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行》2007,(2):15-15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就业,留守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的农村儿童。据抽样调查,全省农村现有留守儿童135.3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人总人数的8%。其中男性76.2万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56.3%,女性59.1万人,占43.7%。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女童父母照顾权中的居所指定权被滥用、教育权缺失、交往权阙如的情况,提出未来的《婚姻法》修订中应当规定父母照顾权,并细化父母照顾权的内容,继而在《民法典.亲属编》中分别规定父母照顾权和监护制度,使其各司其职,从而为农村留守女童权益保障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3.
最近,平顶山市叶县辛店乡常派庄村一个两岁多的幼儿因父母外出务工,留在家中和爷爷生活,年迈的爷爷突然发病死亡,幼儿被冻死在爷爷身边。成为农村留守家庭酿出的一大悲剧。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河南留守儿童已达254万人,日益突出的留守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造就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留守女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已有的研究很少针对留守女童及其问题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留守女童的田野调查,对当地留守女童教育、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留守女童问题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留守女童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农村留守女童作为一个更加需要关注的群体,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农村留守女童有关的各项基础信息也十分缺乏。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女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农村留守女童的受教育状况、照料状况和大龄留守女童的就业状况等热点问题。本文还从性别视角出发,分别比较了留守男童和女童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9岁,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仍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而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那地村留守女童李阿作却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相似文献   

7.
李云兵 《创造》2015,(12):57-58
一、富源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类别 富源县地处云贵交界,是云南的东大门,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县总人口79、46万人,农业人口70、09万人,其中7-14岁儿童为114325人,留守儿童13000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父母双方中的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单独抚养的孩子.2、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孩子,从而形成了隔代抚养的现象,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缺乏父爱和母爱,得到的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3、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被托付给亲戚照管的孩子,这种也较为常见.4、还有小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安排孩子在校寄宿或采用其他民间托养的形式.如有的父母为孩子聘请了代理家长,这些代理家长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都签订了协议书.家长每年为此付出一定的代理费用,代理家长必须照顾好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并教育管理好孩子.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76万名11月20日迎来世界儿童日,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消息,自2016年11月在全国部署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以来至今年11月中旬,全国共帮助76万名无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落实监护责任人。同时,专项行动还为17.78万名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登记落户,帮助1.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批评教育失职父母90822人,治安管理处罚282人,依法追究失职父母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4年初,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组成“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影响”课题组,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河北省和四川省对248位留守儿童父母和359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本项研究始于2004年6月底,至2005年12月结束。课题组本报告基于对上述607位调查样本的分析完成。本研究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农村地区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就业而被留在家乡就读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是指夫妻双方在县外务工就…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徐州市关爱“五失”农村留守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徐州市在组织对留守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全市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89075人,其中初中生37786人,小学生41887人,未入学的67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缺失亲情,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问题。针对留守学生的“五失”现象,市文明委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在解决留守学生“五失”问题上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6,(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出,其中的留守女童遭性侵状况更加让人担忧。从性别视角剖析留守女童这一弱势群体,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地调研方式,分析农村留守女童行为、心理以及现有监护状态下的受教育权、人身权等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引起并加强社会对留守女童的关注及保护。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外出打工人群队伍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女童问题日益突显。本文以中国中部某县属乡镇为个案研究,并运用实证调查方法,描述与分析了留守女童在教育及社会化过程中的成长问题,尤其是从角色期待、交流互动及家庭教育方面分析了留守女童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介入对策。  相似文献   

13.
苏佃俐  刘林秀 《中国妇运》2011,(6):25-26,22
山东省莒县共有人口110万,其中儿童24万。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全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持续上升,达6600余人,占在校学生的10%左右。其中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3%。  相似文献   

14.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大量农村父母迁移至城市务工,由此导致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农村寄宿学校大量增加,这类寄宿学校中留守和非留守的农村青少年在学业表现上是否逐渐趋同?根据广东和湖南省农村寄宿学校1464名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农村寄宿学校中,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的学业表现影响机制同时存在相似性和异质性。对于所有寄宿学生,参与常规活动和道德信念这两种社会纽带和自我效能越强,学习成绩越好。在留守与非留守差异方面,非留守学生学业表现更佳,且更易受到师生关系的正面影响;对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更加依靠自我效能提高自身的学业表现;对于父母一方留乡陪伴的青少年,对父母的依恋反而显著降低他们的学业表现。研究表明,通过增强社会纽带(特别是参与常规活动和道德信念)和提高自我效能,农村寄宿学校可以促进所有农村学生的学业表现,而且有助于缓解留守青少年在家庭方面的劣势。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8)
正值得注意的是,在监护缺位前提下,施害者临时起意的性侵儿童案件为272起,占54.08%。这类案件中,受害人都是在孤身一人、监护人缺位、毫无自我保护意识的情况下,给了施害者可乘之机。生长在安徽潜山县天柱山镇的留守女童刘思圆(化名)始终不明白:在江苏打工的父母为什么一直把弟弟带在身边,而放下自己在家中留守?刘思圆已经11岁,留守家乡的时间和自己的年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人口流动到户籍地以外时把其未成年子女留在户籍地而形成的,是指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总数已超过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这是一项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经商而留守在家,由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的"留守孩"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经济的原因,直接导致"留守孩"的产生;"留守"经历对孩子的影响呈利弊两端分化趋势,但弊大于利,主要表现为不利于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成绩的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调查同时显示,"留守"经历会影响亲子关系的稳定,妨碍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留守孩"群体呈扩大化、低龄化的趋势,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应对农村"留守孩"现象的建议及对策,认为"留守孩"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以及社会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最突出的问题:心理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数量惊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调查表明,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少于千万。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批郊区县农民进城务工,北京市郊区县开始出现"留守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以怀柔区为例,据相关调研报告显示,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约占54.5?;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约占45.4?。其中,留守学生与父母见面频率月均四次以下约占62.18?;见面频率月均四次以上者约占37.82?。据了解,平谷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延庆县、密云县也都存在上述问题。从目前来看,留守学生群体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亲子心灵沟通欠缺;心理状况堪忧;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