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龙农民水果基地是由来自七坊镇不同村委会的八位农民联合承包500多亩集体土地经营的果园。承包前,这块土地原是一片橡胶,由于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1992年村委会把橡胶砍掉,采取从新组合经营的方式,把土地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在村委会的引导下,经承包土地的农民协商后,选定以发展龙眼为主,兼种荔枝、芒果等果树为辅,并采取分片承包、分片种植、分片管理、连片开发的经营模式,使果树的种植连片化、规模化。八位农民规模发展种植业的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业的新型经营体制与模式,近年来取得了蓬勃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土地流转不畅、融资困难、经营主体管理能力差、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等问题,也给现阶段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境。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家庭农场经营者进行能力培训,以及发展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和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以此为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破解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滕州市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4.
大冶市2012年是全国百强县市,是湖北省唯一一个进入百强县的县市,不仅经济发展走在湖北省前列,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也走在前列。大冶市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湖北省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过程中也碰到一些问题。针对问题,建议政策方面作出如下应对:一是要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规范化和长期化。二是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和仲裁机构。三是采取有效措施逐渐把专业大户转变为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沙坪坝区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全域城市化概念,实现全域城市化目标的关键是土地流转,有效举措就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其突破口就是"两换"——通过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换住房、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换社保的方式,把农民分散使用的土地通过向当地土地托管中心流转而集中一起,依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  相似文献   

6.
<正>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县",发展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土地流转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传统的"一亩三分地"的家庭农耕模式中走出,一个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型经营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新型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使这里发生了巨大与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的局限性逐渐表现出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不断得到发展。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形势所要求的。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当做到:以发展与完善“双层经营”为突破口,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善农村政策,以制度创新营造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环境;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我们又不得不重新面对土地规模化问题。新的规模化,显然不是去重蹈土地集体经营的老路,而恰恰是要设法超越由这一历史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在新的变迁中形成新的土地配置格局。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理解农村新一轮土地  相似文献   

9.
从大唐袜业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企业、大集团有其特有的发展模式: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等等,这些方面无论一项或几项做得出色,都能使企业成为行业领先的龙头。但是,这些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一定的土壤条件、环境气候,这就是集群式的发展之路。诸暨大唐袜业的发展和壮大,就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0.
《重庆行政》2014,(4):I0008-I0013
正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坚持"三集中三提高",产业集中发展规模化、土地集中经营集约化、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化,以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要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成为现代农业、城乡统筹的示范窗口和都市农业、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1.
韦福 《传承》2009,(12)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私权,从社会公共利益考虑,它又包含公法的因素.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定位为物权,是不同于传统权利的特殊用益物权.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全面认识土地承包权,从而更好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土地承包权的合理流转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杨佳  王红玲 《理论月刊》2007,(9):159-162
都市农业要求逐步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村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符合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加快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步伐,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武汉市都市农业建设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何剑文 《创造》2004,(9):15-16
当前,我国农业正从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土地分户经营、零散生产的方式,已严重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性障碍.在新形势下,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前提,是实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要走土地流转集中、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我们的国情是很难做到让大量农民在短时间内退出农业来实现大规模经营,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土地使用权的买断经营,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允许土地使用权在一定的年限(如50年内)一次性出售给农业经营者,经营者购买土地使用权,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从事农业经营。它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一、现行土地使用权的弊端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村土地制度,必须尊重土地的内在规律,在促进生产力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土地关系,才能有利于土地经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生产力的变化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适当分离…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土地流转是一项惠民工程,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土地小而分散的资源配置,盘活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更有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庆市合川区农村土地流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农场"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旨在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推动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近日,孟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对该县家庭农场的发展现象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依据十八大精神,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农业经营体系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受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法律机制和制度设计的制约。在新时期,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家庭经营基础上规模经营农村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但家庭农场的理论内涵、法律地位、经营模式、制度构建等问题尚未有明确法律规范。因此,探索家庭农场的相关理论和法律问题是适应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农业发展的将来是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经营。然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路径有多种。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自由农地规模化由于农地市场的交易费用十分高昂、耕地租赁期限短、面积小、从别家租入的地块与自家起先承包的地块往往并不相邻等等原因很难使农地集中、规模经营,而强制农地规模化则由于违背农民意愿、干部趁机寻租、敛财等缺陷也很难实行。唯有以市场(自由)为基础的略带计划性的激励性农地规模化途径才是我国农地规模化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0.
谯龙  黄倩 《人民论坛》2014,(14):84-86
文章回顾了我国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历史沿革,探讨了包括兼业户、专业户、专业大户以及家庭农场在内的农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实践路径,认为发展具有适度规模的专业农户精准化农业是我国新型农业发展的方向,最后为创新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出了: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大力推广农业技术信息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