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中央集权制政治制度深刻地形塑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格局。随着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权力过程的转型,基于纵向府际关系视域下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研究假说,主要有以行政发包制、"中央治官,地方治民"与帝国的治理逻辑为代表的"统治风险与有效治理"视角;以财政联邦主义、地方分权式威权主义与项目制为代表的"财政分权与地方增长"视角;以锦标赛体制、行为联邦制、压力型体制为代表的"纵向博弈与横向竞争"视角。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纵向权力过程进行了解读。在对上述理论假说进行系统性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将"中央-地方"视角与"国家-民众"视角加以系统性整合,可以进一步构建"三元互动结构"的理论模型。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中国国家治理的相关理论建构,有待后续研究加以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欧阳爱权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美籍学者杜赞奇提出的"权力的文化网络"模型可以用来探讨当前不同的文化网络对农村社区治理的影响和制约:宗教文化网络与公共权力间关系无涉,但必须警惕不法宗教可能引发  相似文献   

3.
约翰·M.康利、威廉·M.欧巴尔著,程朝阳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版译者程朝阳在该书《法律权力运动的语言面相——《法律、语言与权力》导读(代译序)》一文中介绍说:"《法律、语言与权力》一书在一个前所未曾涉足的地方发现了压迫的存在——在法庭和法律办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及社会多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地方治理体系也初步形成。以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与权力多元化为特征的地方治理,在形塑地方治理环境的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执政党的传统权力实现方式。这种冲击具体表现为民众政治认同感弱化、权威决策系统运行受制、政府治理能力与策略短缺等多种形式。通过对执政党介入地方宪政结构、党政结构、司法结构、层级结构与网络结构的实然方式和实际作用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政府部门必须以理念创新达成治理共识为起点,以结构创新理顺治理权力关系为基点,以职能创新确定治理格局为支点,以机制创新提升治理动力为着力点,全方位推进地方治理体系中执政党权力实现方式的创新,才能应对好当前的治理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当前乡村治理必须处理的供给与需求、控制与自治、一元与多元、传统与现代四大对称关系的梳理与释读,文章指出,乡村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应在四大基本逻辑基础上进行构建:在空间结构上要以农民的公共需求与乡村有效治理为主线来确定其适度规模;在权力结构上要以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来实现官治与民治的合作互强;在制度结构上要根据乡村具体境域来进行多元化制度安排;在资源结构上要注重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开放性是网络社会协作治理的基本条件,但网络自由急剧放大和异化、以及权力主体对网络的过度管制,使公众与地方政府在网络空间中难以就公共事务达成互利合作和社会共识,造成网络开放性与有效性的悖论,导致网络治理陷入"二律背反"的困境。确立权力对自由的引导机制、发挥生态性权力在协作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开展关系理性中的扩展性对话,能够保障公民的正当权利、维持网络虚拟社会的活力、维护国家权力的价值维度,实现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开放性与有效性的融通。  相似文献   

7.
民治政治思想是恽代英政治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恽代英政治思想主要包括民治政治的主体、民治政治的形式与实质、实行民治政治的障碍和实现民治政治的路径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恽代英的民治政治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实践观,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对当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治理、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虽然直面的对象与问题有差异,但三者在理论内涵上又有着深度的耦合,都主张多中心的公共行政系统、政策制定过程的民主性、价值实现过程的法治性。在全球化时代,如果割裂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以单一的、孤立的思路寻找问题解决途径,往往是失败的。我国必须从"全球化-国家-地方"的整体互动视野理解、解决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实现从"被全球治理"到"全球治理"的转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深化地方政府改革,加快地方治理体系重塑。  相似文献   

9.
分权与制衡是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 ,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比较广泛的职权范围 ,若行使得当 ,尚可对董事会形成一定的制衡。但客观地讲 ,与监督制度健全的国家相比 ,其存在不足与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监事会对董事会、经理的监控力度 ,要充分实现监事及监事会的价值功效 ,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司立法。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在地方空间的实施遭遇了多种相互嵌套、复杂纠葛的难题。破解困境的关键路径在于从中央到基层的治理空间中,通过对"治官权"、"治民权"、"治事权"的科学分任,重构国家治理的权力结构,改变"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之间的治理权力配置与治理绩效互评制度,在基层空间真正建立政社协同治理,以国家治理到地方治理的全面变革引导社会、市场科学地参与公共决策、合理地表达私人或群体利益、积极地消除城乡差异,以实现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也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实行民治 ,依靠法律和公民的参与才能克服法治缺陷。法治的权力主体是民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我国应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构建民治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中央过分集权会严重限制地方的积极性,影响公共利益的整体实现;而理性的地方政府不顾一切地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又会引发"公用地"的灾难.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明确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权范围,逐步健全法律制度的有力制约,同时建立一套政府系统内部有效的治理制度,规范政府权力的正确行使,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项新课题,即如何实现地方治理的现代化。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实现地方治理现代化,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政党协商与地方治理目标是十分契合的,政党协商有利于利益表达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决策公开和社会监督;有利于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公民政治素养,有效克服地方治理困境。为促进地方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政党协商,增强协商意识,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切入,梳理"行政性分权"与"市场性分权"二者不同的进路模式,摒弃历次教条化的分权改革思路,尝试性地挖掘"治理"的理念与逻辑,通过赋权于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构建一种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众协同共治的新型权力配置结构,为优化我国政府纵向权力配置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地方治理研究》是江西行政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第一本全面关注地方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学术期刊。《地方治理研究》强调全球视野,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学术对话。《地方治理研究》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就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力图成为中外地方治理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6.
<正>《地方治理研究》是江西行政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第一本全面关注地方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学术期刊。《地方治理研究》强调全球视野,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学术对话。《地方治理研究》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就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力图成为中外地方治理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地方治理研究》是江西行政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第一本全面关注地方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学术期刊。《地方治理研究》强调全球视野,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学术对话。《地方治理研究》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就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力图成为中外地方治理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正>《地方治理研究》是江西行政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第一本全面关注地方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学术期刊。《地方治理研究》强调全球视野,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学术对话。《地方治理研究》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就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力图成为中外地方治理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地方治理研究》是江西行政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第一本全面关注地方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学术期刊。《地方治理研究》强调全球视野,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学术对话。《地方治理研究》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就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力图成为中外地方治理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20.
村庄"多元"治理模式是与"一元"治理模式相对立的一种模式,是以"多元化"治理权力为基础,以"多元化"治理主体为核心,以"多元化"治理资源为桥梁,以"多元化"治理手段为途径的一种村庄治理模式.要建立理想的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就必须根除实践中存在的立法、行政和经济文化三大障碍.同时还要看力构建"多元"治理权力和治理手段的合法性机制和协调机制;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的培育机制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