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郭杉  杨霞 《传承》2009,(16):146-147
现代汉语外来词引入早期,由于我国尚处在经济相对不发达时期,缺乏甚至没有相对应的参照实物,更无对应词,所以只能简单模拟语音,用汉字转写。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其确切含义,开始用意译词来代替它们。清末至五四时期从英语介入的音译词中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符合汉语构词特点的音译词。  相似文献   

2.
汉语颜色词两极性语义是一种“文化义”,表现为其词义、词素义和言语义,隐含于其词内和词间的贵贱、尊卑、高低、是非、好坏、善恶、正反、顺逆、生死、臧否、增减、老少、春夏秋冬和东西南北以及男女等两极性语义,存在于人们认知的权势、价值、生命、情感、经济、时空和性别范畴里,是汉语颜色词词义及其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陈颖彦 《求索》2012,(10):160-161,37
本文根据离合词内部构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将离合词AB分为动宾式、动补式以及并列式三种类型,并逐一探讨了以上三种类型离合词发生离析的内在动因。我们认为,韵律构词仅仅从形式上将A、B粘合起来,但并不足以取消句法规则对离合词AB内部的作用。此外,离合词AB发生离析,还跟语言单位间的类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于正安 《求索》2010,(1):198-199,97
敦煌历书是敦煌出土社会经济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寺院、官衙、社邑三类,是研究我国唐代社会经济的宝贵资料。同时敦煌历书口语性强,方俗语词夹杂其中,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文章对茨柴、打养(样)、顿递(定)、革子、花等五个词进行了考释,希望对近代汉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警学论文的自然语言就是汉民族使用的书面语言。一是警学术语,是警用语言的基本成份。它分为两个层次,即警学基本术语和复杂术语。二是外来词语,有意译词、音译词、半音译半意译词。警学论文吸收外来词语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为我所用,是丰富警学词汇的途径之一。三是文言词语,它们在警学语言里仍富有较强的生命力,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词语,对警学论文写作语言有益。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5)
"谐音别解"音译词是一类特殊的音译词,也是汉语翻译中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该现象在汽车名称翻译中普遍存在。奔驰(Benz)、宝马(BMW)是汽车常见的译名,也是最常见的谐音别解音译词,翻译过程中体现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认知图式,具有双重文化意象,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论文利用社会学的知识,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用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家属"词义的演化.在社会发展的各阶段,"家属"词义既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又因其不断的运动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试论音译词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源于音译词涌入汉语,成为汉语词汇中一种新现象。它们出现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大多是首先进入强势方言区,开始只在特定的地域内使用,然后再向其他各地传播开来。音译词具有义类、词形多样、和汉语原有词语造成同音词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2,(1):40
如果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总结过去的2011年,你会想到什么?前不久,"汉语盘点2011"发布仪式在商务印书馆礼堂举行,通过200万名网民的开放式推荐和网络投票评选,"控"、"伤不起"、"债"、"欧债危机"分别入选为2011年国内年度字、国内年度词、国际年度字与国际年度词。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同义词的产生之因”时,以往的研究者常把“词的产生”及“某些词为什么会成为同义聚合的成员”两个不同的问题混在一起。“同义词的产生”本应讨论“为什么某些词会被看作一组同义词”,而非“词的产生”。我们认为,同义词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所指客体同一”、“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主体对事物或事理在认知上的相似”、“组合能力相似”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上,音译一直是一种重要的译借方式,具有译学上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而音译词具有词汇学上的研究价值。以汉语中借自英语的音译词为例,从音义结合的角度来看,译音成分在整体词义的表达中呈现出六种表意模式:音义分离型、意符提示型、音义谐和型、词义美化型、词义丑化型、戏谑型。了解这些表意模式,有助于音译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民主与法制》2011,(12):2-3
日本民众的品质令人敬畏 “我们要观察的是日本的人民,他们坚忍、淡定、坚守秩序,洋溢着高贵的气质。日本人常常用一个词‘我慢’(忍)——英语里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对应的词——有点类似于勇于承受、坚持到底。这正是日本民众展现出的品质,他们同心同德、勇于担当,令我敬畏。”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历史时期,"小说"一词的涵义有着极大的差异,了解"小说"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轨迹.认识其内涵、外延及分类情况,是今天的小说研究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临战"一词该当何解?先看通用的字、词典对"临战"一词是如何解释的。《说文解字》"临"字解:临下也,从卧。《汉语成语词典》中有"居高临下"、"临别赠言"等。《新华字典》中"临"字有如下解:1.到,来:喜事临门、  相似文献   

15.
周艳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184-188
贵州汉语中有一批词语在汉语古籍文献和其它汉语中都找不到相应的词语,但却在侗台语诸语言中可找到与其语义相当、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说明它们来自侗台语,可以定之为“底层词”。贵州汉语中存在着侗台语底层语言的事实,对探索贵州汉语发展史和民族关系有重要价值;进行贵州汉语中侗台语底层词的研究,对保护侗台语这一濒临灭绝的、具有地方性的、民族性及古老文化特色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代是词学的全面复兴时期,然而海峡东岸的台湾在人清之后的前二百年里却没有产生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词人.到了晚清,随着台湾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同时出现了许南英、施士洁、洪弃生和林痴仙等本土词人.他们都亲身经历了晚清台湾的历史风云和沧桑剧变,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生平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创作.晚清台湾词的文学史(词史)意义突出体现在“词史”与“词体革命”两个方面,而历史文化意义则主要体现在“台湾情结”和“爱国深情”两个方面.晚清台湾词作为宝贵的文学遗产,不应被词史研究忽视.  相似文献   

17.
何干俊 《理论月刊》2005,(10):129-130
在新时期的外来词当中,源于英语的音译词是一种重要的构成方式。本文就其音节分布、语义对比和积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来"文化产业"之名、之实,都闹得很火.但在很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中,似乎没有"文化产业"词,只有"产业"一词,注释为:1.旧指私有的土地、房屋、工厂等财产;2.只做定语使用,举例为"产业工人"、"产业部门"、"产业革命"等等.  相似文献   

19.
记者:一个时期以来,"民工荒"一词频繁地出现于各类媒体上,围绕这一现象的讨论也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20.
研究汉语词汇,发现有许多有趣的词义现象。例如"鲍鱼"一词,它竞有正反两面完全不同意义的解释。先说鲍鱼是一种美食佳肴。鲍鱼,原名"鳆鱼",又称石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