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华锋 《公民与法治》2009,(10):48-48
当前,各种矛盾凸显,群体上访不断,有些部门和单位不是采取诸如“便衣”全程“陪同”回家、将“刁民”关进“学习班”,就是采取“铁腕”打压使其不敢再“找事”等手段,虽然把上访群众给拦截回来了,但他们反映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这种“接访”变“截访”的做法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2.
觉非 《法人》2008,(8):66-66
张裕想要垄断的不是“解百纳”这个并不神奇的译名,而是对一种品类葡萄酒的垄断,意在排除其他企业以“Cabernet”系原料生产葡萄酒。  相似文献   

3.
“大陆首富”牟其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抢眼人物。然而,这一次他既不是倒腾飞机,也不发射卫星,而是涉嫌信用证诈骗接受审判。  相似文献   

4.
薛晨 《江淮法治》2009,(3):30-30
“强化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这些对农民工的关切之语,不是来自代表议案建议,不是人大代表审议发言,而是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几位省人大代表的“闲谈”。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的构想符合当代经济多元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其规划也在“博鳌亚洲论坛”中正式公布。这一规划并不是简单的对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和600年前郑和下西洋路线的复兴,而是符合当今区域经济合作下的继承与延伸。  相似文献   

6.
王秀根 《政府法制》2012,(11):40-40
个别单位在开展试点工作时,不是在“试点”上下工夫,而是在“示范”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 WTO的日益临近,如何迎接“入世”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企业界正在以积极的姿态,加紧准备,迎接“入世”的挑战。企业要做迎接“入世”的挑战,那么,政府有没有必要做好“入世”的准备呢? 遗憾的是,目前有为数不少的政府机关干部对“入世”并不关心,多数政府机关干部以为,“入世”是企业的事,与政府没有多大关系。一些政府人员不是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而是把自己当成了“入世”的“观众”。 “入世”真的与政府部门没有关系吗?“入世”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经济贸易等…  相似文献   

8.
行政犯的行为对象,首先要借助前置行政法规范释明,其次须受制于保护法益的制约。作为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行为对象的“客户资金”,不是表现形式的公众资金,而是银行或金融机构吸收、管理的资金,即实质是银行或金融机构资金。“飞单”行为吸收的资金,不是银行金融机构资金而是社会公众资金,不构成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定罪。  相似文献   

9.
整治“四风”过程中常常发现,很多问题不是没有规定,而是悬在空中,未能执行到位。制度不能有效执行,无异于田里虚张声势的“稻草人”,不仅起不到应有作用,反而会种下形式主义的恶果。  相似文献   

10.
许煜坤 《政法学刊》2001,18(5):32-33
江总书记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并举思想,是“法治”与“德治”辩证法的科学总结;是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它不是简单的施政策略,而是新时期治理国家的伟大方略,所以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象刑”的含义历代都有争论,主要有:象征性刑罚、公布刑罚的图象两种观点。考察“象刑”的含义必须从刑罚的起源开始,对“象刑”产生的年代、持象征性刑罚论者的论据进行分析。应该认为,“象刑”的含义不是象征性刑罚,而是通过公布刑罚的图象威胁普通百姓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炫富门”中,无论郭美美、杨澜,还是红十字会、青基会,公众考问的不是某个个人,而是存在监管漏洞的中国慈善机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西方美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似成定论的命题提出质疑,从逻辑学、哲学和美学角度论证: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可然律”和“必然律”并不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和本质,而是“创造者”所赋予客观事物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们的广大干部一直信奉毛泽东的名言:“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因而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的良好风气。可时至今日,却有一些人经不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他们不是要革命,当公仆,而是拼命要做官。你看吧,每当干部调整之初,班子换届之时,总有那么一些人为谋取职务上的“升级进档”而多方钻营,四处活动。这种“跑官”现象已屡见不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它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涣散和腐蚀了干部队伍,干扰和破坏了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班子的调整。“跑官…  相似文献   

15.
邓海建 《法人》2011,(12):13-13
中国炼油市场一个“怪现象”——在“石化双雄”炼油巨亏的同时,许多地方炼油企业担心的不是亏损,而是无油可炼。  相似文献   

16.
“我希望战斗的结果是人们背后提起我,不是和书记闹绯闻的女人,而是一个拒绝了书记且辟谣成功的女人!”  相似文献   

17.
学法而怕谈法。因为谈法的生人或熟人,往往不觉得它是一门学问,而是谁都熟悉的生活。但又不能不谈。这不是怕辱没自己27年所学,而是怕法仅仅被当作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怕自己掉进“权大还是法大”的陷阱。当然,之所以“谈法”盛行,也是因为有众多的人对法抱有期待。  相似文献   

18.
周礼 《政府法制》2014,(17):43-43
“毛病”一词本不是指人,而是指马。古人看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马身上的毛旋儿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后来,“毛病”南专指马扩大到其他事物,凡是有缺点或有妨害的地方,都可称为毛病。  相似文献   

19.
近期,媒体曝光个别快递公司在分拣现场“暴力分拣”.个别快递员不是将邮件正常运送,而是习惯“让邮件飞一会”.将邮件扔来扔去,造成邮件破损。据悉,国家邮政局去年12月31日下发通知,严禁邮政企业野蛮分拣.严禁“让邮件飞”。北京邮政EMS日前表示,已加强监督.绝不让邮件飞。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第46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抗拒改造情节恶劣、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或者核准,执行死刑。”长期以来,刑法学界和司法部门对“抗拒改造情节恶劣”怎样理解,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抗拒改造情节恶劣,不是指一般违反监规的行为,而是指构成了新的较重的罪。另一种意见认为,抗拒改造情节恶劣,并不是专指犯了新的较重的罪,而是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又犯新罪只是抗拒改造情节恶劣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