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根据宪法的规定,6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引导私营经济发展,规范私营企业行为的重要法律规范。下面结合条例的规定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1999年3月15日公告施行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补充”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根本大法对非公有经济法律地位的确认,是非公有经济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的法律依据。然而,由谁来保护非公有经济的合法权益,法律上有何配套规定;非公有经济在“补充”时期所遭遇的“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私营企业在我国现阶段的存在和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法律调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作了补充规定。今年6月,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及两个配套法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元化经济,私营经济(主要包括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是其中的重要一元。为了保障和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早在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11条就增加了如下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  相似文献   

5.
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1条修正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6.
在前三次修宪中,总共涉及十七处内容的自我修正,平稳而清晰地划出一条与时俱进的轨迹-- 一九八八年修宪:为"私营经济"正名 当年春天,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涉及两项内容的第一个宪法修正案. 其中,在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论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大及1999年宪法修正案对依法治国的确认,标志着我党治国方略的根本性转变,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所以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或分割开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人企业正不断地产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央87(5)号文件和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都对这种私营经济形式给以充分的肯定,七届一次人大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可以预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私人企业必将会得到巩固和发展。然而,目前私人企业的发展毕竟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经营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必须加强引导、监督和管理,兴利抑弊。要做到这点,就必须确认私人企业的法律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调整其经营管理活动,把对私人企业的管理监督纳入法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1999、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法治"与"人权"载入宪法。这不仅是对"法治"与"人权"的确认,而且标明了建构中国现代法治秩序的价值准则与基本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宪制与法律制度的逻辑问题。依据这样的逻辑,《宪法修正案》的根本涵义,就是要求对宪制与法律制度进行"修正",以实现和巩固"法治"与"人权"。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89,(4)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全会通过关于私营经济和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两条宪法修正案。这两条修正案的通过为此后改革实践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依据,这及时而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经济改革的进行。同时,全国人大和部分省市人代会旁听制度的建立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表现。将我国现行宪法与我国目前改革的具体实践和发展需要对照起来看,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问题急需在宪法中作出修改和补充。这些问题已经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讨论,现在可供人民代表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11.
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离不开宪法视角,解释宪法需要考虑文本、结构和历史。我国宪法言论自由条款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既相像又有所不同。美国宪法文本没有规定言论自由应承担的宪法义务,但由最高法院划定言论自由的界限;我国宪法文本规定了言论自由及其界限。美国采用"不得立法"模式,禁止立法剥夺,法院可直接援引宪法;我国采用"经由立法"模式,先将宪法言论自由具体化为法律,然后法院援引法律。美国宪法属于"差别保护",公共言论的保护优于私人言论;我国宪法承认这一区分,但具体化为法律后消除了这一区分。中美两国宪法均承认人民主权,这为我国言论自由条款的重新解释提供了可能。民法和刑法有关言论的规定应予以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12.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修改,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它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宪法修改后,我国刑法也必须根据宪法的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以便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刑法保障。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完善我国刑法,现提出如下建议供立法机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社自由源自集会自由和请愿权。但是,美国联邦宪法及其权利法案并没有明文确认,结社自由是美国人民的一项宪法权利。美国联邦法院直到1958年才在全国有色人种民权促进会诉阿拉巴马州案中确认,结社自由是一项第一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保障的宪法权利。美国通过20多年的努力,对美国人民行使质疑和挑战主流政治或社会文化的结社权确立了完整的宪法保障,充分保障了少数种族和少数极端派系的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确立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宪法修正案。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对整个法律体系起指导性作用的宪法,对社会  相似文献   

15.
平衡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直所采用的一种解释模式。这一解释模式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平衡的司法实践;20世纪初平衡理论的形成;1937年后平衡解释模式的勃兴。平衡解释已经大量运用于宪法商业条款、第一修正案、第十四修正案和隐私权等相关宪法诉讼中,成为法律实用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宪法非原旨论解释模式的重要代表,是诠释"活的宪法"的重要理论工具。在2008年的"赫勒案"的异议中,大法官布雷耶再次使用了利益平衡的分析方法,将其进一步扩大到宪法第二修正案领域。  相似文献   

16.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申议通过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是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按照宪法的精神,中国未来社会私营经济将有较大的发展.怎样正确认识私营经济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国政府对私营经济应采取哪些政策调整,必将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对此积极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必将对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82年颁布施行的现行宪法是建国以来四部宪法中最具规范性、正当性和实效性的一部宪法,是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书”。此后的一系列宪法修正案更是进一步显示着我国宪政建设艰难但却稳健的步伐,蕴含着富含中国特色的宪政曙光。例如:对私营经济宪法地位的确认和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为公民独立人格的发育、自由意志的形成、个人自治的实现奠定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设定,意味着“法治”不再是学者们在青灯黄卷下的冥思苦想和象牙塔内的无病呻吟,而成为共和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在治国方略上所做的必然选择;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直接入宪,更是体现着对人性的深层呼唤和对人的尊严、价值、权利与自由的深度关切,同时也彰显着我国宪政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围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宪法修正案(草案),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对我国现行宪法作了一些重要修改。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件大事。重大的意义以宪法形式确认和宣布人权保障,是近代以来民主宪政和法治的重要特征。历来宪法与人权具有不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宪法修正的若干问题武建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宪法修正是一次十分重要的立法活动。在我国宪法修正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有效宪法做出修改、增减、废弃其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的活动由这种行为所产主的法律后果,可能是产生一部新宪法,也可能是若干条宪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20.
<正>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经中共中央建议、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审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案对宪法第11条补充了关于私营经济的规定,对第14条关于土地的规定进行部分修改,允许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这是适时的和必要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和商品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集中表现了生活已经实现的东西”的宪法,应否反映变化的新形势和如何进行修改,一时成为人们。特别是法学界关注和议论的主题。有主张修改的,有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