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艳 《工会论坛》2011,17(1):107-108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多的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高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积极心弹学的工作理念,以更好地建立完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听课需求和听课效果 ,本研究采用自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表》 ,从三方面对参加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的大学一年级学生 14 9人进行调查。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持普遍欢迎的态度 ,心理健康课程在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 ,应把握 :( 1)面向学生中的健康主体 ,立足于发展模式 ;( 2 )内容和方法贴近学生 ,加强实践性和针对性 ;( 3 )课堂上营造沟通氛围 ,促进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3.
自卑感和抑郁心理是贫困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心理健康教育训练活动,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尊重、关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中,通过团体传感,互相观察、对比、学习、感染、体验、感悟,重新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悦纳自我。通过训练可以调整学生的认知、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恰值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上动荡发展,学业紧张,面临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变化的压力相当大,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篮球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在篮球教学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活动,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期望值很高,而挫折耐受力又相对较低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要承受比其它群体更多的考验,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认识;二是尽快建立健全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协调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三是教师作为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角,要学会做学生心理工作;四是给学生传授心理保健知识,倡导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7.
加强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从开设公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等方面入手。通过多项措施。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自我心理调试方法。真正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期望值很高,而挫折耐受力又相对较低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要承受比其它群体更多的考验,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认识;二是尽快建立健全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协调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三是教师作为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角,要学会做学生心理工作;四是给学生传授心理保健知识,倡导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9.
团体心理辅导因其具有独特之处和积极效果,在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我国也开始逐渐开发并运用,以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和激发学生各种心理潜能为主要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结合技校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为依据,用实验形式,探索了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恋爱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途径:教育学生合理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重视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培养其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高校心理辅助工作力度,拓宽心理咨询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