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孔祥瑞,中共党员,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他从一名原本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成长为生产一线的“蓝领专家”,先后主持开展技术革新150多项,获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效近9600万元。先后荣获1998年度天津市劳动模范、2000年度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200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度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18):42-42
浙江省海宁市将现代管理机制与党建管理机制相整合,以制造业企业最广大的“蓝领”群体为对象,以企业最基层单位行政班组为网格,着力打造“网格化”班组,强化工业企业“蓝领党建”。他们立足企业最基层单元,建立“网格化”班组,将党建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融合,打造车间一线红色堡垒。将党、工、团、行政小组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正>有这样一位员工,在各类项目改造现场,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高空作业管架上可以看到他矫健的身姿,在设备维修焊接时,可以看到他与火花共舞,他就是扎根在天伟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厂(以下简称“天伟化工厂”)的工匠达人魏汉祥。人送外号蓝领“小鲁班”。  相似文献   

4.
王梦悦 《党课》2012,(7):122-123
有人称他是“中国医学界第一位的人物”,他的个人经历一直为海内外传媒所关注。曾有媒体称其为“御医”,因为他曾是周恩来总理医疗小组的组长,曾主持、参与过许多位中国领导人的医疗会诊。还有媒体说他是中国“医务外交”的专家,因为他曾被派往印尼、菲律宾等国家为其元首治疗……他就是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吴阶平。  相似文献   

5.
左金海,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第八作业部的一名普通职工,他所在的工位是厂里最后一道环节——成品油装罐车出厂。在这个看似平淡的岗位,左金海却干出了精彩,成为燕化公司响当当的"蓝领专家"。  相似文献   

6.
何立波 《党史文苑》2008,(12):10-15
邓子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重要的贡献,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探索。他是党内公认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家,被誉为“中国农村变革的先驱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7.
吴大观,新中国航空动力工业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被誉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他用自己纯粹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诠释了一名航空人的报国之情。  相似文献   

8.
阿成  韦娟 《共产党人》2008,(14):38-40
他,曾经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经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不料,震惊全国的“梅花K”事件将他打入人生低谷。于是。他不动声色地玩起了金蝉脱壳之计。  相似文献   

9.
火鑫  铭秀 《党员文摘》2003,(4):13-14
蒋介石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位极为复杂的重要人物。他一直与中国共产党作对,在逃往台湾后仍然顽固坚持“反共复国”方针,但他一直坚持“一个中国”的民族主义立场。这与现在台湾那些图谋分裂祖国,制造“两个中国”或“一台一中”的跳梁小丑相比,是值得肯定的。毛泽东曾经对蒋介石的“一个中国”立场表示过赞赏。  相似文献   

10.
王崇 《党史纵横》2009,(11):53-55
中国航空百年,而他的生命就有93年,飞机翼下一个世纪的强国之梦,他用68载的岁月亲身实践。为了航空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他一生不断奋力探索,无畏前行。从青春少年到耄耋老人,一颗中国心承载着他航空报国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1.
向一鹏 《学习导报》2013,(20):18-18
一位老人,历经19年,耗时4161天,行程17万公里,为1400名贫困学子募得善款396.9万元。他用19年的岁月一笔一画地勾勒了1340个“正”字。这些看似简单的“正”字,书写在捐资助学的笔记本上,落实在漫长而艰辛的助学行动上,停驻在1400名受助学子的心坎上。他就是赵在和,今年79岁,是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的一名退休干部。  相似文献   

12.
“当一名共产党员就不要怕吃苦,做一名干部就不要光想着自己。”这是巴盟杭锦后旗联合乡党委副书记郭敬忠掷地有声的一句话。1999年,郭敬忠从旗纪检委调往联合乡任党委副书记。上任后,按照乡党委的安排,他分管常务并承包了联合村。联合村是联合乡有名的贫困村,1998年发生过8位农民集体进京上访事件。面对这样一个村情十分复杂的地方,如何开展工作,犹豫、彷徨一时笼罩在他的心头。初到联合村,人们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看待郭敬忠。可他想,只要自己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问题,终究会赢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于是他用两个月的时间,走访…  相似文献   

13.
他是坚守一线29年的选矿工人,多次攻克让技术人员头疼的技术难题,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近3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创新,为企业创效累计达900多万元。2006年8月14日,中央电视台《劳动者之歌》介绍了这位“蓝领之星”的事迹。他,就是宝钢集团上海梅山矿业公司选矿厂工人曹身亮(本期封面人物)。今年,曹身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这个“五一”假期,他却一天也没休息,完全是在厂里度过的。为了推广应用盘式真空过滤机,作为梅山矿业的选矿厂过滤作业大班长的曹身亮在“五一”期间连续加班。这是国内最大的盘式真空过滤机,是目前梅…  相似文献   

14.
邵飘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革命烈士。在封建军阀的屠刀下,他用一枝辛辣的笔,为宣传和捍卫真理而威武不屈,笑傲苍穹,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为真理而战的颂既。70多年过去了,这颂歌仍然使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湃……新闻救国矢志不移邵飘萍少小聪慧,随教私塾的父亲就读,14岁中秀才。之后,不愿意再读“子曰诗云”,改读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1903年入省立第七中学(现金华一中)学习,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他喜欢读民主革命家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并与…  相似文献   

15.
津宣 《党建》2006,(11)
一位初中毕业的普通工人,在生产一线工作的30多年里,通过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主持开展了15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有的获得国家专利,有的操作法以他个人名字命名,为企业带来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他创造了数项全国同行第一。他,就是被人们称为“蓝领专家”的天津港煤码头公司一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全国劳动模范孔祥瑞。可以没有文凭,不可以没有知识今年51岁的孔祥瑞,17岁时走进港口,成为天津港第一代大型门吊司机。当时的天津港自动化程度还不太高,开上大型门式起重机的孔祥瑞特别珍惜自己的岗位,别看他只有初中文化,但钻研…  相似文献   

16.
尹丽 《党建文汇》2011,(1):32-32
近日,一位老师走红网络,因为大家画图都用尺。而他用的却是“板凳”。“我们的教育经费都花到哪里去了?”许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质疑。记者了解到,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09,(5):M0002-M0002
“蓝领专家”孔祥瑞做客编辑部 4月1日上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蓝领专家”孔祥瑞专程来我社做客,与社领导和部分编辑进行了座谈。孔祥瑞介绍了今年以来天津港集团公司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取得的可喜效果,还特别介绍了自己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通过学习、借鉴《支部生活》搞好支部工作的心得体会。编辑部的同志向孔祥瑞介绍了《支部生活》创刊60年来的发展与成就,并虚心地请孔祥瑞多提宝贵意见。孔祥瑞表示,希望《支部生活》多刊登先进党员的事迹,在反映民生、民意上多做文童。编辑部的同志感谢孔祥瑞对党刊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他常来坐坐,并表示要向孔祥瑞学习,努力办读者喜欢的党刊。  相似文献   

18.
常书鸿是中国著名画家、敦煌学学者。他在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历尽千辛万苦,为保护、研究敦煌艺术默默地工作和奋斗了50年。常书鸿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博得了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的敬仰和钦佩。他被誉为敦煌艺术的“卫士”、人类艺术宝库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9.
《党史纵览》2012,(9):55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为表达敬意.他用名贵的寿山石为毛泽东镌刻了“润之”朱文印和“毛泽东”白文印各一方.毛泽东收到印章.深为喜爱之余.发现包印章的是一幅画.就让秘书田家英将画裱好.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20.
<正>在清晨的南华校园,常常能看到一位身子微微向右倾斜的老人,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他执着坚守的实验室或课堂。他就是丁德馨,南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7年来,他克服强直性脊柱炎、脑中风病痛,致力于铀矿采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这一完整的铀矿采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被誉为核工业“粮食”的安全护卫者、中国铀矿采冶学科的拓荒牛,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好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湖南省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湖南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