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潮》2020,(3)
正习仲勋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执行者,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被毛泽东评价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一村一村做调查一家一户做工作1933年3月,习仲勋任陕甘边区特委委员、陕甘边区特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共青团陕甘边区特委书记,参与领导创建照金革命根据地。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对他说:"你是关中人,种过庄稼,能跟农民打成一片,你一定要做好根据地的开辟工作。""只要政策对头,紧紧依靠群众,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2.
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在总结渭北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创建陕甘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决策;根据陕甘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根据地的政策,使得陕甘边区得以繁荣和巩固,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薛琳 《党的建设》2020,(1):63-63
陕甘边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陕西和甘肃边界地区的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创建的红色区域。1934年11月,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选举习仲勋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标志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5,(10)
习仲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点燃了陕甘边区武装斗争的烈火,促进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迎接长征途中的党中央、毛泽东和中央各路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创造了有利条件。习仲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和教育活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习仲勋是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毛泽东称赞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他在领导陕甘革命的过程中,较早地认识到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工作的方法与路径,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习仲勋与刘志丹等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今年11月7日,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70周年纪念日。值此,回顾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功绩。总结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立足老区实际,发扬老区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边区人民,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后来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完整的红色区域,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1926年5月,年仅13岁的习仲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两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1932年3月起,他领导发动了"两当兵变",兵变失败后又与刘志丹等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习仲勋任政府主席。1935年2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陕北  相似文献   

9.
崔雅宁 《党史文苑》2014,(10):23-25
习仲勋作为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体现了他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10.
正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迅速纠正"左"倾教条主义,营救了被"左"倾教条主义者错误关押的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干部,挽救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危机局面,也挽救了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领导干部的生命。从中共中央到达陕甘地区后认识周恩来,到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与周恩来之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结识周恩来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  相似文献   

11.
习仲勋风采     
<正>今年是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2.
习仲勋在领导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斗争期间,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办报经验,尤其是他亲自创办的《关中报》更是被誉为边区地方报纸的典范。研究《关中报》的发展变迁,不仅可以透视抗战时期边区报纸的重要作用,更可以探索习仲勋的新闻观从而促进习仲勋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抗日战争时期,习仲勋主要在关中地区领导抗战和地方建设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白点将,习仲勋重新主持西北工作,主要担任了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西北野战军和西北军区副政委、政委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14.
1946年9月6日,习仲勋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长联席会议上作总结讲话,其中一部分主要讲群众观点、群众方法和群众路线。这篇讲话,反映了习仲勋对加强党的建设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重视,阐述了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是他坚守的信条。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给习仲勋的鉴定中说:习仲勋"是站在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来解决群众的问题,总是把群众的事情看做是自己的事情,而又设身处地地替他们设想","使得习仲勋同志成为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从这篇讲话中我们看到,习仲勋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和纠正党内出现的种种不良倾向,点出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要害,为有效解决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他阐述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既是立场也是方法等思想观点,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相似文献   

15.
卫东刚 《世纪桥》2014,(8):15-16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陕甘边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陕甘边根据地建设上贯彻"狡兔三窟"战略战术,使得陕甘边根据地在敌人多次重兵"围剿"下依然能够巍然屹立、坚持红旗不倒,从而扭转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陕甘边红军干部学校,是在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边党政军领导人的直接关心和培育下创办的,它伴随着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而建立,并在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逐步得到壮大,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亮点,为陕甘边红军部队和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干部,为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习仲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习仲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创立了不少调查研究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8.
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成立后,西北革命根据地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从而成为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北上抗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1935年5月,陕甘边区的党政军机关移驻甘泉县洛河川下寺湾一带,习仲勋随边区苏维埃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21,(7)
正"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习近平照金是一块英雄的土地。20世纪30年代初,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英勇开展革命活动,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成立了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山区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创建了以陇东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不仅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南梁精神”。“南梁精神”蕴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性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等优良传统和先进思想,特别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同志,在无数的艰辛、曲折和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始终坚持革命信念不动摇,始终以革命大局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