、以及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是东南亚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储藏量较为丰富的国家,而日本是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长期以来,东南亚是日本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点地区。为减少能源进口来源地过度集中的风险,日本在已有与东南亚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对东南亚地区能源富产国的外交。  相似文献   

11.
1888年市制町村制和1890年府县制郡制发布后,标志着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形成。关于这一制度的研究也不久即开始起步,并在战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战后,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日本学者从新的历史观念出发,继续从历史学、财政学、法学等多个角度对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进行研究。本文即拟对这些成果进行综合性的概述。  相似文献   

12.
吴磊 《西亚非洲》2003,44(4):17-21
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一系列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和战略问题。伊拉克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石油安全的一次初步考验 ,它的长期影响也将会日益显现。随着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石油依赖的不断加深 ,中国的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增大。保障可靠和安全的国外石油供应 ,日益成为中国对外战略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做好应对国际石油供应中断和油价上涨的物质与心理准备、制定和建立应急石油储备、走国际能源安全合作之路等 ,应该被视为中国主要的石油安全战略手段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23日,国际能源机构突然宣布,未来30天将向市场投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弥补因利比亚原油出口中断造成的供应缺口。此举是对欧佩克拒绝增产的强硬回应,也可能预示战略石油储备的功能出现重大调整。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能源治理领域中两大重量级机构将进入关系微妙的博弈期,国际油价走势将更难判断。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中拉合作进入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新发展阶段,经贸领域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强。然而,拉美晴雨表的调查结果显示,拉美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与相互间紧密的经贸关系并不相称。与此相比,尽管日本与拉美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明显低于中拉合作水平,但拉美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度却一直较高。究其原因,依托于当地日裔社团的文化人才储备战略和立体式文化交流网络是日本开展对拉文化外交的"秘密武器"。在"编码—二度编码—解码"这一跨文化传播链条中,日本通过打造高效传播中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损失或扭曲,为拉美民众呈现了更接地气、更能引发共鸣的日本文化产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拉美民众对日本及其对外政策的价值判断。借鉴日本经验,中国或可在"侨务公共外交"基础上,制定以华裔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外交战略:建立中国移民博物馆,帮助华裔建立"集体身份认同";建立华裔文化人才库,在华裔群体中培养"文化推手";建立市场化的文化传播平台,提供"一站式"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于1971年,可建成后的十余年间一直没有正式启用,成为一种制度上的储备,至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日本推进了金融市场化进程,随着有银行陷入经营危机,对存款保险制度有了实际的需求,这一制度也真正运作了起来。进入2002年4月1日后,为了进一步贯彻自我负责原则、促进银行经营信息的公开和从外部加强对银行的监督,日本又对存款保险制度作了进一步改革。即对个人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赔付上限正式实施限制为1千万日元的措施,即一旦银行发生破产或倒闭,个人在该银行的储蓄存款超过1千万日元的部分将不予赔付。这是日本推进金融改革的一项举措,也是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和日本“军用手票”大量涌入中国。同时日本在中国大陆扶植的伪满洲国、伪华北临时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和南京伪国民政府等也相继成立了“满洲中央银行”、“察南银行”、“冀东银行”、“华兴商业银行”、“蒙疆银行”、“中央储备银行”和“中国联合储备银行”等七家伪政权银行,加入了掠夺中国百姓血汗钱的行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日伪货币流通在中国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的特定区域…  相似文献   

17.
郭渊 《亚非纵横》2013,(1):35-41,60,62
战后几十年来,日越石油关系曲折发展,这种变化是由越南油气开发战略和日本自身的战略需求结构决定的。进入21世纪,为了确保油气资源的稳定供应,日本政府运用神手段与越南建立战略关系,积极介入南海争端。但日本对南海的介入将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8.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开了3天会议之后,于7月913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闭幕。在3天时间里讨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世界经济、气候变暖、石油和粮食涨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险、国际安全领域的合作问题,以及近年来列入每次会议议题的非洲发展问题。如同这几年每次G8峰会一样:“议论空泛、落实很少”。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为了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越来越看中非洲的石油资源 ,并指望从非洲得到“安全石油” ,以扩大石油来源。据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报道 ,美国有 2 /3的石油需求靠进口 ,而且其大部分从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等国进口。值得关注的是 ,近年来非洲国家在其石油供应上的地位开始不断上升。尼日利亚是美国第五大石油供应国 ,每年供应石油 3 0 7亿桶 ;安哥拉位居第七 ,每年供应石油 1 . 1 7亿桶。这两个国家打算大幅提高石油产量。尼日利亚预计在 2 0 0 7年前 ,其石油日产量将达 3 0 0万桶 ,比现有水平提高 3 5 %。安哥拉预计…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半叶的蒙日关系经历了正常化与进一步发展两个阶段。为了推进两国关系发展,蒙日均制定了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政策:日本积极支持蒙古的民主化改革,建立两国间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蒙古则寻求同日本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蒙日间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日本向蒙古提供政府开发援助、互利贸易和日本对蒙直接投资。伴随着政经关系的发展,蒙日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日渐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