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府对社会公益组织的规制目标只有通过适当而合理的规制工具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对于这个问题,在以往的行政法研究中并未予以真正关注。目前分析我国政府对社会公益组织的规制目标,已经由之前单一的加强和规范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转变为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并重的双重规制目标。实现该规制目标,需要从传统命令一控制型规制工具(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转变到侧重使用激励型规制、信息规制、协商性规制、自我规制等规制工具。社会公益组织营利性经营行为的规制案例,对探讨政府规制形式的具体选择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政府往往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于一身,既担负项目管理的核心角色,又是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规制的主体。这一现象被认为是政府投资项目效率效益低下、腐败问题严重的最重要的体制性根源,并使得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规制普遍出现规制真空与规制重叠并存、规制俘获和规制套利并存、规制竞次和规制合谋并存、规制机构自主性不足与自由裁量权过大并存、规制成本膨胀等规制失败现象。要理顺并优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规制,可从加大规制机构整合力度与加强机构间沟通协调并行、提高规制机构自主性和限制规制机构自由裁量权并重、引入竞争机制和开发绩效评估工具并举等几条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3.
规制是现代政府不可缺少的管理职能,政府规制机构是规制的核心。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进程中,规制机构缺乏独立性,规制立法不科学,规制行为不规范。因此,必须对我国政府规制进行改革,实行政企分离,保证规制机构的独立性,完善规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刘淼 《理论前沿》2006,(12):18-19
我国规制改革的目标是规制有度,放松经济规制,加强社会规制;设置合法、独立、公正的规制机构,规制机构受到严格监督;被规者得到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5.
规制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政府规制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规制活动的特点,分析规制与市场失灵的关系,探讨现代政府规制行为的动机目标,都是规制研究中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性存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复杂特点,而规制者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规制行为动机与结果的复杂性。这提示我们需要对规制者进行规制,需要制定各种监督和管理的程序、法规和制度体系,保证规制行为的公正、有效、透明,使得规制行为向有利于纠正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风险金融交易主要是指包括风险投资活动,利用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工具进行金融交易的法律行为,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在我国股权投资过程中通过对赌条款追求高风险利润的投资活动等各种高风险金融投资与交易的法律行为.从法理学的层面看,正义观是高风险金融交易法律规制最基本的价值观,成为实现高风险金融交易法律规制的灵魂和精神,而法律规制是运用法律规范对高风险金融交易主体的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保障的重要手段.高风险金融交易法律规制是一项法治系统工程,是实现社会正义、维护金融交易秩序、保障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我国电信规制的历程,即放松价格规制时期(1980~1994年)、放松规制初期(1994~1998年)、规制机构改革和多寡头垄断时期(1998年以后);第二部分为我国电信规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电信业规制主体缺失、产权结构人比较单一、不对称规制;第三部分为我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可能的路径选择,包括建立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独立的规制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激励性规制,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更好规制”成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规制改革的流行标签。通过规范规制决策的标准和程序改进政策制定和规制方式,减少政府规制行为的负面影响,提升规制质量,发达国家将“更好规制”作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改善规制治理的新理念与新追求,以增加其行政合法性,并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厘清“更好规制”的兴起背景,阐明“更好规制”的理论内涵及主要工具,借鉴“更好规制”的合理之处,对推进我国规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建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制体制,必须转变规制观念,树立“更好规制”理念,改进规制方式,建立规制影响评估、规制协商和信息公开制度,促进规制工具的动态组合与优化,提高规制治理效率和规制质量。  相似文献   

10.
政府规制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依据一定规则对个人或特定经济主体的活动加以限制的行为。中国的政府规制实践与西方相比,不仅在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宪政结构的合理程度、规制法律的完备程度和行政过程的建设力度等方面,而且在规制所依存的非正式约束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保安业已走过22年的风雨历程,发展迅速、成绩喜人,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而保安业现有的监管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安业的发展。为寻求保安业的进一步突破性发展,营造和完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保安监管体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针对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增设了“食品监管渎职罪”,用于督促和惩治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渎职行为.认定“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构成要件和法条竞合时的适用原则这两方面,然而英罪名和法定刑仍须完善.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监管权的配置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探讨了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监管权的配置问题 ,提出监管权的配置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 :政策部门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权力配置 ;监管机构之间的权力配置 ;监管机构与反垄断机构之间的权力配置 ;中央监管机构与地方监管机构之间的权力配置。文章集中对前三个方面的权力配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中的重要内容,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能够起到有力的监控作用。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是开展评估活动的基础,既能使评估活动有一个正确方向,也能对评估活动起到指导作用。但在近年来的评估实践中,对其价值取向往往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如认为其仅限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强行政管理等方面,也有将其定位于普适性的价值,不切合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的具体实践。行政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作为一种专项评估活动,其价值取向应当体现在法治行政、人本法律观和服务行政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监狱要提高监管安全控制效能,可借鉴孙子兵法"力与谋、知与行、常与变、静与动"对立统一的军事哲学思想,努力谋求与践行"强制控制与权变控制、信息控制与行动控制、程序控制与随机控制、静态控制与动态控制"相统一的监管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规避监管或监管套利,互联网金融的类资产证券化创设了新的交易模式与法律结构:债权拆分流转、信托受益权拆分流转和资产收益权拆分流转。这突破传统的法律权利类型与法律边界,改变了传统的公募、私募监管逻辑,相关法律规制面临冲击和重构。对实质开展互联网资管业务的非金融类机构监管等领域的法律滞后与模糊,造成事实上的监管真空,引发金融乱象。金融监管应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原则,强化穿透式监管,厘清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法律边界,推进央地监管分工的法治化、体系化,消除监管空白,避免泛化式、运动式监管。  相似文献   

17.
垄断行业管制体制的再改革是中国深化市场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政府管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重要基本职能,但政府管制作为一种自由裁量权很容易被滥用,从而出现管制失灵的问题。因此,有效的政府管制必须以有效约束政府行为为核心,实现法治,消除利益集团的阻碍和行政体制运行的内耗,从而建立有效的管制治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由于独立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权力混合性特征,其被誉为"无头的第四部门","宪法怪胎(constitutionalanom alies)"。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和王名扬先生的著作中都有关于独立监管机构正当性的论述。然而,"不完备法律理论"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即剩余立法权与执法权的存在。并且独立监管机构天然地带有制衡传统行政权的色彩,其不但没有僭越三权分立原则的精神内核,反而是一位合格的执行者,开拓者。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s of direct regulation and competition as policy instruments in the planning and regulation of industry in Canada.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hreefold: to develop a general framework which will facilitate the detection of the failure of direct regulation; to introduce various techniques which can be utilized to measure the cost of regulatory failure; and, to identify sectors of the economy in which the substitution of competition for direct regulation might be expected to provid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first section, traditional Canadian attitudes toward regulation and competition are reviewed.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focus is directed to many dimensions of regulatory failure which have led to increasing disenchantment with direct regulation by economists; a framework is then introduced for detecting regulatory failure. In the final sections of this paper, some case studies-mainly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ies-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echniques which are available for measuring the economic costs of certain types of regulatory failure. Additionally, opportunities for the overcoming of regulatory failure by the substitution of competition for direct regulation are considered. Sommaire, L'auteur de cet exposé examine les rôles respectifs de la règie-mentation directe et de la concurrence en tant qu'instruments de politique pour planifier et règlementer l'industrie au Canada. Cette étude a un triple but: élaborer un cadre général qui facilitera la détection de l'échec de la règlementation directe; introduire différentes techniques qui pourront être utilisées pour mesurer le coût de cet échec et identifier les secteurs de l'éco-nomie dans lesquels la substitution de la concurrence à la règlementation directe devrait assurer une amelioration sensible des performances économiques. L'auteur examine dans la première partie les attitudes canadiennes tradi-tionnelles vis-à-vis de la règlementation et de la concurrence. Dans la deuxième partie, il insiste sur les différentes dimensions de l'échec de la règlementation qui ont amené les économistes à se détourner de plus en plus de la règie-mentation directe. Dans les demières parties de son exposé, il présente quelques cas d'espèce—empruntés surtout à l'industrie du transport—pour illustrer les techniques actuelles permettant de mesurer les coûts économiques de certains types d'échec dans la règlementation. II considère de plus les possibilités de surmonter cet échec en substituant la concurrence à la règie-mentation directe.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对冲基金市场在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富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发达而灵活的监管制度。其主要由《证券法》、《证券交易法》、《投资顾问法》和《投资公司法》构成,立法内容主要集中于合格投资者的规定、美国人的界定、私募发行的界定、豁免登记和信息披露的条件、税收标准、反欺诈务款的适用等方面的规定。美国的对冲基金监管制度具有发展性、严密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其不足主要在于立法目的有失偏颇,侧重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而忽略了对冲基金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其必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