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几年前,黄宏、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击队》曾火爆了当年的电视荧屏,形象地演绎了当时农村严重的超生现象。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农民的超生问题上。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层的日益细化,超生现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另一个超生群体,他们利用缴纳社会抚养费等方式成功地在生育问题上办到了其他人无法办到的事。他们,被称为城市中富有的“超生贵族”,较之目前农村的超生问题,富人、名人超生现象正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前,黄宏、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击队》曾火爆了当年的电视荧屏,形象地演绎了当时农村严重的超生现象。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农民的超生问题上。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层的日益细化,超生现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另一个超生群体,他们利用缴纳社会抚养费等方式成功地在生育问题上办到了其他人无法办到的事。他们,被称为城市中富有的"超生贵族",较之目前农村的超生问题,富人、名人超生现象正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前,黄宏、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击队》曾火爆了当年的电视荧屏,形象地演绎了当时农村严重的超生现象。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农民的超生问题上。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层的日益细化,超生现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另一个超生群体,他们利用缴纳社会抚养费等方式成功地在生育问题上办到了其他人无法办到的事。他们,被称为城市中富有的"超生贵族",较之目前农村的超生问题,富人、名人超生现象正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落花 《政府法制》2007,(13):11-12
十几年前,小品《超生游击队》火爆了当年的电视荧屏,形象地演绎了当时农村严重的超生现象。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农民的超生问题上。然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层的日益细化,超生现  相似文献   

5.
欧莉 《江淮法治》2013,(24):23-23
社会抚养费的前身是“超生罚款”和“计划生育费”.它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人们有计划地的生育.其目的是通过征收“社会抚养费”达到控制超计划生育.解决因超生给社会增加的相应负担问题及对超生行为的经济制裁。  相似文献   

6.
法学副教授妻子超生告计生委败诉44岁的杨支柱原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副教授,但因超生被学校解聘。2009年12月21日,杨的妻子陈女士在医院生下他们的第二个女儿。2010年9月,他们接到了海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出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认定他们"违法生育第二个子女",按照2009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的标准,9倍向他们征收"社会抚养费"240642元。杨支柱认为,我  相似文献   

7.
当前超生子女不登记入户造成的执法困难及对策郭长三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已十多年了,但超生现象却屡禁不止。目前,这批超生子女多数是未成年人。笔者在检察业务实践中发现,这些超生不入户者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后,很难查清其行为时的真实年龄,不仅公安机关不能出具其...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颇具创新意义的制度,该制度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的势头已经不容忽视。但由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该制度在具体的执行中出现了诸多违规现象。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这些问题的成因,以期为今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由70年代初的总和生育率5.83降到现在的1.8,也就是说,由过去一对夫妇生育的孩子数将近6个到现在不到两个。根据人口专家计算,到2005年底.我国自计划生育以来少生了4亿多人.真正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但我国少数“超生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少数高收入阶层原来非常隐匿的超生行为,逐渐公开起来.被人们称之为“超生新贵”。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02年至2005年第三季度,仅上海市就有84例富人超生.占超生总数的7.17%: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大连市出现12例富人、名人违法生育案例;沈阳市在2000年就发现和查处76例名人、富人超生,2002年至2004年,又有名人、富人超生42例……(《三湘都市报》2006年5月1日)“超生新贵”以“特权”挑战国策的现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禁止富人违法超生”的议案、提案,且引起国家高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乡土中国》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事实上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剧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面对现代化进程,乡土社会该如何应对?费孝通批判了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以西方为标准,看中国农村处处不对劲。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重大问题就显得特别有意义。费孝通从中国的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乡土中国》是一部中国社会学本土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1.
村官在社会建设中担任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之而出现的村官违法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严重破坏了党群关系,助长了腐败风气,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他们的职务犯罪常常是激化农村社会矛盾、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导火索。因此,研究村官职务犯罪问题,探讨其法律适用,为打击和预防该类犯罪提供理论支撑,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期"案例工坊"选取河南省巩义市人民检察院的研讨成果,以期对检察实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杨姣姣 《法制与社会》2011,(30):219-220
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以来,专家学者专注于对城市的低保救助,认为农村居民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农村的发展现状证明农村潜伏着巨大的社会救助需求者,他们面临着基本生存的需要。本文以山西省M村的社会救助现状为切八点,通过分析M村社会救助的现状,指出了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社会救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因缺少亲情和关怀而出现的性格缺陷或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近日,笔者采访了黟县十五届人大代表、黟县二中小学部主任时景。当笔者说明来意时,时景面色凝重地说:“付出更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精神家园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山区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农民工犯罪的法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亮 《经济与法》2003,(10):54-55
城市农民工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工人的一个过渡性的中介阶层.是原有的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在新时期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的结构中形成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中国农民充分利用社会开放而进行的理性选择。伴随着大批的农村人口涌人城市,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表现最突出也是最为人们关注的就是农民工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室 《山东审判》2003,19(4):25-27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乡村土地被征用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少乡村因土地分配款在分配过程中限制或剥夺了部分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出嫁、招婿、丧偶、超生子女、大中专在校生等村民的分配权利,引发了矛盾和冲突,使得有关农村征地款分配纠纷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  相似文献   

16.
明星超生主要通过加入外国籍而实现,对此现象人们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从法律规避的角度剖析这一社会现象,说明明星超生是违法的,应该受到惩处,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土地补偿款的性质决定土地补偿款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进行分配,不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不能参与土地补偿款的分配。本文试图阐述超生子女在土地征收补偿中所享有的合法性权益,并浅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以图厘清超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8.
论对青少年罪犯的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少年罪犯的人格教育和塑造是教育改造的重要内容。无论对青少年罪犯个体,还是对监狱和社会,具有健全人格是改造工作的前提。监狱监禁的因素使青少年罪犯与社会的联结状态出现偏离、断裂、失衡等现象,进而产生人格缺陷,或社会化的人格不健全。为此,要有意识地发展青少年罪犯的社会认知,促进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强化青少年罪犯的性格塑造;尽可能地发挥他们气质中的积极面,克服消极面。使青少年罪犯形成悦纳、独立、理性、善良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9.
林杰 《法治纵横》2014,(5):28-29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年龄介于18—25岁之间,来自农村却奔波于城市。他们对农业和农村并不熟悉,同时又渴望融入城市,相比于以往的农村劳动力,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但工作耐受力却很低。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把这个群体称为“第二代农民工”,近年来,伴随着这个群体的出现,一个新的话题应运而生:第二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范围内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朱运河 《法制与社会》2010,(12):201-202,22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2009年月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中大有可为。面对形形色色的农村社会矛盾,检察机关应从解决矛盾这个核心目标出发,在传承司法传统上求突破,在解决矛盾方式上谋创新,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