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武夫横行,兵连祸结,社会秩序极其混乱。造成这种局面,北洋军阀各派系的头子自然难辞其咎。因此,他们虽然手握大权,显赫一时,也难免被时代潮流所抛弃,遭到可悲下场。不过,作为那个时代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的佼佼者,他们也多少做过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由于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些人有的保持了晚节,有的虽然晚节不保,老来也多少有所悔悟,给人们留下反思的好材料。袁世凯:帝制自为,臭名远扬袁世凯是北洋军阀创始人,他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逐渐建立…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经过一段反复后,再次走向彻底否定的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论述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留下了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经过一段反复后,再次走向彻底否定的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论述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留下了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实现社会稳定目标.此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民族资产阶级尽管人数不多,仍具其阶级两面性,带来许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但它在客观上对新中国社会稳定的确发挥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1920年10月12日,江苏督军李纯在督军署"自戕".时值直皖战争结束不久,各地"废督"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北京政府和江苏、天津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活动和国葬仪式.葬礼使李纯"为国捐躯"的形象获得了仪式肯定,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仪式表演,背后则进行着激烈的权力斗争.北京政府和江苏军阀都想借李纯的葬礼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各界群众也通过参加葬礼表达了社会诉求.通过葬礼的举行,李纯之死成了言说时局、权力博弈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党内早期研究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在1925—1927年的大革命中,随着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革命所及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瞿秋白发表一系列文章予以鼓励和支持。遗憾的是,革命形势在1927年4月骤转低潮,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在农民运动的策略中明显体现,农民运动严重受挫。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对农民运动的策略做出了深刻反思,并结合历史背景和革命现实对农民运动做出了进一步认识,为党开展土地革命和领导农民运动提供了新的策略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青年瞿秋白曾经受到俄国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存在思想交集,这为瞿秋白转向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到达俄罗斯之后,瞿秋白发现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调和不可能,最终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彻底转变。之后,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发展历程、政治主张进行了细致分析。他认为,从阶级本质看,民粹主义是"小资产阶级式的革命主义";从思想特征看,是"农民式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俄罗斯民粹派的革命实践,瞿秋白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评析,认为民粹主义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力量,没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因而失败是必然的。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分析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是着眼于中国也是农民国度这一国情,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教训,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6月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他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①瞿秋白博学多才、广有建树,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又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他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提出过自己的重要见解。本文仅就他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9.
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窃取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控制当时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权长达十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军阀割据,各自为政,所谓的中华民国政府实为北洋军阀政府。1912年3月,随着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5年12月称帝,遭到全国上下的一片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茅盾以其创作的资本家形象系列独异于同时代作家。对于笔下的资本家,茅盾表现出了理性与感性上的复杂情感特征:从理性上说,茅盾作为一位具有强烈政治意识的左翼作家,理智上认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无法领导中国走向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从感性上说,他又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情感上对于这一阶级身上体现出来的振兴民族工业的雄才胆略表示欣赏,对其必然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命运感到惋惜。本文意在通过文本分析对此作一定程度上的揭示并对其意义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35年6月18日.曾是继陈独秀之后中共第二位领导人的瞿秋白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遇害后,国民党36师把他的遗骸秘密埋葬.许多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瞿秋白究竟被安葬在了哪里?这件事成了一个谜.直到建国后,人们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瞿秋白遗骸的安葬地,烈士的英灵才得以安息.  相似文献   

12.
晓农 《党史纵横》2004,(4):41-41
项英杀妻瞿秋白被捕后的头两个月,并没有暴露身份,后来是谁出卖了他?至于叛徒的怀疑对象,毫无疑问是与瞿同时被捕的两个女人——张亮和周月林。因为当时与瞿秋白一同突围的4个人,何叔衡已当场牺牲;邓子恢突出敌人包围后来到永安县境,很快找到了游击队;只有张亮、周月林与瞿秋白一道被俘。两个多月后,瞿秋白的身份被敌人知悉,屡次劝降不成后由蒋介石下令杀害。而张亮与周月林在关押3年后被释放了。显而易见,瞿秋白是被这两个女人出卖的。不但一般知道以上历史情形的人,都有着这样的看法。就是作为张亮丈夫的项英,也是这么认定的,因而在怒不可…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对华岗《中国大革命史》的批评,立场问题是核心,但其实质是双方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差距,事实上,由于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瞿秋白和华岗更多地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趋向,即对资产阶级的看法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分析,都存在“左”的倾向,而这其中掩盖着的知识分子的心态的变化,在他们的论述中,也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4.
烟毒问题,是民国以来福建最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它和地方军阀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实际上处于地方军阀的割据统治下,其中势力较大的有闽北的卢兴邦、闽南的陈国辉、闽西南的张贞、闽西的郭凤鸣等。鸦片成为这些军阀的摇钱树,成为军阀政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因此,他们诱迫农民种烟,苛征烟捐税,贩卖鸦片谋利,致使鸦片流毒在福建四处泛滥,它不仅找害了千万人的身心,而且侵蚀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军阀与鸦片烟毒的紧密结合,给福建社会经济带来了深重的危害和影响。一、开放烟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的一个重大历史成就是最终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这一历史成就的取得 ,与刚从苏俄回国的瞿秋白给予马林的理解和全力支持分不开 ;马林对瞿秋白的由衷赞赏 ,也就是对瞿秋白在中共“三大”中所起的历史作用给予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传播、瞿秋白早年思想的变化和其在党内的经历与地位分不开的。瞿秋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进行阐扬,代表了同时代的最高水平。但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观更多的还是列宁主义,所以也不能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17.
民国前期,中央政权和大多数地方政权为军阀所掌握.军阀政治是一种不依靠意识形态统治的强权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军阀本身是没有思想意识的.军阀的思想意识虽然不是当时思想界的主流,也不代表社会的发展趋势,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思想结构的全貌,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政治和意识形态相分离这一军阀政治所特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如何看待所谓“江浙同乡会”是中共六大以后受命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瞿秋白与受米夫支持的以王明为首的东方大学宗派集团之间最早的矛盾由来。联共(布)中央撤消“江浙同乡会储金互助会”案件后,中山大学内的政治风波并未平息,为此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两次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中大的纠纷。第一次调查的结果解除了米夫中国劳动者大学校长职务,第二次调查则把有关责任推到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方面。瞿秋白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站在中大多数同学的一边,与王明宗派集团的斗争是必要的,但因得不到共产国际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反而陷于逆境。共产国际相关错误决议的传达更是成了王明对瞿秋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过卓越贡献。在他的努力推进下,马克思主义开始以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他较早提出“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这一重要命题。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并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在中共五大上散发了一份很重要的文稿,以此质疑顶头上司陈独秀和彭述之,直接促使中共五大确立了争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原则,从而构成了瞿秋白与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耐人寻味的关系.陈独秀在中共五大上连任总书记,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组织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缺陷,即党此时还没有认识到,需要从组织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交接班的程序和制度.这个问题在当时完全被忽视了.当时全党都认为还没有出现超过陈独秀的出众人物,其根据是什么呢?实际上主要是根据已有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