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衡 《当代贵州》2014,(29):63-63
正低俗的作品是从人的物质欲望出发,刺激并满足人的贪占、享用要求;高雅的作品是从愉悦人的精神出发,满足人的审美要求。通俗则是低俗与高雅间的过渡地带。要害是"高起低落",是从高雅的标准出发落实到一个通俗的效果,从而避免了低俗。一次谈文化,有人问什么是低俗、通俗和高雅?谈这个问题先得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人是由动物变来的。  相似文献   

2.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靠"眼睛"传神。古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个人有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会精灵许多。而一则新闻,如果"眼睛"点准了,同样也会生动传神,辉映全篇,先声夺人。鲁  相似文献   

3.
清贵和浊富     
正清贵高洁,浊富低俗。清和富是种人生。富裕有教,有道德自律,追求公正与良好的社秩序,看重智性的快,清也。而衷于炫耀性消,沉湎于感官享,因有而任性,藐公德,欺凌弱群,富也。明代文家慎"宁可清自,不做富多。"同是富,清清雅高,能可;富污低俗,免被"仇"。日"富要清爽,要有志"。有的人富了之后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拓宽妇女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便捷地为妇女群众提供维权服务,兵团妇联积极协调各级妇联组织及相关部门于11月29日全面开通"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需要维权的妇女直接拨打"12338",根据维汉双语语音提示操作,电话就会介入当地妇联维权部门。"12338"公益服务热线主要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婚姻、家庭、心理、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巴依 《先锋队》2013,(19):37
微观点:许多领导干部热衷于身体保健,精神却是"亚健康",这是思想"保健"疲软留下的"后遗症"。从事"高危职业"的领导干部,思想"保健"不容忽视,既是"防病"之策,也是政治韬略。近年来,置身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沐浴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少数领导干部一见诱惑就"气短",一见金钱就"手软",一见美色就有"贼胆"。思想"保健"  相似文献   

6.
一项对7804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7.9%的人直言在当下社会做好人的成本高;76.1%的人坦言现在社会做好人好事的环境差,其中39.1%的人认为非常差;71.0%的人表示会被怀疑动机不单纯;50.6%的人认为会被嘲笑。(《中国青年报》5月22日)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下,坚守"道德人"的原则,就会使成本增加,利益减少;而人们作为"经济人",自然会存在一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漠视良心与责任的冲动。如果配套的社会机制不健全,"经济人"的冲动就会放大,就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道德失范现象,进而增加做好人的成本,尤其是做好人的心理成本,使想做好人的人也不愿,甚至是不敢做好人。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新闻传媒行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一些不良风气也在蔓延流行:在市场利益的刺激下,一些媒体失落了新闻本职,不少从业人员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于竞争需要,一些媒体不惜剑走偏锋,以“低俗”策略取胜。不久前,中国记协自律维权委员会也公开呼吁新闻媒体要抵制低俗之风、提高文化娱乐报道的品位和格调。低俗之风蔓延,集中表现为“盲目迎合”和“噱头炒作”,而不少媒体却对其本质认识混乱,甚至还有将其作为新闻经营理念广为宣扬,误导、偏离了新闻业良性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运气"这个东西,在中国公共议题中较少被关注,现在却越来越重要。12月7日,因教授哲学公开课"公正"而为中国人熟知的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到广州就谈到了"运气"。他说那些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人,往往会有个习惯,总忘记自己其实是运气好。正因为他们靠运气,才更应该回馈给社会。桑德尔所说的这些人,包括中国的"官二代""、富二代"。为什么运气好就应该回馈给社会呢?很多政治哲学家们已经说过,总结一下就是:运气属于一种"先赋地位",和一个人的努力没有什么关系;而问题在于,运气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机会——这就有一个"公正"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9.
正权力是把"双刃剑",既是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也会给人带来巨大诱惑。事实一再说明:对于执掌一定权力的人而言,最需要战胜的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也就克服不了诱惑、用不好权。可见,领导干部要增强"免疫力",不被"糖衣炮弹"击倒,关键靠自律。在现实生活中,处在同样环境中的人,为什么有的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的却被拉拢、被"围猎"、被腐蚀,落入"见利而不见害,见食而  相似文献   

10.
不给面子     
青杏 《前线》2014,(12):123-123
<正>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的,中国有一句古话:"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人争的这一口气就是"面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给个面子"这句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面子问题大于天,下属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是有面子;人在乡邻之中说话有分量,是有面子。面子这么重要,对于那些不给面子的人,很多人都是怀恨在心的,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有人需要面子,也有人脾气超级倔,就是不给别人面子。比如三国时期蜀国的东曹掾杨戏,这个人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大凡贪官,几乎无不患有"人格分裂症".看过王纯的一系列表演,我对这句话更加深信不疑. 所谓"人格分裂症",是说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具有双重乃至多重的人格.就像川剧表演中的"变脸",一会儿是红的,一会儿是黑的……让你一时分不清真假.一般来说,既然患病,总要有病灶,贪官"人格分裂症"的"病灶"只有一个,那就是贪欲.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07,(10)
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个人工作之余都有自己的"圈子"。如果细分这个"圈子",又可分为"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等。人是社会的人,固然离不开"圈子",然而,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圈子"的关系则是个大学问。许多领导干部走向腐败,与自己的"圈子"有直接关系。回顾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观察那些被绳之以法的贪官,我们就会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自信"在当下是一个高频词,同时也是一个值得人们同情的词,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声音"这个地方要重塑文化自信""这支队伍缺乏文化自信""这个作品缺乏精神诉求""这个人缺乏文化自信"云云。有的甚至八竿子打不到一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都会归结于缺乏"文化自信",看来"文化自信"还真是一个"冤大头",这在我们作家、评论家  相似文献   

14.
<正>截至2009年12月31日,石河子垦区又有78676名农民工加入到工会组织,找到他们心目中的"娘家",成为这个"家族"的新成员。这是农八师工会石河子市总工会去年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全面落实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静夜微思     
之一:人会思想,所以也难免胡思乱想,尤其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虽然有时要想一些不太高尚甚至下流之事,但只要你不做出来就算不得什么;与那些干尽下流事、做绝无耻活却装得一本正经、道貌岸然的人比起来,这“想想而已”也是伟大。 之二:当你真正想着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大致是理想的美好的;所以,当你想方设法拥有这个人的时候,实际上已开始了对这个人的破坏。美好的东西是人想出来的,也是人毁掉的。 之三:每见马戏团表演,总是人耍猴、熊  相似文献   

16.
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群众对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等较过去有更高要求,发达国家也曾有过类似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保障好重大民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经济和民生联系更加紧密,发展是第一要务,而改善民生是根本目的,搞得好,就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搞成"两张皮",百姓就会缺乏受惠和舒心感,经济发展也会缺动力。政府要顺应这种  相似文献   

17.
<正>赵青山是密云县东邵渠镇西邵渠村党支部书记。怎样当好这个"家",赵青山认准一个理儿:秉公办事,党员干部就立得住,群众就会跟着走。近些年,农村的工程比较多,有些人为了弄到工程,偷偷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二师二十九团,每个基层连队都有一间约占地20平方米左右的"职工之家",它专门用来服务于广大职工群众利益诉求、维权、解疑答惑、化解矛盾的好去处。多年来,在这个小小的"家"里,为职工群众解决无数个难题和问题达300余件次,彰显了"家"的和谐与魅力,成为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发挥了维权阵地的大作用。"家"是职工的保护"伞"你倾诉,我来解,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家",却保护着每  相似文献   

19.
冯都 《党史文苑》2006,(3):18-21
"汪辜会谈"的主角之一汪道涵,是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他不仅是老革命家、教授、博士、"超级书迷",还是我国政界知识渊博的学者型领导,在外交活动中被称为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以九十高龄,走完了传奇而辉煌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     
<正>按照这个办法,约谈对象也包括存在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等问题的经营者。这样更便于消协组织对消费者进行"前期保护",而非等出了问题、有了投诉再去调解。——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协组织消费维权约谈经营者办法(试行)》,出现发布违法广告等八种情形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