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浙江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文明办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连续第九年联合举办。 今年以来,浙江各地各部门在“最美精神”的激励下,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梦”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不断深化。本次论坛以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升全省公民道德建设水平为主题,19名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在本届论坛上交流各自观点。  相似文献   

2.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探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是这一课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主要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领导,进一步把握好文化建设领导权;坚持教育为本,把青少年培养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重视知识分子群体,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引领文化产业、大众文化的发展,并以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的发展为契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借重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法律制度保障;把中国梦的具体实践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万弯 《学习与实践》2016,(4):120-124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当前高等教育的普及凸显了高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要性。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特殊作用,强化青年教师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角色意识,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师艺精湛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对于引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整个社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欧融 《前沿》2014,(5):38-3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高校是传播社会意识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责任。本文在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提出了通过全程化、全民培养、全方位培育等路径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程化。  相似文献   

5.
近日,由浙江省文明办与浙江省社科院联合举办浙江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坛在杭州举行。  相似文献   

6.
常春 《人民论坛》2014,(10):176-177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部署要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建设网上传播阵地"。日益蓬勃发展的网络新时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境遇。应该运用网络平台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网络机制优化。  相似文献   

7.
2014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两个月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其原动力来自何处?如何让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实实在在地走进人心,幻化成人们的自觉行动?本期策划帮助您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好局、起好步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部署要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建设网上传播阵地"。日益蓬勃发展的网络新时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境遇。应该运用网络平台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网络机制优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它涉及全球环境、文化背景、实践展开、理论源头、主体依靠和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有六个方面:环境助推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引擎;文化整合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撑;实践推动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理论发展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源泉;主体牵引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靠力量;制度支持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中央政治局专题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了集体学习。对铁路系统基层站段而言,重视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需要我们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  相似文献   

11.
张成功  陈颖 《今日海南》2014,(11):35-35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理论研讨会10月24日在琼海博鳌召开。研讨会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光明日报社协办。来自海南各高校从事理论研究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教育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增智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俊 《传承》2014,(5):58-5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和践行者。阐述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从组织领导、理论研究、载体设计、典型示范等方面提出主要措施,这对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深入持久地弘扬雷锋精神,既是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形式。作为一种道德文化符号的雷锋及其精神,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内涵,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4.
陈芳萍 《传承》2014,(11):74-7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艰巨的文化工程。它不仅关系人们的生存发展,更关系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不仅关系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更关系长远的综合国力的提高。通过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2日,由湖北省社科联主办的"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明湖北建设专家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在汉高校的2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重点围绕如何紧密结合湖北实际,突出湖北特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心理建设具有目标的同向性、过程的同步性与内容的契合性,两者存在着内部的共生关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机制,最终从根本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7.
张良成 《政策》2015,(1):57-59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出版广电工作的根本任务。新闻出版广电工作者要不辱使命,自觉担当,将任务落在实处,努力在增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崭新局面。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18.
胡苏平 《前进》2014,(5):4-8
<正>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近期,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3个电视电话会议。4月11日,中宣部又在山东省召  相似文献   

19.
运起荣 《天津人大》2014,(12):41-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0.
1月2日下午,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休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首都理论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