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俄罗斯4个政党12月10日联名推举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2008年总统候选人,普京总统立即宣布,他"完全支持"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候选人,因为他"近距离了解梅德韦杰夫已长达17年之久"。这实际上意味着,普京总统任期届满时将把接力棒交给梅德韦杰夫。因为有这位被视为"民族领袖"的普京作后盾,有进入新议会的主要政党和广泛民意的支持,梅德韦杰夫2008年3月2日赢得总统选举胜利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2.
借鉴     
《先锋队》2012,(33):34
美国为什么没有官本位思想美国之所以难以形成官本位,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在美国没有永久性的(这里指职业生涯的永久性)政治官员。美国总统是大选产生的,每四年选举一次,从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建立起一任总统最多连任两届的先例起,除了特殊情况(二战期间的罗斯福总统)外,当选的总统任期最多只有两届。总统以下的联邦政府官员,除文官系列的官员之外,都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所有这些官员都与总统共进退。换言之,如果总统卸任,所有官员都会面临"失业"和重新找工作,除非下一任总统保留某一官员的职位。后一种  相似文献   

3.
蓝辰 《党员文摘》2006,(9):14-14
里根1980年当选为总统时,前任总统卡特离开白宫之际,赠给他三封加上了编码的信,并一再告诫他不要轻易拆开这些信,只有当他施政处于危难关头时,才可按序拆开,这些信将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里根只把卡特的话当成了一个善意的玩笑,未加在意。他遵守了诺言,一直没动这些神秘的信件。  相似文献   

4.
赵庚 《党史纵横》2007,(11):36-39
四面楚歌,总统下野1948年4月19日,蒋介石登上了所谓"中华民国"行宪后第一任总统的宝座。本想激励士气,使所谓的"勘乱"战争转败为胜的蒋介石没有想到,迎接他的却是接连不断的失败。蒋介石当选  相似文献   

5.
蓝辰 《廉政瞭望》2003,(9):40-41
里根1980年当选为总统时,前任总统卡特离开白宫之际,曾赠给他三封信,并一再告诫他不要轻易拆开这些信,只有当他施政处于危难关头时,才可按序拆开,这些信将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一细心的前总统还给这些信加上了编码。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18):60-60
日前,巴沙尔·阿萨德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宣誓就任总统,开始他的第三个7年总统任期。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巴沙尔指出,他下一任期内的执政关键词是“反恐”。2000年6月,巴沙尔的父亲、时任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去世,巴沙尔不久后当选总统。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缅因州肯纳邦克波特的家族庄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  相似文献   

8.
在2003年3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最后通牒"式的电视讲话后,全世界的人都意识到,不管各国怎样"反战",战争还是来了.伊拉克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阿里度里说了一句话,令人十分感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国家的总统命令另一个国家的总统离开他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在任期内提供的居所。其中典型的代表包括美国总统的白宫、法国总统的爱丽舍宫和英国首相的唐宁街10号等。"官邸制",简单说来,就是国家官员的住房制度,已在国外实施多年,各国的法律在这方面有一些灵活规定。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2月31日午后,68岁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宣布提前辞去总统职务。根据他同日签署的总统令,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从31日12时起代行总统职务,原定今年6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也将提前至3月26日举行。 31日下午,叶利钦把象征总统至高权力的总统链章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月21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首都明斯克正式宣誓就职,标志着他第四个总统任期的开始。此前,卢卡申科在2010年12月的总统大选中以79.67%的选票获胜。他是白俄罗斯的首任总统,同时也是迄今为止白俄罗斯唯一的一位总统。四次连任的卢卡申科因其在任时间长、个性鲜明而被西方称为“欧洲最后一位独裁者”,而在白俄罗斯民众那里,他则被亲切地称为“爸爸”。  相似文献   

12.
国际概览     
《党的建设》2014,(3):9-9
2月10日至12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法国总统奥朗德对美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这是1996年以来法国总统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13.
林木 《党史博览》2012,(2):2+59-F0002
<正>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始了后来被史学家称为"破冰之旅"的访问。此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专门通过一项联合决议,支持尼克松总统的中国之行。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到达北京。走下飞机时,  相似文献   

14.
刘大生 《唯实》2005,(3):48-50
美国有没有"总统",这难道也是一个问题吗?是的,这的确是个问题。在美国的政治法律词汇中,其实并没有中国人理解的"总统"这一概念。中国人之所以说美国有"总统",其实是误译造成的。类似的误译还有"白宫"、"国务卿"、"州",等等。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誓就职已逾一月。这位以"变革"为旗号赢得大选的新总统在外交领域似乎并没有食言——从任命新的中东特使乔治·米切尔在中东地区进行穿梭外交,到副总统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美国外交新政,再到国务卿希拉里展开的亚洲之行等,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美国新政府将在2009年的春天刮起一阵"外交春风"。  相似文献   

16.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28):8-8
关注 普京“迷人执政”秘诀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部分人担忧,如果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有可能实行独裁政策。但据最近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普京的支持率接近70%。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普京fA5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在此后的11年里,普京的支持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领袖魅力、消除贫困、扫除黑手党、复兴俄罗斯,是普...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职位之一,很多权力大家都已经知道,但美国总统享有的以下"特权"你了解多少?没有固定的作息安排很显然,美国总统没有固定的作息安排。里根喜欢在大白天小睡几觉,克林顿"工作"到凌晨3时是家常便饭。乔  相似文献   

18.
法国总统选举是综合性的竞争。除宣扬政治主张、展示人格魅力外,热门总统候选人还要在个人形象方面大做文章。萨科齐打"低调"牌法国总统萨科齐在选民眼中一直是高调总统。据报道,5年前赢得总统选举时,萨科齐在巴黎顶级餐厅设宴庆功;休假时,他会乘坐法国亿万富翁的游艇。时过境迁,欧洲债务危机让"高端"、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件大事。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很大的事!” 在中美关系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40周年到来之际,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8日离开北京,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4):16-17
日前,温和保守派总统候选人哈桑·鲁哈尼力压其他竞选人,当选伊朗第11届总统。在接受采访时鲁哈尼表示,叙利亚的危机掌握在叙利亚人民的手中,只能由叙利亚人民自己来解决该问题。他反对外界干预和一些国家对叙施压,认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他的政府应该留任到2014年举行大选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