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问题是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冷战遗留问题,是亚太安全形势中的最不确定因素。朝鲜问题在美国对亚洲政策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1994年10月美朝核框架协议签署后,美国放弃长期对朝封锁和孤立的遏制做法,实行软着陆政策,放宽对朝鲜的贸易和经济限制。美朝关系出现...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朝鲜宣布发射卫星成功,继而宣布退出六方会谈,使多年有关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成果可能化为乌有。朝鲜半岛危机的实质是美朝对抗,其走向取决于美国对朝政策能否作出根本性调整和朝鲜在美朝博弈中能否把握机遇。未来,美朝继续对峙、对抗趋于和缓和半岛发生重大事变这三种可能性都不排除。六方会谈机制对于各方来说,都是解决半岛危机不可或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分析了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来的对朝政策。美国国内在对朝政策上存在巨大争议,但普遍支持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政策。美国各界对朝政策基本共识为:优先解决朝核问题,目标是无核化;先聚焦于对朝施压、再考虑实质性对话;优先和平解决、武力选项为后盾;2018年3月8日,特朗普接受与朝鲜举行首脑会晤,金正恩随后多次明确表示致力于半岛无核化,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势头,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也迎来重要历史机遇。当务之急是美朝两国应相向而行,朝鲜应推进实质性弃核,美国应回应朝鲜合理安全关切,并回到多边合作轨道上解决朝核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凤志  丁菱 《东北亚论坛》2019,28(3):102-113,128
"极限施压"政策是否是朝鲜在2018年回到无核化谈判轨道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随即对朝改行"极限施压"政策,利用美国的超强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对朝鲜实施全方位的高压威吓、惩罚和孤立,以迫使朝鲜弃核求和。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新变化,从金正恩的新年讲话、平昌冬奥会、朝韩板门店宣言到美朝签署联合声明,美朝关系发生新变化,朝鲜半岛显露和平曙光。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战略意图是先"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屈服再与其接触,其与金正恩政府先确立可信拥核事实再逼美和谈的战略意图发生共振,使得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大为缓和。美朝第二次首脑会晤无果而终,表明半岛无核化进程不会一蹴而就。鉴于美朝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与不信任,"极限施压"将长期作为美国対朝政策的基本面。探讨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及其特点、效能,对于认知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六方会谈美朝态度变化探刮美对朝遏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期,美国一直对朝鲜实施遏制政策。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后,美朝利用六方会谈这一平台,开始进行接触。在六方会谈中,美朝态度逐渐趋向缓和,双方谈判频率加快,在朝鲜弃核、美解除对朝经济制裁以及将朝从支恐名单中去除等重大问题上互有让步。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诉求等多种原因促成其态度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朝鲜的遏制政策会有所松动,会实行以解决朝核问题为主导的低度紧张政策。  相似文献   

6.
朝鲜核问题逐步演变成牵动东北亚安全格局变化的战略性问题,是朝鲜内部政治因素以及外部安全因素共同促成的。冷战时期,苏联与朝鲜的全面核能合作为朝鲜跨过核武器门槛奠定了基础,而美国对朝敌视政策,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半岛安全结构剧烈倾斜,迫使朝鲜加快核武装步伐。朝开发核武的目的不是要"先发制人"打"核大战",而是要拥核自保、拥核自重,既遏制韩美同盟侵朝,又调动美国重视朝鲜,同朝鲜"建立一种着眼长远的战略关系"。中国坚定坚持无核化,坚持通过"双轨谈判"实现"两个彻底":必须彻底清除半岛核武器,同时必须彻底解决朝鲜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各方面的合理关切,以实现半岛无核化,建立半岛永久和平体制。  相似文献   

7.
2016—2017年朝鲜半岛局势不断恶化,虽然这种趋势与特朗普和金正恩的个人对抗等主观因素有关,但主要原因在于朝鲜战争并未以美韩满意的方式结束,即消灭朝鲜、占领朝鲜领土而实现半岛统一。朝鲜的选择是通过制造核武器来与美达成"战略均势",迫使对手从形式上结束战争,承认朝鲜的地位,提供现实的安全保障和发展可能。但美国担心朝鲜的目标实现后会有"免受惩罚感",并进一步对美国的盟国实行讹诈,迫使美国做出让步。目前,通过武力手段解决朝鲜问题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是美朝关系健康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后,利用六方会谈平台,美朝开始接触,双方态度逐渐趋向缓和,谈判频率加快,在朝核问题、对朝经济制裁问题、从支恐名单删除等重大问题上互有让步。美国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一方面是其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诉求使然,同时与美国国内政治情况密切相关,而且美朝不达成共识六方会谈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也与朝鲜的核试验和对外政策有关。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朝鲜的遏制政策会有所松动。  相似文献   

9.
张慧智 《东北亚论坛》2020,(3):30-42,127
2017年的朝核危机实质上是特朗普政府实施边缘政策而带来的一场危机,即,通过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在战争和让步之间做出选择,以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然而,特朗普政府对朝核问题的危机管理因朝鲜的外交对冲、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制约以及国际合作的缺失使双方谈判陷入僵局,美国国内甚至出现是否会默认朝鲜有核的争论。若要真正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特朗普政府的现实方案仍是设定有限目标,并由联合国安理会制定可逆条款,约束美朝不信守承诺的行为,以国际社会的担保减少美朝互信缺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快推进半岛无核化的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0.
葛汉文 《东北亚论坛》2019,28(1):116-126
特朗普就任以来,在朝核问题上以"极限施压与接触"取代奥巴马的"战略忍耐",对朝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在过去近两年时间里,美国分阶段、有重点、同时亦极其灵活地运用军事威胁、经济施压、言语挑衅和外交劝服等多重手段,推动了半岛安全形势的新发展。特朗普对朝政策调整,无论是直接发出战争威胁,或是与朝鲜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均源自一种简单化思维,体现出对所谓"战略不确定性"的极度运用,可以看作是美国应对大国竞争战略的组成部分,存在战略遏阻中国的考虑。"极限施压与接触"战略并不足以决定性改变朝核问题的实质,更勿论破除半岛安全的根本症结。半岛形势很可能再次回到外交角力与多方博弈、周期性的"紧张和缓和"循环当中。中国需在深入分析把握美国对朝、半岛和对华政策逻辑、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晰中国相关政策的优先次序及时间和空间节点,助力实现半岛形势的总体战略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