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慧娟 《法制博览》2023,(14):103-105
近年来各地区经济纠纷、经济犯罪案件数量迅速增长,使得地方政府部门、公安机关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何界定与区分不同情况下的经济纠纷、经济犯罪案件,成为各司法机构民事与刑事案件侦办、审理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经济案件中民事、刑事法律法规互相交叉的问题,也即同一法律事实既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又符合刑事法律的构成要件时,本文从刑民法律的内涵与外延出发,探讨不同情形下经济案件存在的民事纠纷、刑事犯罪判定问题,对经济案件出现的刑民交叉、程序衔接问题,提出司法层面的具体判定与解决措施,以最大程度保证刑民交叉经济案件处理的合法性、公平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刑事被告人有权获得律师援助或者代理(1egalrepresentation)已经成为西方刑事司法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特别是在关国,确保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获得律师辩护被认为是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四规定的正当法律程序(dueprocess)。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司法领域先后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多次重大修改,其中一个重要的修改内容就是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辩护权。本文根据西方与中国对刑事诉讼辩护的相关理论及从中国公开发表的刑事审判中搜集的数据,对三种严重刑事犯罪,故意杀人,抢劫及故意伤害案件中刑事辩护的内容及效果予以论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类刑事犯罪中,刑事辩护并没有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产生明显的正面效果。相反,有刑事辩护的案件反而更易获得较重的判决结果。本文作者希望未来的研究能进一步探讨刑事辩护内容,法院对刑事辩护是否认可,及刑事辩护可能对案件结果产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文章最后认为独特的社会结构与法律文化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刑事司法改革中的问题,包括刑事诉讼代理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马武阳 《法制博览》2023,(9):100-102
在司法实践中,诈骗罪是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中最为常见的案件类型之一。近年来,诈骗案呈多发高发态势,且新型诈骗层出不穷,尤其涉及合同履行类的诈骗案因与民事纠纷相纠缠,导致检察机关的办案难度越来越大。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属于诈骗行为,能否构成诈骗罪,该行为到底是刑事诈骗还是民事欺诈,已经成为办理诈骗罪案件的痛点与难点。本文将从一起诈骗案入手,讨论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的区别,为办理相关的诈骗类案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徐东泽 《法制博览》2022,(12):102-104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案件与民事财产执行案件程序上有一定的区别,本文选取司法实务中具代表性的案例,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与民事善意取得抵押权相互交叉,共同指向同一涉案房屋,受害人王某以二审民事判决中确认的善意取得抵押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使得本案有一定的特殊性.执行局在执行过程中审查了二审民事判决的内容,告知了受害...  相似文献   

5.
作为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未检部门,在承办好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的同时,如何结合案件所涉及的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促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在这方面,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并对检察建议在未检环节中的运用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一、检察建议是未检部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某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着与社会治安有关的问题,而依据法律规定向这些部门和单位提出的防疏堵漏、…  相似文献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并非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但附带民事的处理结果,却可能成为刑事和解的重要依据。由于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本身相对简单、法律依据过于笼统,导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成为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笔者试以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为例,就刑事案件中多见的共犯陆续抓获后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涉及电子证据的民事矛盾纠纷发生频繁,进入诉讼程序的涉电子证据案件也逐日增加,我们不得不对此类证据高度重视,通过立法以及相关法律程序使电子证据更加规范,以确保电子证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文章结合笔者所在基层法院的民事法官对电子证据的应用困境,对当下民事法官在审判实务中判断个案中电子证据的方法进行阐述、归纳和总结,以此呼吁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电子证据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8.
杨军 《法制博览》2024,(1):142-144
在处理经济纠纷案件时,民事欺诈和刑事欺诈如何区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司法工作者,本文以一起销售药材案为例对这一民刑案件交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轨时期,虽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各种社会矛盾也骤然增多,许多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导致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以河北省近几年刑事犯罪情况为例,刑事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全部刑事犯罪案件呈下降趋势,重大刑事案件开始上升.纵观我省刑事犯罪的历史,80年代初出现了犯罪的高峰,1981年刑事案件立案31650起,重大刑事案件3230起.为期三年的严打斗争,基本压住了犯罪猛增的势头.在1988年以前将社会犯罪控制在2万起以下,重大刑事案件在5千起以下.但是,从1989年起: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社会监控管理职能有所减弱,再加上国际刑事犯罪手段和犯罪意识的侵袭,社会上的沉渣泛起,刑事犯罪迅速回升.1989年犯罪案件超过2万起,  相似文献   

10.
少年法院起源于美国.美国少年法院对案件的处理不具备刑事程序的性质,被认为是一种民事程序,因而,其处理也是非罪化的民事处理措施.但是,近20年来,这一做法被认为有损社会公正和公共秩序,出现了少年法院放弃对部分少年案件管辖的现象.少年司法的民事性质这一提法既不符合我国的法律传统,也没有法律依据.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非罪化处理可以通过不起诉制度和前科消灭制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