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波 《今日民族》2003,(8):20-21
我有一种怒江情结。我结婚时很自然地就选择在怒江大峡谷酒店举行婚礼。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在那儿举行婚礼感觉上就像是在家里举行一样。实际上就是去找一种家乡的感觉。而且来的客人大多数是怒江的老乡、同学。大家在一起可以讲傈僳语、吃家乡菜、听熟悉的旋律、看傈僳族特色的舞蹈,喝傈僳族的酒。去那儿不是全为了吃,这就像是中国人出国要找中国餐馆吃东西一样,也许口味不太正宗,但就是想去找那种感觉。  相似文献   

2.
《松州》2014,(3)
<正>去儿子家时,发现他酒柜里竟有八瓶茅台酒。我明白,这种酒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么贵重的酒谁舍得买来自己喝呢?真正喝的人多是有职有权的人。我断定这酒定是他人送的,儿子是镇党委书记,大权在握。儿子既然敢接受人家送的礼物,或许其他钱财也敢拿,即使暂时没拿,日后胆子也会越来越大,如此下去不是在慢慢走向犯罪吗?想到这里我紧张了。儿子归来,我便找机会与他聊天,问他这么多高档酒是哪来的?儿子说是别人送的。在我的一再追问下,  相似文献   

3.
傈僳人常说:“歌不唱不行,酒不喝不得;歌因情而唱,情因酒而生。”说到酒,不能不说傈僳人钟爱的“侠拉”(怒语,意为肉酒)。在怒江峡谷一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一旦你喝下傈僳人敬上的大碗“侠拉”,你就成为了他们真正的“嘎雀”(朋友)。如果你推诿不喝,那便是瞧不起他们,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嘎雀”。  相似文献   

4.
傈僳人常说:"歌不唱不行,酒不喝不得;歌因情而唱,情因酒而生."说到酒,不能不说傈僳人钟爱的"侠拉"(怒语,意为肉酒).在怒江峡谷一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一旦你喝下傈僳人敬上的大碗"侠拉",你就成为了他们真正的"嘎雀"(朋友).如果你推诿不喝,那便是瞧不起他们,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嘎雀".  相似文献   

5.
我看怒江人     
杨世光 《今日民族》2004,(11):64-66
怒江大峡谷的特有民族是傈僳、怒、独龙三种民族,我在那里有几个属于这三个民族的朋友,多是文学之友,有年长的,有年轻的,有同龄的。好多年前我曾在姓邓的傈僳族州长家里做客,他是个豪爽的汉子,虽然当着不小的官却待朋友特别平等和真诚,我回昆明时他邀我坐他的车并一直送我到我的家中,至今我还不时地想着他。我在他家喝过傈僳人特殊待客方式的同心酒,两人各用一只手端起同一碗酒斗着紧贴一起的嘴一气喝光,酒是泡制而非酿制的包谷酒,喝时不辣而舒服,却有十足的后劲使你晕乎乎站不住,但我觉得不是酒醉了我而是傈僳友情醉了我。我发现这里的傈僳…  相似文献   

6.
马剑 《中国保安》2014,(7):36-38
“你说毛队长啊,他呀,这个人有点严肃,很少笑。”“队长是个说话很随和的人!”“毛队长能喝点酒,但一喝就脸红。”  相似文献   

7.
英雄海量出了名许世友英雄海量,嗜酒如命。他的理论是:“酒形似水性似火,实属阴阳之阳,乾坤之乾,刚柔之刚。长期以来,饮酒者女人为少,男人居多。阳加阳,刚加刚,所以能饮者,都是十分刚强、十分性烈的人。“他还说:“中国人才抽400多年的烟,就检验出它有百害无一利,一旦成了习惯上了瘾,‘尼古丁饥饿’就迫使你点上一支,既不能提神,也不能解困,口干舌燥,满嘴烟臭。可酒,中国人不知喝了几千年还是上万年。这‘久经考验’的实践证明:多喝有害,少喝有利,至少是多利少害。所以1953年我戒了烟。一戒就是27年。“这话,他是1980年说的,实际上,一直到1985年他去世于南京,也没抽过一支烟。应当说,一戒就是32年。许世友说“多喝有害,少喝有利“。他的“多“和“少“有没有标准?有。他说:“我只有喝多过,没有喝醉过。“有人作过测算,许世友一生喝的酒,如果用解放牌卡车装载,起码要拖上三四车。所以人们称他为“酒神将军“。  相似文献   

8.
说酒     
“酒到底是不是个好东西?” 有一天,有位女士问我这个问题,我感到很难回答,未置可否。 “酒不是个好东西!”她愤愤然,然后讲了一通她的道理:她先生是个文质彬彬的人,很爱她,也很体贴她。可是,一旦喝多了酒,回到家里便胡来,胡说八道倒在其次,还摔东西打人。  相似文献   

9.
有少数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不注意小节,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其主要表现: 有酒必饮,酒后失态。有的领导干部不管公事私事,有酒必喝,一喝就醉,一醉就胡言乱语、丑态百出,说起话来颠三倒四,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简直像神经病人一般。  相似文献   

10.
王立常 《创造》2001,(1):47
“吕氏春秋”上有则故事说,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村子,“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乡里有个老人到集市上喝醉了酒回家,这个奇鬼就装成这个老人的儿子的形状,一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里,酒醒了,责备他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的嘛,哪一点对你不慈爱啊 ?我喝醉了,你一路上那么捉弄我,是什么道理 ?”儿子急得哭着跪在地上说:“作孽啊 !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昨天我到东边村子收债去了,不信可以问东村的人啊 !”他父亲相信了他的话,怀疑是奇鬼折磨他,准备“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剌杀之”。第二天,老人到市上去喝…  相似文献   

11.
本期说法     
云鹤 《中国保安》2009,(6):40-43
劝酒者,责难逃! 案例: 某保安队保安员李国兴不久就要结婚,队长宋桥和队友们去帮他布置新房,事后李国兴请大家吃饭。光是高度的白酒四五个小伙子就喝了十多瓶,其间还掺杂着喝了不少啤酒,因为大家高兴,队长宋桥逢酒必喝、来者不拒,结果在他开摩托车回家的路上,掉进了路边的沟里,至今仍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知道消息的队员马上都赶到了医院,纷纷自责不已,觉得不该让他喝了那么多还开车回家。第二天,宋桥的父母和  相似文献   

12.
男人何用?     
要男人没用!说这话的是我的一个女友,结婚多年,算得上"饱经风霜"。我问此话从何说起?女友说她男人说了,他是干大事的人,所以在家里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女友说,但是家里基本上都是小事,鸡零狗碎的。她男人就说,这叫养精蓄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原来,男人失业大半年,一分钱收入没有,吃着女人,喝着女  相似文献   

13.
刘建明 《政策瞭望》2010,(11):54-54
晏婴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宰相。有一次,他正在家中吃饭,突然齐景公派人到他家里,他得知这位大臣还没有吃饭,便将自己的饭分出一半请客人吃,结果客人和他都没吃饱。使臣回府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齐景公。景公听后,十分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14.
警惕“迷魂汤”○闻生小的时候,大人们常给我们讲“迷魂汤”的故事。说是妖怪常常给人喝“迷魂汤”。喝了“迷魂汤”就会听妖怪的话,妖怪叫干啥就干啥。等给妖怪办完事后,妖怪就会把喝“迷魂汤”的人吃掉。长大以后才知道,所谓妖怪是不存在的。但耳闻目睹喝“迷魂汤”...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11,(6):78-79
在外界的传言中,黄红光是一个极有胆量的人物。可接受采访时,黄红光的举动却让人很意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转身离开独自走进房间。当他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带着一股浓浓的酒气。“我刚才喝了一大口酒。我就怕说话,喝点酒胆大一些。”说话还需喝酒壮胆,这样的表现让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黄红光和传言中那个胆大、有谋略,用5000元赚到了600万的传奇人物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人们喝的不是酒,而是感情。诸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是多少”……在这种酒文化的熏陶下,公务接待、亲友聚会、职场交往都离不开酒。而劝酒与逼酒似乎又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酒桌上盛行的是“酒不喝醉,感情未到位”、“酒不喝深,办事不放心”,有报道说深圳市消委会去年公布的十大消费陋习中,“过分劝酒逼酒”的不良酒桌文化就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7.
做人的资格     
其实我本没有写这篇文章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做人的资格”很难尽数表达深刻,以至于有诱人偏激的嫌疑。可我仍然写了,而写的真正缘由来自一个让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名男子持枪抢商店,他用枪顶着店员的头,逼着店员把现金都装进他预先准备好的布袋里。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瓶他喜欢喝的酒,于是就要求店员将这瓶酒也装进袋子。可这个店员坚决不干,双方在紧张的气氛中对峙了好一阵子,劫匪大发雷霆,暴跳着问:“不就一瓶酒吗?钱都没了,还要它干什么?”店员说:“看上去,你还不到21岁,州法律规定要年…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酒后训话少尉很喜欢喝酒,一天晚上,他喝完酒带着醉意向所辖的士兵训话。“各位,你们喝酒千万不要过量,不然就会把天上的两个月亮看成4个了!”爸爸是将军一位刚刚晋升的上校到前线视察他将要接管的部队,他走到队列中一位有点害羞的士兵面前时停了下来,说:...  相似文献   

19.
田军 《人民公安》2007,(6):48-49
皮特将一叠宣传材料送给我们,我们也还他一份厚礼——一瓶小二锅头酒,并不乏幽默地嘱咐他:“上班时别喝,有五条禁令呢,回家后再喝。”  相似文献   

20.
喝年酒     
在我们家乡,过年时除了有放鞭炮、贴春联等传统习俗,还有个很有年味的习俗,那便是喝年酒。喝年酒往往从年初二开始。这天,刚结婚的新人、嫁出去的姑娘,还有其他一些有必要的人,都会带上几样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