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习近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了“两山”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文明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论点,“四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两山”论科学阐释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生产力论彰显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民生论强调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论揭示了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广义论和狭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晟 《理论前沿》2006,(12):22-23
从理论和现实上讲,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和狭义来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义公安论与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广义公安论是研究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前提。有人主张与世界接轨,将公安改称警察,使认清公安的广义涵义成为必要。公安有狭义(法理意义上的)广义(学理意义上的)研究之分。为了克服警察一词狭义宽用的矛盾,历史上就从广义上使用过公安。Police本义就是广义公安。学者们给Police下的定义就包含公安的概念。一些国家的Police就指治安或公安。公安的词义有许多优点。广义公安重视公安客体研究,有利于克服当前存在的“重主体、轻客体”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应在广义公安的意义上研究公安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4.
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理论,还是对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都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贬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理论的重要性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这是导致我们在实践上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重要原因。同时,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多方面的说明和论证,但是,至今还无人论及地理环境社会作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原理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因此,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背景下,重申并重新认识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研究地理环境社会作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在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一大问题专门阐述 ,其他重要会议也有强调 ,已形成完整思想。概括其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与地位文化概念 ,按《辞海》解释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概念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明犹言文化 ,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文化概念 ,指的是狭义概念。他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其主要内容来说 ,同改革开…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问题,是20世纪全球面临的中心难题之一,这标志着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对工业文明的变革和超越。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价值观、发展生态政治和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并使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与国际关系新秩序的背景之下,各各不同文化的传承问题日益成为文化自觉的前提存在.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有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文化创新出现,这种创新必然要跟随着世界文化的改变或文化转型一起思考,也就是放在国际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来进行考察.由此文明的交流也变成是基于不同文明彼此间互惠互利而展开的一种国际关系新实践,由此引发了文明的互鉴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在此意义上,文化的自主性与文明的互惠性将会成为未来文明间互惠的一种结构性基础.它因此要求有对自己文化存在的种种表述上的话语权,要有一套自我传承的内在谱系,还要有一种文化实践中的自主性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新型生态观,提高生态文化素养,转变发展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第三文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理论界关于人类文明结构的研究不断突破两维结构论,认为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外,还存在着“第二文明”。学术界提出的“第三文明”主要有“制度文明论”、“政治文明论”、“生态文明论”、“社会关系文明论”、和“社会结构文明论”等。鉴于“制度文明论”、“生态文明论”、“社会关系文明论”、和“社会结构文明论”的局限性,必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以建构一种新的政治文明论。  相似文献   

10.
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本源问题都是讨论元哲学问题;而在关于宇宙起源及其构成始基的探讨中,生态问题也一直贯穿始终。生态从它的产生、出现危机、到寻求解决方案,这一系列过程中折射出的是一个关于"范式"的哲学思维体系,而其中蕴含的范式哲学思维,有利于帮助我们正视生态问题以及更好地解决生态危机。通过走这样一条崭新的发展模式道路,才能尽早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