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惯窃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严重犯罪。如何认定惯窃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84年《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和1992年的《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运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做了规定。本文拟结合审判实践,就惯窃罪的定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实施之前,我国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涉外经济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之中。1999年10月1日,随着《合同法》实施,《涉外经济合同法》被废止。2000年7月25日起,《解答》也已不再适用。在《合同法》中,第126条确立了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原则性规定,包括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  相似文献   

3.
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作为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和地位如何?现行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下称《组织法》)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规定,但在我国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两者低与高、服从与被服从的法律地位和关系。这种法律地位和关系,随着《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和《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1999年-2003年)第二十二条“审判委员会作为法院内部最高审判组织”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十二条的职责划分,  相似文献   

4.
作为侵犯财产罪之一的盗窃罪,历来是各国刑法惩罚的重点。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以及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是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地审判盗窃犯罪案件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盗窃犯罪的复杂性,审判实践中,对有些界限问题的认识和掌握标准不一致,往往出现量刑上不统一和不平衡。因此,深入地探讨研究这些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如下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5.
关于贿赂犯罪,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已做了规定。198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决定》(下称《决定》)对该条做了修改和补充。1985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下称《解答》),对贿赂犯罪有关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司法解释。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司法实践,1988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该《补充规定》与原法律规定、司法解释相比,对贿赂罪的数额、情节和量刑,规定得更为具体,便于执行。这是对我国刑法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为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打击贿赂犯罪的猖獗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补充规定》对惩治贿赂犯罪的补充和完善表现在那些方面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1990年11月12日发布的《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是对各地审判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并为人民法院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正确适用法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解答》涉及的内容广泛,各项规定的内涵较深,审判实践中不易理解和掌握.我认为,仍有必要深入探讨.现结合审判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谈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徐军 《中国律师》2008,(3):69-71
目前,我国法律对新闻媒体侵犯名誉权行为缺乏直接规定。根据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及侵权法基本原理的规定,通常认定新闻侵害名誉权须满足以下四个构成要件:损害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新闻损害名誉权行为、当事人名誉受损害的事实、新闻损害名誉权行为与当事人名誉受到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2021年12月31日上午,在最高人民法院全媒体新闻发布厅举行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何莉、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安翻、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立新出席发布会,对《解释》的修订背景、修订原则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审理刑事案件特别是经济犯罪案件的过程中,经常涉及企业法律性质的认定问题,而且常常是罪与非罪的先决条件,而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又不明确。因此,在认定问题上造成了一些争议和混乱。  一、争议的焦点  关于企业法律性质的认定主体问题,是争议的焦点。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和认识上的差异,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做法:一是委托工商部门核定。其依据是1989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下称《解答》)中“经济组织的所有制性质不明确或者上述私人经营的工…  相似文献   

10.
法规与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 服务的意见》(8)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的实施意见》( 14)科学技术部、民政部《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1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 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后有关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19)外经贸部、科技部《关于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指导性意见》(20)外经贸部《关于外商投资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中止审理无明文规定,但审判实践中遇到一些特定情况,对案件必须中止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些批复、解答中对中止审理作了简要的规定:1957年9月30日《关于案件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中止审理问题的批复》和1983年2月4日《关于刑事案件被告人在审理过程中患精神病应否中止审理的批复》中明确:“当事人在审判中精神病发作,应中止审理,决定精神病好转后恢复审理。”1985年8月21日,《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  相似文献   

12.
毒品犯罪的法律适用──简析关于执行《关于禁毒的决定》的司法解释(上)郭群,熊选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即着手进行调查研究,在总结审判工作经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相似文献   

13.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法院,各海事法院: 现将《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具体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若干问题的解答》发给你们,望在经济审判工作中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流氓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两个文件印发给你们。各地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一)》),已于近日公布施行。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就婚姻法有关问题的理解与适用,作出的第一批司法解释。一、起草《解释(一)》的过程及有关背景2001年婚姻法公布后,为了更好地理解、贯彻和执行这部法律,指导各级人民法院正确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很快就开始了制定相关司法解释的工作。考虑到婚姻法规定的新制度及新内容较多,审判实践中许多问题迫切需要予以解决,原有的司法解释也需要…  相似文献   

16.
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会议制度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监督职权。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法律规定存在着缺陷。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很少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使这项制度近乎虚设。为了改变现状.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将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作为改革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为了严禁卖淫嫖娼,严惩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犯罪分子,199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决定》实施一年多来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12月作出了《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这是“两高”就执行《决定》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解释。本文拟结合学习《决定》和《解答》,就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界提出的适用法律方面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刑法修订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2000年和2005年颁布了《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分别简称《抢劫解释》、《两抢意见》),对于审判实践中正确适用法律审理抢劫刑事案件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抢劫解释》和《两抢意见》作为有权机关的司法解释,其本身的合理性无需探讨,本文拟结合对两个司法解释的理解,就司法实践中有关“入户抢劫”中的“店家~体”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超出国家核定的经营范围(以下简称超范围经营)订立的合同应否确认为无效,这是司法实践中常常遇到、理论上难以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1987年7月21日发布的《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本来已经明确规定:“超越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所签订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但在近几年来,一些人提出了相反的主张。这具体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5月6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中:“合同约定仅仅一般违反…  相似文献   

20.
所谓量刑,简单地讲,就是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决定刑罚。我国目前对受贿犯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主要有《刑法》、《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为正确适用法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试行)》、《解答》)。然而,实践中的问题十分复杂,难以十分明了地进行量刑,所以,对受贿犯罪科学量刑是司法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