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石油进口总量持续提高,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只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而提出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成都第二产业的GDP和石油消费状况进行分析,认为成都第二产业对石油的依赖性较低,具有较大的抗风险能力。但为应对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成都应配合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3.
石油作为影响世界各国安全机制的战略性物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供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政治安全。近年来,全球原油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国际高油价对全球及我国产生巨大影响并凸现诸多问题。对此,必须从国际石油工业现状出发,制定石油可持续发展策略,建立以中东原油为主的多元化进口格局,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以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及国家政治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4.
影响全球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的最根本原因,是国际石油市场供与求之间的变化。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376亿桶,比2002年增加1%;同期,全球  相似文献   

5.
石油安全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的一部分。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对以石油为主的能源需求剧增,石油安全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新一轮油价上涨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并从维护国家安全的层面对如何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从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7月份,原油生产10054.7万吨,同比增长2.2%,原油进口7060万吨,同比增长40%。上半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4366.7万吨,同比增长16.1%,原油进口依存度为42.5%,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我国原油需求增加,进口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当前国际石油需求变化的总体判断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的石油安全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石油安全,就是在数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经济 式。为此,必须积极加快技术进步,节油降耗;改善产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石油供应保障能力。在我国经济 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压缩高耗油产业,淘汰高耗能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石油安全已成为保障国家经济 设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推广应用新安全的重大战略课题。面对国际石油市场变幻莫测的 工艺、新技术;加快制 定优 惠政策,引导、鼓励 企业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探讨我国的石油安全 和消费者使用其他清洁能源。战略,我认为应当主要思考和把握以下几…  相似文献   

8.
当国际石油价格跃上每桶100美元大关后,所有的政冶家、时事分析家、经济学家和金融家都不得不注意到这一事实:石油、铜、铁矿石这些简单的天然资源,在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方面,似乎已经超过信息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增加或减少1桶石油的生产引起的"蝴蝶效应",让其他任何一种产品难以比拟.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7,(8)
正19世纪下半叶,国际石油勘探获重大突破,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进入20世纪,石油已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告诉人们,拥有石油就是拥有财力、权力,就能获得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伊始,国民经济千疮百孔,国家一穷二白,石油工业更是弱中之弱,中国的石油开发仍然处于原始状态,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一向依赖进口石油的中国,4亿多人过着使用"洋油"的日子,缺油已经到了"一滴油一滴血"的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石油储量越采越少和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大趋势下,近年来世界各国积极探索能源的多元化,寻找新型替代能源。非洲非洲国家积极开发多种能源以促进其经济发展。在开发生物能源方面,非洲国家的原料比较广泛,如秸秆、甘蔗、玉米以及畜牧业的废弃物等。  相似文献   

11.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就等于立即全面开放市场。就等于我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比如“人世”后外国石油一进来,我国大庆油田等全都会垮掉。国际上原油的价格、成本的确比我国低得多,但“入世”并不等于实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因为我们并不是全面开放市场,如果实行彻底的自由市场经济,我国的原油也好,其他产品的价格也好,均应该和国际价格并轨。但是我们在参加世贸组织谈判过程中,从没有谈过价格并轨的问题。相反,我们还让世贸组织各个成员承诺允许我国保留对涉及国计民生的石油、粮、棉、油、糖、电力等实行国家指定价格,所以不存在价格并轨的问题。我国“人世”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能源问题早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能源问题还是国际经济与政治情势演变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从过去五年的情势看,一方面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程度、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持续的高速增长表明中国经济成功消化了依赖进口所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不论“中国能源威胁论”在国外政治界和舆论界多么有市场,中国的能源进口,从源头到运输途径都没有受到蓄…  相似文献   

13.
王峰  喻艳莉 《世纪桥》2005,(3):50-51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石油产量旱已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需求,因而对外部石油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为了确保中国能够长期、安全并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实施有效的进口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但其他战略的配套实施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的石油产量已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因此对进口海外石油的依赖度逐年递增。如2007年,我国进口石油1.8328亿吨,2008年净进口2.0067亿吨,2009年进口2.038亿吨,2010年前8个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不断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相比,在国际化人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人才先天短缺、结构不尽合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为此,石油石化企业必须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下工夫,为提高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赵银辉 《湘潮》2015,(2):28
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石油行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石油的产量、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发展石油企业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社会稳定。而党政工作是一个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党政工作应立足于企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以促进企业持续综合发展。本文笔者将对石油企业的党政工作进行创新性思考,旨在全面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在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的同时,宏观经济运行又现新亮点,居民消费价格开始由负转正,生产资料价格更是持续攀升,通货紧缩压力明显减轻。应该说当前物价水平的积极变化,是多年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的结果,是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重要标志。一、生产资料引领价格大反弹2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指数上升6.9%,涨幅比上年同月提高12.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环比指数上升1.7%,是2000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环比涨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类产品以及钢材、化工原料、棉花等工业原材料推动的。…  相似文献   

18.
李家民  杨涛 《学习月刊》2010,(8):108-110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少行业中安全生产事故层出不穷。因为石油是现代工业生产的"血液",石油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又由于石油企业生产环节跨度大、生产危险性高.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并且还有特别巨大的外部负效应,或严重污染公共环境、或出现大量人员伤亡甚至容易引致国内成品油供给紧张等.对社会、地方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公共经济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资产价格在过去十余年间经历了剧烈波动,以往的研究将流动性过剩作为考察资产价格波动的主要着眼点,而忽视了外汇管制变动对资产价格可能存在的影响.外汇管制及其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对我国资产价格存在显著影响.在我国外汇管制不断放松的背景下,国际资本不断流入,通过国内资产价格重估、国内资本的羊群效应和外汇占款扩大基础货币供给等机制不断推高国内资产价格.我国在进一步推进外汇管制改革的过程中,应重视外汇管制放松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防止国内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是一个工业水平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对于石油的需求逐渐增大,可以说生产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石油,然而,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能源危机等问题。石油储运是石油产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油储运中针对降低能源消耗问题采取的管理措施。对石油储运企业达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