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EPT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PT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庄礼伟一、东盟第四届首脑会议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东盟第4届首脑会议上,东盟国家签署了《新加坡宣言》、《东盟加强经济合作的框架协定》和为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而制订的《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即CEPT)等3...  相似文献   

2.
一月: 2003年1月1日,经过10年准备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东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分水岭。同 日,东盟成员国间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03年1月6日,新加坡人王景荣(Ong Keng Yong)担任东盟秘书长,在任职庆祝会上他指出东盟10 国在区内贸易与投资以及内部的经济整合上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在2010年之前建成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本文采用经验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投资创造与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贸易往来扩大,经济合作全面展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广东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面临着前期开发东盟市场不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热效应的压力和出口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广东自身拥有独特的先行优势、人缘优势、经济技术优势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推力等因素,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有着许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东盟合作机制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正式色彩.这种变化并不是事先刻意而为的,而是为解决协议不执行问题、通过讨价还价逐渐演化而成的.东盟国家之所以没有一味地固守其传统的合作特性,而是有所变化,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经济合作安排,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关系到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安全,也关系到东盟作为整体在国际上的信誉.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近年来随着自贸区合作机制的不断成熟,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教育服务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手段,对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教育服务及合作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是今后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又一大渠道。我们在充分认识到我国对东盟教育输出的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与东盟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泛珠三角"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分析了"泛珠三角"(9 2)概念的出台与建设中国-东盟(10 1)自由贸易区的关系,从六大方面论述了"泛珠三角"的优势对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作用,并就如何强化"9 2"内部协调以拓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广东与东盟经济合作入手,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广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四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东盟内部的科技合作: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东盟内部的科技合作与发展始终是东盟组织所坚持的一个基本目标,东盟已经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其现行科技管理机制不完善、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悬殊、科技需求的不一以及决策方式上的问题,东盟组织在推进内部科技合作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盟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并以集团的力量在对外交往中谋取共同利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启动后的今天,适当考察东盟经济外交的形成和特征,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在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际,学术界用各种指标深入分析了其贸易效应。但东盟发展的目标却是要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投资区。因而要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对其直接投资效果也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吸收FDI的变化,考察了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直接投资效应,并重点分析了其投资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其对东盟综合区位优势的改善不明显,并没有有效地提高东盟区域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王勤  刘静 《东南亚研究》2004,(6):13-15,24
为适应世界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日本制定了FTA战略,确定优先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东亚一体化的动力与源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东亚一体化的原动力之一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体化,最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中国-东盟合作则为东亚一体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发展双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开始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提出和启动,为更大范围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中国-东盟合作有可能成为推动整个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11月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提出后,近两年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1年11月双方领导人确定了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这标志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日本与东盟各国的自由贸易关系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推进与东盟和东盟各国的自由贸易 ,日本政府根据其经济外交和政治外交的需要 ,在修改通商政策、制定自由贸易战略的基础上 ,在开放农水产品市场、加快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扩大直接投资、加强政府开发援助等方面 ,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东盟与现代国际法杨丽艳东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立于1967年,作为一个亚太地区的区域性组织,在90年代以其将在本世纪末实现大东盟、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目标,以及于1994年建立了东盟地区论坛(ARF)和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  相似文献   

17.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皖南 《当代亚太》2004,26(9):38-43
2002年,经过近10年准备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贸易自由化和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使东盟成为一个统一的、自由的、透明的"单一投资区".在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的安排下,东盟各国通过逐步取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各种限制,减少外资的市场开发成本,从而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和对外资的吸引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略析大东盟的形成及其发展中山大学东南亚所许肇琳一、"大东盟"的建立是形势发展的必然1、为因应国际形势发展的挑战八十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经济上向区域化、集团化发展。1993...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四国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东盟四国作为欠发达国家和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既面临挑战,同时也有巨大的发展机会.中国对东盟四国加入自贸区所给予的优惠待遇对这些国家有着一定的意义,但东盟四国必须努力加强国内的供应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以应对贸易自由化浪潮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税收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标志着我国在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本文在比较中国与东盟各国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借鉴欧盟税收协调的经验,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税收协调的步骤和主要内容,并重点分析了税收协调的效应,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