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丹 《法制博览》2015,(4):93+92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已经于2013年1月1日在全国正式实施。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给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借鉴吸收了很多域外的制度,显示了我国在司法上向国际社会靠拢了一大步。对于新刑诉法的修改,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大家最关注的无疑是将"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了刑诉法,很多人也由此将刑诉法称为"小宪法",而刑诉法中新增加的另外一项涉及人权保护(尤其是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的内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吸引众人眼球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相似文献   

2.
新刑诉法第五十七条、一百八十七条以法律条文的明确形式确立了侦查人员及证人出庭制度。这是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作出的较大修改,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确立对抗制以来,对于侦查人员以及证人出庭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本文基于实践中该制度面临的诸如措施保障、出庭证言采信度等新问题,从强化侦查引导、具体细化证人出庭保障机制等多角度,探求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3.
政情     
《南风窗》2012,(25):18-18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刑诉规则明确排除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为确保新《刑诉法》正确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11月22日公布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新增条文240条,一些章节的新增、修改内容多达80%。新《刑诉法》已经明确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原则,此次修改规定了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操作程序:非法证据排除制  相似文献   

4.
岳玥 《法制博览》2013,(11):205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对维护司法公正、有效惩治犯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刑诉法增加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是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本文拟通过该规定与沉默权制度的比较、对其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刑诉法已经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将原来的传唤、拘传时间由12小时修改为了有条件的24小时,这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新刑诉法的这一法条的修改实际,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适用这一法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细化了适用标准,特别是针对"案情特别重大、复杂"这一规定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认定标准,以期能对实践中运用好这一法律规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证明标准问题一直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热点,长期以来,学界也是对其争论不休,形成了诸多观点,其中影响较大就是"结论唯一"与"排除合理怀疑"这两种标准。新《刑事诉讼法》写入了"排除合理怀疑"这一标准,这无疑是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大改革。本文将通过阐述"排除合理怀疑"的存在意义及其与"结论唯一"的关系,探究新刑诉法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7.
素有"小宪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大修之后已于2013年1月1日施行了,新刑诉法涉及检察机关的措施主要有改善和修改辩护制度,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技术侦查措施,简易程序,刑事和解制度等方面。新刑诉法带给检察机关机遇的同时也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挑战检察机关采取怎样措施来应对,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刑事申诉检察工作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既解决了长期困扰刑事申诉工作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也对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本文重点就控申部门如何做好新刑诉法修改后的刑事申诉工作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期对控申部门更好地开展刑事申诉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通过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次修改是对我国刑事制度和诉讼制度改革和完善,涉及逮捕条件、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审判程序及特别程序等,尤其是将"保障人权"以及"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写入其中,更深刻的体现出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这次修改进一步细化了审查批准逮捕的条件,明确了应当批准逮捕的几种情形,增强了可操作性。笔者现就新刑诉法视野下的逮捕必要性问题作以下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典做了第二次重大修改。在本次刑诉法修改中,增设了刑事特别程序,这被学界认为是此次诉讼法修改中最具特色与前瞻性的制度构建。其中,在特别程序第五篇中,专门设置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篇章。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内容规定和基本精神,明确司法机关职能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工作变化,是职能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在上海市法学会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