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磊  吴超晖 《前沿》2010,(20):177-179
先秦儒家道德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文化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儒家伦理道德建设体系的基石。孔子开启了以"知耻"为核心的中华民族道德荣辱观的源头;孟子明确提出了"荣""辱"的概念,对荣辱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荀子则是系统论述道德荣辱观念的先秦儒家代表,先秦儒家道德荣辱观由他而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姚飞  王军 《前沿》2007,(7):223-225
以经世致用为特色的儒家学说,特别关注道德起源问题,并形成了三大流派的思想:孔子、《中庸》、《易传》作者的天命说;孟子的四端说;以及荀子的圣王制礼说。先秦儒家关于道德起源的学说充分肯定了道德对人和社会的价值,对我们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把道德本质定义为人应有的自觉价值取向,提倡以德治国。但是为了生存,先秦儒家不得不向君权低头。后世统治者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对先秦儒家道德理论进行了改造,如拆分先秦儒家道德理论中"治身"与"治世"的联系;假借圣人的名义,把统治者打扮成圣人;无限放大"治身"的自律作用等。被改造后的儒家道德与先秦儒家道德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异,最终沦为君权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儒家道德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他将夏商周三代以来具有宗教性的职业之“儒”,创造性地转化为“儒家”,赋予了其伦理内涵和道德价值。他构建了以“仁”为核心和“礼”为规范的儒家道德本体论和道德规范论,摆脱了先秦具有宗教性的巫觋文化形态,实现了先秦时期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道德理论的突破。同时,孔子通过求仕、开办私学聚众讲学和整理六经的实践,使得儒家道德理论得以广泛传播,至今仍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社会道德阴暗面和滑坡现象 ,深入阐述了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儒家伦理思想精华的重要意义 ,评估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从中汲取的养分。  相似文献   

6.
吴晓兰 《前沿》2005,(7):54-55
以先秦儒家"义利观"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商业经营思想,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现代商业伦理体系和矫正企业经营伦理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道德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会带动社会道德思想转变,同时企业道德思想取决于决策者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的"德福"思想主要关涉个体道德修为与对自身获益之间的关系。先秦儒家在高扬"义"的同时并不反对"富",普遍重视协调个体与群体关系,明确划分"在我者"与"在天者"。因此,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视野来看,先秦儒家的"德福"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钊 《长江论坛》2005,(4):10-13
儒家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于这样一个对中国乃至世界精神给予重大影响的道德遗产,我们应该重视对它的现实价值的开发.而儒家道德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使自己完成由传统现代转换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因此关于推进儒家道德向现代转换的问题是近年来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笔者将从儒家道德向现代转换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推进儒家道德向现代转换的主要方法三个方面对该问题作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9.
刍议先秦儒家人文思想在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腊梅 《理论月刊》2008,(7):180-182
先秦儒家人文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最为灿烂的一部分,对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当代大 学生的身心修养境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 塑造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先秦儒家人文思想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运用原则,最后指出了先秦儒家人文思想在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梁文宏  罗文宁 《传承》2012,(11):58-59,85
先秦儒家人文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保障民众生存的政治诉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道德自由,肯定个体生命的价值;以“善恶之辩”论人性,“以艺养德”铸人格,强调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探寻理想人格形态,坚持对君子理想人格的追求。先秦儒家人文思想体现了中国“轴心时代”文明的高度,对儒家人文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吸收其思想的合理内核,对加强和改进人文关怀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先秦儒家“义利观”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商业经营思想,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现代商业伦理体系和矫正企业经营伦理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道德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会带动社会道德思想转变,同时企业道德思想取决于决策者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状态,随着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生成以及新旧社会价值形态转换所出现的道德"空场",进而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与无序,增加道德选择的难度。为了矫正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的伦理扭曲,必须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儒家人学思想中的"自性"道德,把握现代性影响下的道德"他性"特征,实现"自性"与"他性"的有机结合,加强"慎独"的道德人格塑造,真正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的现代公民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状态,也时现代公民社会的目标使然。  相似文献   

13.
黄嫱  赵纪新 《前沿》2004,(3):140-142
中国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 ,不仅凝练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而且造就了中国礼仪之邦的传统美誉。本文通过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中仁义礼信四种传统美德的阐释和分析 ,着重从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公民素质以及经济领域中的诚信等方面论述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儒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经纶天下的气概,积极探索着治国安邦、平治天下的政治良策。他们在建构自己独特的政治学说———伦理政治时,将"以德配天"、"亲亲尊尊"、"德治仁政"、"天下一家"等作为政治道德的核心理念。这些政治道德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先秦儒家政治道德理念有先天的缺陷和致命的弱点,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渗透在文化、制度和道德之中,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研究传统的礼仪道德,既有总结传统道德的历史价值,也有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代价值。一 礼仪道德的历史地位礼仪道德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6.
儒家把人的本性归结为仁义道德,人的价值就在于实现仁义道德,人是作为道德主体存在的,做人的过程就是道德修养的过程,背离道德,人就不成其为人,故儒家人格价值观是一种道德人格价值观。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中占主流的人格价值观,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小娟 《前沿》2009,(7):174-176
“仁学”是儒家人学的哲学,“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孔子认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仁”,就是道德。这种儒家道德行为的主要实施方式即“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以人为本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构建了儒家伦理型人学的道德精神体系,对充实个体道德精神、加强社会成员道德责任感以及构建现代社会的道德精神都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古代西方和东方教育的代表,古希腊教育思想是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萌芽,它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它系统完整,兼容并收,深深影响了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传统教育和古代社会的发展。古希腊教育思想标志着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开端,中国先秦儒家构建了庞大的教育思想体系。二者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9.
以"仁"为内在基石、以"义"为评判标准、以"知耻"为道德底线的先秦儒家荣辱观,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掘先秦儒家荣辱观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的意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服务是高校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或“礼”不仅是先秦儒家作为立法的指导原则,也是刑事政策的指导原则。先秦儒家在司法方面也体现了“中”的价值取向,强调司法公正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司法公正是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保障。儒家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人治国方略追求的最高目标即社会和谐。儒家的治国之道追求的是社会和谐,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有效防治犯罪。在犯罪的防治对策上,儒家并不主张单纯诉诸法律手段,而是强调运用经济、政治、道德等多种手段来防治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