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6头牛,一台割草机,一辆时风拖拉机,资产总值20万元,每年收入都在2万余元,如今农七师水利二处柳沟水管所的养牛专业户罗成刚就是"牛"。今年29岁的罗成刚,2002年春天在父母及亲友的资助下,投资4万元买回13头"西门塔尔"肉奶两用牛,  相似文献   

2.
野菜畅销农民增收古县岳阳镇哲才村地处太岳山区,山多野菜多,有荠菜、苦蕖、香椿、薄荷等十多种。哲才村党支部瞄准商机,把发展的眼光转向了地方优势资源的转化增值上,先后派人到太原、上海、天津等地取经学艺,并投资引进真空包装、低温晾制、盐渍加工等设备和技术,组建了古县首家野菜加工企业,年产销野菜20余吨。通过加工转化,使不起眼的野菜摇身一变成了“山珍海味”,成了城乡居民的一种美食。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8万余元。野菜畅销 农民增收@孟凡盛  相似文献   

3.
谭标  秦涛 《当代贵州》2013,(1):43-43
黔东南州施秉县有"西南药城"之称,而施秉县的中药材尤其是太子参的发展中心区又在施秉县的牛大场镇。牛大场镇总面积273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山地面积在10万亩以上。近年来,全镇5594户中种植药材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药农有50余户,50至99万元的有220户,10万元至49万元的有4500余户。2012年,牛大场镇太子参的种植面积扩大到3.4万亩,产量近1500吨、产值近3亿元。太子参产业逐步形成一个以牛大场镇为中心,辐射整个贵州的产业。"施秉太子参"、"施秉何首乌"、"施秉头花蓼"三个品种通过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国家GAP认证,成为全国唯一  相似文献   

4.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5,(5)
波尔山羊富了秀龙家古县南垣乡祁寨村党支部书记乔秀龙,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调产号召,依靠本地秋粮种植多、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从2000年开始,先后到山东、浮山等地考察、学习波尔山羊养殖技术,并投资4万余元购回波尔山羊50只,搞起了个体养殖。经过几年的辛勤经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波尔山羊存栏260余只,仅此一项年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成为了当地的波尔山羊养殖大户。乔秀龙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带本村及周边群众养殖波尔山羊,无偿地为他们提供养殖管理技术,使得波尔山羊养殖在当地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农民致富的…  相似文献   

5.
27岁的黄晓梅是农五师八十九团一连农工。近年来,她通过学习科学技术,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养牛致富的路子。 1999年,黄晓梅从各类报刊上了解到养奶牛致富的信息,她结合当地团场人喜喝鲜奶的实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凑了3000余元买了两头刚产仔的黑白花奶牛。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牛奶的销售逐渐有了一定的收入。2000年,她又投资1.8万元买回4头即将产仔的黑白花奶牛进行养殖,当年就收入2万余元。 2001年,团工会把黄晓梅作为团场庭院经济养殖  相似文献   

6.
2001年,我退役回乡,当时就想着怎样做一个新时代农民。发展才是硬道理。2005年,我动员村里的刘忠学一起养殖"二元母猪",并打破过去传承单一的种养方式,当年,就收入6万多元。2008年我们成立了花桥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目前,村里年出栏肉猪1000余头,规模化养殖户达10户。我自己也修建了一个占地10余亩的"林下养鸡场",年出栏商品鸡10万余羽,年创利5万余元。看着我们的养殖成果,村里的群众也开始谋划发展路子。如今花桥村有工商户39户,种植各种经果林800多亩、种植山核桃2000余亩、改良杂交玉米1200亩、优质葡萄100余亩。村  相似文献   

7.
农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下游站配水员叶鹏,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发展庭院养牛,仅3年时间靠养牛就获纯利15万元。 2003年,在处党总支提出“有一份工作、又有一份产业”的发展思路感召下,叶鹏申请贷款4万元。买了6头奶牛,在庭院搭建了牛棚养起了奶牛。第一年收入了1万多元,还得了两头小牛犊。庭院经济的发展使他尝到了甜头,2004年他又买了7头奶牛,扩大了养殖规模。在发展中他边干边学,从书店买了有关奶牛饲养的书籍、光碟,晚上在家看书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养牛的实际中。在喂养中他还经常向二十九团的养牛专业户学习。他从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2年,农一师十团党委把发展职工庭院自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全团形成了自营经济“三线一片”发展区域和“百家千户万头”的发展格局。 沿塔里木河北岸一线的立体养殖区内,聚集着22个种植、养殖大户、100余亩果园、4000多只牛羊。机关干部刘佳投资10万元买断该团90头牛,经精心饲养不到一年时间已发展到了1.20头;林牧科职工张开高的矮化密植枣园名振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农十师一八七团九连女职工张玉英,走以养畜为主、农业为副的经营发展道路,年均收入15万元,种养结合让她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45岁的张玉英,多年的实践经验使她确定了新的经营理念:在发展精准种植业的同时,倾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形成家庭经济发展产业链。2005年之前,她种植了80亩地,生产成本低,农作物产量高,价格好,除去费用,收入达到3万余元;每年饲养10多头牛,全年实现纯收入4万余元。  相似文献   

10.
今年42岁的薛显云,在农十师一八四团五连这块土地上一干就是6个年头,凭着自己的泼辣能干,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999年她怀着对兵团的热爱,来到了农十师—八四团,成为五连的一名正式职工,当年,夫妇俩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收入达1万余元。2000年,她承包了30亩棉田。不懂种植技术的她,就虚心向技术人员和老棉农请教,抓住农时精心管理,做到棉田干净无杂草。由于管理有方,30亩棉花籽棉单产335公斤,总产量10吨,当年就实现纯利润1.76万元。夫妻俩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又收入近万元。2001年,她承包了39亩地,年底棉花籽棉总产量13吨,纯收入达2万余元。薛显云又投资1.3万元购买了一台小四轮,夫妻俩仅帮别人解放棉苗、浇水、打顶、拉运棉花收入达1.5万元。  相似文献   

11.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4,(17)
张合增养鹿帮带百户乡亲致富古县南垣乡崔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张合增,依靠本地畜草资源丰富的优势,1994年投资9万元购回梅花鹿8只,办起了个人梅花鹿养殖场。经过十年的辛勤经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持续攀升。目前,梅花鹿存栏160余只,总资产逾百万,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成了当地乃至全县的特种养殖大户。张合增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带本村及周边近百户群众发展梅花鹿养殖,无偿地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联系客户,指导产前、产中、产后管理,使得梅花鹿养殖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兴产业。山头村的戴遵富、韩家岭村的张志武在他…  相似文献   

12.
正为职工子女新建幼儿园是六师共青团农场纳入2013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目前,该场2013年为民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2013年,该场经过广泛调研、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了当年为民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投资650万元对场部老旧小区8公里供热管网进行改造和维修,对14栋旧楼房进行外墙保温改造;投资380万元改造供水管网和水厂;投资867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投资300余万元在场部10公里主干道安装路灯;投资800万元在场部栽种各式风景树  相似文献   

13.
<正>农二师三十团一连职工王大喜和他的妻子张先芳十分注重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职工致富带头人。2004年以来,他们一家种植棉花每年承包收入都在8万元以上,2010年收入达到了30万元,他们家庭还发展养殖业,每年养牛的收入也在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祥云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五”以来,祥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培植烤烟、蚕桑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强村富民,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06年,全县建成优质桑园基地10万余亩,有桑农26370户,全年养蚕9.2万张,产鲜茧3800吨,销售鲜茧收入突破1亿元。而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云南驿镇棕棚村成为了全县、全州发展“一村一品”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去年,浙江省海宁市严肃查处了一起领导干部以投资分红名义收受贿款案件。海宁市环保局原正副局长孟建良、竺伟益分别在海宁市天鑫布业公司投资10万元,5年内各自攫取“红利”38万元。此外,孟还利用权力收受现金、购物券、加油卡并在企业报销各类开支达9万余元。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四师七十七团自营经济户均收入3.2万元,人均收入0.8万元,自营经济已成为该团职工增收致富的"助推器"。集约化养殖园区促进了自营经济发展。近年来,该团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2个养殖育肥示范小区、1个草原禽养殖园区、1个细毛羊养殖示范园区。特色种植、养殖加快科技致富步伐。2012年,该团引进种植莲花白、胡萝卜等蔬菜1万亩,香紫苏3500亩,完成高效经济作物面积2万亩,在特色养殖业方面,六连职工汪源  相似文献   

17.
昔日致富无门的定陶县孟海镇南王村残疾村民郝守河,如今在该村致富帮带户郝守德的帮扶带动下建起了蔬菜大棚,年收入近8000元,不仅腰包鼓了起来,而且还娶上了媳妇。像郝守河、郝守德这样同富共进的典型在孟海镇还有很多。这是该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千户带动,同富共进”工程结出的硕果。富户带穷户,1户帮10户孟海镇是菏泽市闻名的蔬菜大镇。近几年,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农村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2001年,全镇建棚总量达8200个,露地瓜菜面积发展到3.6万亩,双孢菇  相似文献   

18.
熊丹 《当代党员》2023,(6):44-45
<正>数读2022年,重庆全市水果总产量656.7万吨,总产值673.8亿元,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全面向好:巫山县脆李投产面积13万亩,总体产量12.8万吨,销售商品果9.39万吨,综合产值达17亿余元;奉节县脐橙种植面积稳定在37万亩,全县年脐橙销量40余万吨,综合产值超38亿元;涪陵区龙眼种植面积达2.25万亩,年产量0.36万吨,产值36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仅仅4余年时间,四川雪宝乳业有限公司就迅速崛起,发展成为具有产业特色的优势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雪宝乳业有限公司从2001年建立至今,已带动绵阳市养殖奶牛由2000多头发展到万余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创利税600多万元;带动种草养牛及相关产业的农户5000余户,助农人均增收2500元.  相似文献   

20.
农七师一二三团位于乌苏市车排子垦区中心,1950年建团,是兵团建团最早的团场之一。现有常驻人口30000余人,耕地面积14.8万亩,是国家高科技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综合经济示范项目团场。 1984年,我团庭院经济在农七师率先起步,20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果蔬种植、畜禽及特色养殖、餐饮商服、农机服务四业为经济支柱的多业并举格局。1984年庭院经济创产值不足30万元,纯收入8万余元,2003年我团庭院经济创产值7543万元,纯收入2508万元,从业户均纯收入5291元,从业人均纯收入2056元。在团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