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中东政策与欧盟中东政策的相互影响是规范相互传递的过程。德国在积极引导欧盟制度建设的同时,展现其作为欧洲的德国的一面。德国的民事角色、经贸合作角色塑造了欧盟角色的一个方面,其规范与欧盟的发展需求相吻合,欧洲一体化的制度保障为德国规范的传递提供了有效管道,因此,欧盟中东政策表现出明显的追求和平、阿以和解、促进与中东的正常经贸交流等形式;欧盟积极促进民主人权价值观外交,并出现了向军事力量适度变形的迹象和实践,在欧盟内部长期被熏陶的德国主动接受并逐渐内化了这些规范,其中东政策表现出明确但又适度的维护民主人权价值观的倾向,以及通过在中东的军事行动突破来实现德国军事思想转型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刘宝莱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1,(3):17-20
最近中东地区政局激烈动荡,地区广大民众反美情绪高涨,充分暴露了美国中东战略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中美国的恣意横行成为引发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诱因;巴以争端依旧,令阿拉伯人忧心忡忡。为了稳住中东,继续执掌该地区事务,奥巴马政府开始着手调整其中东政策,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欲将埃及打造成"民主... 相似文献
3.
冯基华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2,(4):42-49
土耳其是中东地区大国,地跨欧、亚两大洲,连接黑海和地申海,也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无论在冷战还是后冷战时期都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二战后美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很快,土耳其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扩张势力范围和遏制苏联政策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美国中东战略中许多重要举措都是通过土耳其这个“支点”展开的。土耳其与美国等西方... 相似文献
4.
王郦久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2,(3):35-37
2010年底以来,中东地区多数国家进入政治动荡,一些国家由于内生性矛盾和冲突导致政权更迭,利比亚卡扎菲在两方武力干涉下丧命,叙利亚政治危机跌宕起伏,伊朗核问题被推到“战与和”的风口浪尖上。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和中东地区邻国,非常关切地区局势变化,并按自己的战略利益和判断,采取相应政策与措施,对地区局势发展施加并产生一定影... 相似文献
5.
出于地缘政治、经济、安全、移民、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同时受欧盟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的动机驱使,欧盟谋求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有意同美国的中东政策拉开距离。虽然中东和平进程是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取得成效最多的领域之一,但由于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一直面临期望-能力差距的困境,欧盟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更多的是在经济援助上发挥主导作用,政治进程仍被美国主导。欧盟想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一个强有力的国际行为体角色,需要突破自身在外交与安全领域所面临的期望-能力差距的困境。本文从地缘政治理论出发,基于国际行为体属性和期望-能力差距两个分析概念,对欧盟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动因、角色与困境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宝莱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2,(1):22-29
2011年,中东地区发生的政治大地震波及地区各国,但程度各不相同。阿拉伯共和制政权持续动荡,而君主制政权相对稳定。土耳其、伊朗地区影响力上升;巴以和谈搁浅,前景堪忧;美国等西方国家插手地区事务,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南苏丹赢得独立,但将面,临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7.
欧盟的南海政策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到南海仲裁案前的“原则性中立”阶段和南海仲裁案后的“有原则的务实主义”阶段,2021年出台《欧盟印太合作战略》后进入再调整阶段。欧盟的“印太”转向意味着其南海政策的逻辑、理念和路径出现了进一步演进,主要表现为地理空间的叙事转换、“战略自主”理念的深度嵌入和介入路径的多样化。这是欧盟对地缘政治现实的认知变化、维护自身经济和安全等多重利益和以“规范性力量”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三大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此外还受到成员国的推动和美欧跨大西洋关系压力的影响。考虑到欧盟南海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决策方式,中国应统筹经济、政治、安全和环境等领域的对欧合作,从而促进南海态势向善发展。 相似文献
8.
波兰的欧盟政策与入盟谈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欧剧变后 ,波兰的欧洲政策经历了从回归欧洲的模糊的政治口号到加入欧盟的明确的欧洲战略的演变。波兰与欧盟的入盟谈判过程 ,不仅是欧盟以自身共同体的制度和方式塑造和规制波兰的过程 ,同时也是波兰为自身利益讨价还价的过程。波兰的经验表明 ,在入盟谈判中 ,候选国的谈判战略在谈判过程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欧盟提出战略自主以应对多重危机及世界权力结构变化的挑战以来,欧盟战略自主已经成为学术探讨的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角色视角出发,分析该角色内部的不同角色观念、角色的内部期待和外部期待之间存在的不一致,认为战略自主最终会塑造欧盟的全球角色。尽管政策文本是法德及欧盟成员国妥协一致的结果,但能看到法德两国在联合领导中分别推动欧盟朝自己偏好的角色方向转变,由此产生“全球领导者”和“建构力量”两种角色方案的分歧。在其他成员国对欧盟全球角色的看法中,不仅存在新老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精英和民众之间关于欧盟优先事项也存在分歧。欧盟角色的外部期待中,美国、俄罗斯、中国对欧盟战略自主、欧盟全球角色的看法及支持度都不尽相同。存在诸多角色冲突的情况下,欧盟全球角色的演进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地缘战略的回归与大国政治的加剧凸显了战略自主的显要地位.欧盟战略自主是国际格局、地区秩序和国内结构变化带来的战略调整.美国外交战略调整成为影响欧盟战略自主的最重要外部因素,不仅体现在美国与西欧传统盟友关系的恶化,还体现在美国重返中东欧并塑造多权力中心的欧洲,重塑欧洲地缘政治.美国重返中东欧导致中东欧地区地缘政治竞争异常...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中东研究》2012,48(3):369-372
Ryeshyeniye natsional'nogo‐yazikovoy problemi v. SSSR, The Resolution of the National‐Linguistic Problem in the Soviet Union (Moscow: Political Literature Press, 1982; 224 pp.) Socialism: Nations and National Relations (Moscow: USSR Academy of Sciences, 1982, Problems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No. 104), Yazikovaya situatsiya v stranakh Azii i Afriki, The Language Situation in the Countries of Asia and Africa (Moscow: Nauka Press, 1967; 192 pp.) Razvitiye yazikov v stranakh Zarubyedzhnogo Vostoka (poslyevoyenniy py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in the East Beyond the [Soviet] Borders: The Post‐War Period (Moscow: Nauka Press, 1983:208 pp.) Kul'tura ipolitika v stranakh Azii i Afriki,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Countries of Asia and Africa (Moscow: Nauka Press, 1986; 336 pp.). Gilbert Grandguillaume's Arabisation et politique linguistique au Maghreb (Paris: Maisonneuve et Larose, 1983). Yazik v politikye i idyeologii strait Zarubyedznogo Vostoka, Language in the Politics and Ideology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East Beyond the [Soviet] Borders (Moscow: Nauka, 1986; 197 pp.). 相似文献
16.
17.
18.
日本对中东能源政策的调整及其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制于国内能源结构的重组和国际能源供求结构变化的影响,日本对中东能源政策做了一系列调整.面向未来,日本为确保中东石油进口的安全,将以政府援助为先导、民间合作为基础,谋求建立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并将力促中东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保证其国际能源供求体系的安全运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