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泰国的萨迪纳制和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的田官等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90,(3)
文章认为中国云南省傣族地区与毗邻的泰国在历史上都经过封建领主社会,两者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态基本相同,但又各具特点。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发展变化道路。泰国直接向资本主义过渡。傣族地区则沿着封建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缅甸悉档及其史料价值 封建时代的缅甸,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土地所有制是农业中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它的性质和特点不仅能反映农业生产中各种经济关系的一般性质,而且必然影响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面貌,决定封建国家组织形式的某些特点。因此,研究缅甸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分析其特点,是我们全面认识缅甸封建社会的基础和关键。研究缅甸封建土地所有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必须占有相当数量的缅甸本国历史资料,否则,就不可能作出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分析,而只能流于一般化的空谈泛论,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89,(4)
到目前为止,研究越南土地制度的学者在越南封建土地国有制何时让位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问题上各持己见。本文谨将尚未成熟的一孔之见,乞教于各位师长及同行。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們認为革命是为了解放生産力,那么,每当談到越南革命就必須把土地問題放在一个主要的地位。如果我們認識到,我國根本是一个農業國家,農民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那么,越南革命正如中國革命一样,在实質上也是農民革命。土地問題並不是什么新提出來的問題,而是老早就提出來的:在封建統治時期,土地問題表現在千百年來此起彼伏的農民暴動上面。在这个階段中越南的階級斗爭歷史过程,在越南民族与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之間的斗爭的同時,主要的是農民与封建地主之間的斗爭。土地問題沒有得到解决,農民革命不成功,那是因为越南社会还沒有新的生産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后,越南经济发展迅速。有人认为越南将成为另一个韩国,亚洲又一条小龙。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应归因于经济市场化改革。为此,本文拟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分配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等六个方面对其市场机制的培育与发展作一初步论述。一、所有制结构调整越南的所有制结构调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越南统一后不久,即1976年召开的越共“四大”提出:“为了建立经济上的集体作主权,必须取消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通过适当的方法与步骤,确…  相似文献   

6.
王继东 《东南亚》2006,(4):49-54
李朝(公元1010—1225年)和陈朝(公元1225—1400年)是越南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两个封建王朝,共维持了近4个世纪。李朝仿效中国唐宋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封建体制,陈朝在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越南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逐步发展、巩固并走向繁荣。在政治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越南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进入越南民族意识勃兴时期。越南李陈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勃兴对越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一、民族文化的发展佛教在越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越南封建王朝建立后,特别是在李朝,佛教被尊崇为…  相似文献   

7.
汉字在越南的兴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越南历史发展进程和政治环境的深刻影响,可划分为各具特色的若干历史阶段。"千年郡县时期"1,越族接受汉文化和汉字;封建自主时期,越族主动接受它们,并充分吸收和本土化,形成颇具特色的越南文化和字喃;法国殖民者统治越南后,通过法令废除汉字,转而推广使用拉丁国语字。20世纪40年代"八月革命"后,越南正式通过法令确立拉丁国语字作为全国通用书写文字。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乌克兰的农业进行了所有制改革。经过十余年的改革,乌克兰农业正在逐渐摆脱经济危机,改革成效日益显现。乌克兰农业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值得思考与研究。本文从乌克兰土地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化、分期特点、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区域分布、土地所有制关系几个方面探讨乌克兰农业所有制改革的特点,旨在为转轨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越南李、陈朝继丁黎草创自主封建国家之统,自1010年始相因400余年,巩固了封建政权,确立和发展了封建官僚、科举、军事、法律、土地等各种制度,从而使社会经济有了较大进步,越南封建社会货币经济随之发展起来。一、李陈时期的货币制度从古代中越史籍的有关记载来看,李陈时期的金银作为贵重物和财富的象征得到珍视,主要发挥储藏手段的职能,较少进入流通领域;流通中钱帛兼行,而以铜钱为主,所用铜钱又以中国唐宋钱居多。有人专门对广西边境收集的越南古钱,包括在越南流通的中国钱币和越南本国铸币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越南34个出土地…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九年三月第1期亲爱的读者们《历史研究》编辑部纪念越南史学家黎文休越南报章的历史简介陈辉燎越南民族统一阵线的成立 和发展过程的探讨文造越南封建制度期间的土地问题阮红峰帝国主义与越南土地问题历史科学战线上两条路线的斗争 剪伯赞(阮克淡译)关于越南古代史料的儿点意见陈文押一个民间作家从《京都失守》板话中 所见到尊室说的形象丁春林朝阳 意见讨论越南文学史的分期是以什么做 根据的?武邻国外历史科学动态一九五九年五月第3期历史科学应该怎样为革命服务关于我们史学工作的一些意见对现价段越南民族学研究工作 提些意见在…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下半期,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上建立起殖民统治,通过"分而治之"的政策将越南分割为东京、安南和交趾支那。法国建立的殖民制度打破了越南封建时代的政治格局,冲击并改变了越南封建官僚阶层的认知取向、情感取向和评价取向,促使官僚在政治文化层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越南社会,尤其是南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探讨这一影响以及影响的发生机理,有利于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西方的殖民统治对东南亚封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1986,(2)
殖民地时期是缅甸土地关系发生急剧变动的时期。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高利贷的泛滥使缅甸农村的土地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广大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则沦为佃农和无产者,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与之相应的租佃关系在缅甸农村迅速形成,并对当时乃至以后的缅甸社会历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这种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其对缅甸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作一探讨,希望能有助于缅甸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传统的封建大庄园制和自给自足的小土地私有制并存的土地所有制结构趋于解体,逐步形成以进行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14.
试论儒教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两千多年前 ,儒教(儒家思想 )就作为汉文化的核心内容 ,伴随着汉字先后向中国的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传播 ,对这些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个区域中 ,越南受儒教的影响最深最广。从历史上看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 ,不管是内属中国时期或在独立时期 ,越南一直使用汉字。甚至在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字喃之后 ,汉字仍然牢牢地占据着正统的地位。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正式宣布废除。儒教学说凭借着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越南这块土地上扎根和发展 ,与越南民族的历史、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综观儒教在越南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大越史记全书》是越南封建社会后黎朝遗留下来的一部史学巨著。这部史学著作,长期以来成为研究越南封建社会十分珍贵的参考史料之一,在越南史学史上的价值,被越南史学界誉之为史坛上的一颗“瑰宝”。但这部史学巨著,主要是记载越南李、陈两朝四百余年的历史,至于鸿庞纪,属神话轶事,荒诞无稽,不可相信,吴使君和黎太祖纪诸卷,记载简陋,多为帝王将相交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现代越南这一地区的历史,有信史记载和实物考证者有二千余年。约一千年它是中国封建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约一千年它是自主的封建国家,作为中国封建帝国的藩属而存在。它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原始社会时期,约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即我国秦代以前;中国交趾郡时期,公元前218年到公元939年,即从秦代到宋代;越南立国以后时期,公元939年到1885年,即从宋代到清代;法属殖民地时期,公元1885年到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地位是由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因素决定的。换言之 ,上述各种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地区或国际上的地位。一旦地位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越南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的地位变化1.从法国殖民地到社会主义的前哨在法国殖民者入侵前 ,越南是东南亚地区一个独立的国家 ,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和悠久的历史。自从法国殖民者入侵后 (十九世纪中 ) ,几乎所有的对外活动都由法国人控制 ,在地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中 ,越南不再拥有发言权。封建的越南国家在恢复国家地位中完…  相似文献   

18.
俄国农民问题由来已久,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不归土地使用者所有。俄国的土地随着军事扩张而逐渐扩大,并历史地形成了村社土地所有制、僧俗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国家土地所有制。俄国土地所有制反映了社会政治关系,并形成了统治与服从的特点。随着俄国的西方化,这种关系逐步加强,并引发社会对抗。解决俄国农民问题不在于自上而下确立个人土地所有制,而是让农民安居乐业。农民安居乐业必须从思想和法律上确立劳动的崇高地位开始,壮大社会力量,改变社会关系,进而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9.
关于殖民地时期柬埔寨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其特点,朱昌利同志在其《柬埔寨独立前土地制度的演变》一文中,曾作了精辟的论述。本文只是想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近来接触到的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对这个问题,即殖民地时期柬埔寨那种以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再作一点补充性的论述。一在柬埔寨历史上,以租佃关系为特征的那种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法国殖民统治政策和殖民地经济形势的产物,在法国人入侵以前,柬埔寨尚不存在这种地主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20.
下柬埔寨,即今越南南部地区。十七世纪以前,是柬埔寨的水真腊地。这块面积约六万平方公里的湄河三角洲,是十七世纪以后才被越南阮氏政权逐步蚕食和吞并的。温故而知新,看看过去越南阮氏封建政权如何打击华侨、侵吞下柬埔寨,对认识今天黎笋集团驱赶华侨、侵略民主柬埔寨的罪恶,警惕其地区霸权主义野心,不无益处。本文拟对十七至十九世纪越南阮氏打击华侨、侵吞下柬埔寨的历史作一简略的回顾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