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国秀 《前线》2013,(5):75-77
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待他们、如何定位他们、如何影响他们、如何发挥他们、如何与他们相处,是成人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这关系到社会的未来走向,也关系到当下的社会行动。  相似文献   

2.
邓竟红 《世纪桥》2011,(21):119-120
由于边缘化的社会地位、频繁的地域流动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就读城市小学农民工子女产生了焦虑、孤僻、敏感、封闭等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厌学、逃学等越轨行为,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他们必须加强心理疏导、关爱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平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之一,因而社会对其角色有着一定的期待,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状况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但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社会角色的视角,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即建立阶梯式的角色学习体系,增强责任认知;建立三维互动的角色扮演体系,提高责任能力;建立"家校社"协同的角色融入体系,培养责任情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之一,因而社会对其角色有着一定的期待,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状况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但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社会角色的视角,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即建立阶梯式的角色学习体系,增强责任认知;建立三维互动的角色扮演体系,提高责任能力;建立"家校社"协同的角色融入体系,培养责任情感。  相似文献   

5.
高校"弱势学生群体"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柳忠友  吴俊 《探索》2003,(1):86-88
目前 ,我国高校“弱势学生群体”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问题。“弱势学生群体”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时期 ,加强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把握其特点与思想脉搏 ,了解其心理 ,并理顺他们的情绪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使他们健康成长 ,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公民的道德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家长、学校和社会已经发现孩子们有时在网络中不能自拔,有些甚至出现更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陶宏开教授四方奔走相告,救救孩子,让更多的自愿者加入其中的行列.在问卷调查走访中,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孩子是需要我们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真正地理解与关爱他们的成长.有时他们的"不学好"也正是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的一种反抗、一种抗议,抗议家长、学校和社会对他们失去的信心,他们自己的内心里何尝不想学好,何尝不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这些心愿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的理解,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7.
策划导言: 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从精神到肉体,都饱受半个多世纪之前那场日本侵略战争和遗留化学武器的严重伤害.在整个社会愈发注意到他们的正当权益需要维护时,人们发现,几位义无反顾的先行者已经为此呕心沥血了许多年.他们希望通过法律的力量让人们铭记历史的本来面目,他们正在为维护中华民族和受害者的尊严奋力前行,他们已经用行动诠释了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与热爱,他们还将以不屈的精神去挺起我们民族的脊梁.在看似平凡的故事中,他们所展示的是撼人心魄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判断人们政治上是否先进的合理标准,应该是主要看他们在思想政治上、在现实表现方面是不是先进的;看他们的财产是不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是不是通过合法经营得来的;看他们对财产的支配和使用是不是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求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相一致、是不是与社会发展积极的道德要求相适应的;主要看他们是不是在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勤奋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包括依法纳税、安排就业、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捐资等。只要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在政治上就是先进的,就应该受到社会的承认…  相似文献   

9.
社会问题反应在社会小说中,虽然东西方各有特点,但都表现出作家们深刻的思想、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在家庭与社会、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思索、发现、呐喊,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良知。  相似文献   

10.
张国 《唯实》2012,(3):30-34
在《共产党宣言》这篇光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简要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过程、目标、模式等问题,体现了他们社会发展观理论所具有的现实与理想相结合、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中有关社会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共产党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五个纬度,并从几个层次和角度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特点,即群体特征纬度从内部分化和横纵特征两个方面剖析当代青年群体,时代发展纬度从网络化和国际化两个角度为研究当代青年群体划出了新的坐标系,政治社会纬度着重分析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爱国主义的辩护性和对社会变革的影响,行为生活纬度则从生活和行为角度阐述了他们鲜明的平等意识与快乐取向、强烈的个性色彩与表达欲望,人生设计与职业发展纬度以当今整个社会的阶层分化与阶层固化的事实出发,分析他们对竞争、就业、创业、事业、未来的看法和期待。  相似文献   

12.
人们不会忘记一些高等学府张贴的关于怎样腌制咸菜、怎样烹调、裁剪之类的技术广告一度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盛况。当其时也,人头攒动,报名者门庭若市,而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命运的学术报告则受到相当的冷遇,人迹罕至。人们不禁要问:一向以社会和人类命运为己任的莘莘学子,他们是怎么啦?他们这种带有戏谑意味的选择渲泄出他们内心的困惑,而这种困惑又源于他们对理想的盲目弃之,笔者作如是说。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是在七十年末期那群特殊的大龄大学生影响下长大的,他们以“文革”那一代的痛苦为痛苦,以他们的特殊经历铸造而成的文化为文化。一方面,他们在整个社会的一片反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高度重视共产党的先进性问题,并把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共产党自身所从事的社会运动联系在一起。他们站在社会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和本质要求上对共产党的先进性进行了论述,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关系。党的先进性与建立  相似文献   

14.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他们把三米车厢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他们用满腔热忱与爱心,铺就了一条助人、奉献之路;他们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担当起城市公益行动的使者;他们用侠肝义胆与英勇无畏,协助警方护佑了一方平安。他们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者,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演绎出人间最美好的乐章。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是一个脱离农村、还未融入城市的特殊群体,他们从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社会直接进入到现代社会,亟需推进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合。社会融合意愿是实现社会融合的内部条件之一,一方面是他们对身份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转变的意愿,另一方面是他们以转变了的身份积极参与当地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意愿。由于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合意愿普遍不高,尽管文化变迁短期内无法实现,仍然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政策以及赋予失地农民同等的政治权利、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来积极提升他们的社会融合意愿。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伴随着一种思想体系的崩溃,另一种思想体系的诞生,那些勇敢的叛逆者也为自己树立了一面面丰碑。他们为实现与旧的体系的决裂,创立并捍卫自己的体系,作出了许多努力与探索。马克思、恩格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都出生于“富裕的、文明的,但不是革命的”资产阶级家庭,深受资本主义的影响。然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无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17.
朱志远 《党建文汇》2002,(13):19-19
从总体上说,新社会阶层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但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他们的经济地位比较特殊。他们大多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有整合生产要素,发展生产力的条件和手段,对一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他们依存的经济基础。其次,他们的社会地位比较特殊。一方面,他们通过直接参加劳动获取一定报酬;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管理、投资、策划、  相似文献   

18.
李军 《新长征》2007,(10):58-60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他们把三米车厢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他们用满腔热忱与爱心,铺就了一条助人、奉献之路;他们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担当起城市公益行动的使者;他们用侠肝义胆与英勇无畏,协助警方护佑了一方平安。他们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者,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演绎出人间最美好的乐章。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对以往旧的社会形态和各种理论与思潮的客观分析与理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和谐的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他们的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思想。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两大根本性母题,努力寻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始终是人类社会不倦追求的两大目标和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理性原则,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应有的题中之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适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公平与效率完美统一的崇高追求,也正是这种价值导向才使他们从传入中国的诸种西方学说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主义思潮中选择和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而且,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层面,而是已经从实践层面开始了对这一问题运作于中国现实社会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