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此次宪法修改 ,将依法治国正式写进了我国宪法。这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实行依法治国 ,首先必须要准确理解其内涵。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其中不少观点已形成了普遍性的看法。但我们认为 ,这些普遍性的看法中 ,有一些观点还值得进一步思考。一、关于依法治国的主体关于依法治国的主体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得十分清楚 ,那就是人民群众。我国宪法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 ,…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这里的人民主体地位是指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人,人民在依法治国中处主要地位,起主要作用。人民通过法治的方式实现当家作主,人民以法治的方式治理国家,人民也在法治中自我约束、遵法守制。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6.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要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逻辑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必须遵循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人民共享、回应人民期盼等刚性要求,通过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实践主体地位;坚持新发展理念,确保人民增进福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保人民享有公平正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机制与举措,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依法治国,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既是我国治国理政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途径和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不仅体现在国家立法、执法、司法等权力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体现在公民信法、守法、用法等法治观念的逐渐形成和培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培养全民法治观念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根本要求;坚持以德治国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共同推进,是为了最大化发挥法律的功能;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是实现法律不脱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目标。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民主法制化,而影响民主法制化的主要因素是行政权力。因此,依法治国的关键就是实行依法行政。一、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第一,依法行政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要求。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政权建设的根本原则。只有将各级政府的行政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坚持依法行政,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巩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才能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按照人民的意志管理好国家事务。第二,依法行…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党治国方略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对我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依法治国的关键就是依法行政。什么是依法行政呢?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它的主要内涵包括:第一,在人民主权国家,由行政机关负责具体执行法律,并依照法律来管理国家;第二,政府的一切行政权力,均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不得行使,也就是必须坚持职权法定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第三,对于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5,(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浓墨重彩之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凸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  相似文献   

13.
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报告对依法治国涵义的上述界定,包含以下五层意思: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主人,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去推进依法治国。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这三大领域基本上囊括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表明中国整个社会都将步入依法治理的轨道。第三,依法治国所指的“法”是宪法和法律。为了维护法制的统一性,必须推崇宪法和法律的至高权威,一切根据授权、委任而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得同宪  相似文献   

14.
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村级组织民主建设直接联系着千家万户,是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它推进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为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正如十五大所指出的:"人民民主在法治轨道上愈发展,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愈高,依法治国的根基就愈牢固。"一、泉州村级组织民主建设的基本情况。1998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了《村民  相似文献   

15.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实际上是最先进的政党制度、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最先进的治国方略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把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起来,就能大大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第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结合的。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前提。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另一方面,坚持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6.
王铎 《共产党人》2013,(5):19-20
1.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长期坚持""全面贯彻",真正做到科学发展,靠什么来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依法行政"。很明确,法制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14,(2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的重要论断,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大原则"之一提出来的。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明确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9.
朱贻庭认为,当今中国所建立的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民本”。它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而且又是著之于宪法的制度安排,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官本”政制。同时,社会主义民主又与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  相似文献   

20.
坚持依法治国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还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就指明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是我国治国方略的新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对我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