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诸社会,还诸社会".李嘉诚这样做了,做得如此彻底、如此优秀. 据1月21日<新京报>报道,20日晚,央视2006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各个奖项全部揭晓.李嘉诚众望所归摘走特别荣誉大奖.  相似文献   

2.
正11月8日,刘海斌向村卫生所请了半天假,他要去参加一个会。当天,民政部第五工作组在陕西调研行至榆林市绥德县,下午在县民政局开会。刘海斌安静地坐在后排,直到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义和中老年服务中心现在一床难求",他站起来和大家打了个招呼。2014年,对绥德县义和镇的刘海斌来说,是人生转折的一年。他先是关掉开了5年的小诊所,应聘成为村卫生院一名医生;几个月后,租了6间民房,想做一个小养老院。  相似文献   

3.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8,(10):57-57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推出2008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以“直接向大师学习——阅读与人生”为题,与300多名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劝诫大家,要多读书,少看电视,少上网:多读经典,少读畅销书;多读原著,少读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首先须说明的是,周国平先生的“劝诫”,是辩证之言,他并没有要求大家放弃了电视、上网,丢弃了畅销书,舍弃了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他只是希望大家在“多”与“少”之间找好平衡,使之协和。而其之所以如此言之,自有其凿凿之理。  相似文献   

4.
政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6,(17):5-5
<正>李嘉诚:捐出1/3财产做慈善8月24日,曾将名下基金会称为“第三个儿子”的李嘉诚在集团业绩公布会上宣布,将个人财产的三分之一注入自己专门基金会作为慈善之用。在过去20多年里,他亲手创立的“李嘉诚基金会”,  相似文献   

5.
胡柯 《小康》2014,(5):70-72
尽管李嘉诚屡次出面竭力否认自己并没有抛弃香港和中国内地,但是,李超人的资产转移报表却一次次地出卖了他。  相似文献   

6.
法苑 《民主与法制》2013,(11):58-58
2012年年初,吴某和同村的3个村民一起到江苏省东台市区某工地做钢筋工,开始时做日工,他经常耍小聪明。故意怠工搭便车,致使大家好几次受到老板责怪。后来,为了赶工期,工程上把日工改成包工,大家几个人一组。做得多拿得多,结果其他几人均不愿意和他合作。于是他被安排到后场负责切割钢筋,而工资也由原来的180元每天降到130元。这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相似文献   

7.
香港首富李嘉诚曾为捡起一枚滚落进阴沟里的硬币,给了前来帮忙的一名素不相识的保安100元。李嘉诚认为,捡起的不仅是一分钱,而是一种美德。时下,掉在地上的已不只是壹分、贰分的硬币,而更多的是面值更大的角币。但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和心情弯腰捡起来,擦去上面的尘土,装进自己的口袋?有人称现在是 e 时代,我们都生活在小小  相似文献   

8.
"小张先"大名张成桂,江苏沐阳人。"小张先"实为"小张先生"的方言口语,因其父张汉是沭阳名医,乡人尊为"老张先",子承父业时,他才18岁,自然是"小张先",这一喊就是30余年,如今两鬓斑白做爷爷了,人们还这么叫他。"小张先"是淮阴市第二届、三届人大代表。他当代表那股认真劲,真让人佩服,大家都说他"象个代表的样子"。这儿,不妨将他的几段事说说。"咱是人大代表,要对祖国负责,要对人民负责,辱没国格的事决不干!"1996年4月22日,美国洛杉矶,威斯汀波娜梵秋豪华大酒店。第四届国际名医药成果交  相似文献   

9.
曾将名下基金会称为“第三个儿子”的李嘉诚先生近日在集团业绩公布会上表示,他将把个人1/3的财产捐给李嘉诚基金会。以李嘉诚约1500亿港元财产计算,基金会将增至480亿港元,这将是全球华人私人基金会中金额最高的一个。李嘉诚基金会成立于1980年,基金会的宗旨是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进行系统资助。历年来,李嘉诚成立的私人公益慈善基金会已捐出及承诺的款项约77亿港元,其中90%投放于香港和内地。李嘉诚先生成立的3个私人基金虽然没有冠以慈善字眼,但全部都是用作慈善用途,家族成员或公司董事不能动用基金的一分一毫。然而,另一组数字让我们惊讶:“非典”期间30万中国富翁只有1人捐了款,最富有的20%的美国人所捐的钱就占美国全部慈善事业的2/3。  相似文献   

10.
<正>仅仅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还不够,还必须成为"四种人",即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30日上午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习近平给广大县委书记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二是要做发展的开路人,三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四是要做班子的带头人继1月12日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短短半年,习近平两次会见县委书记这次选在党的  相似文献   

11.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廖建桥日前的一篇随笔《请不要叫我老板》在各大网站论坛、高校BBS上传为热门话题。文章里说: “谁要叫我老板,我将取消他(她)作为我的研究生的资格。”廖教授如此较真,是因为时下研究生给导师打工已从“潜规则”上升为“显规则”,不少研究生流行叫导师为“老板”,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给导师做着与专业没有多大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一、李嘉诚的育子之道李嘉诚先生已经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称号。关于他缔造商业神话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这里仅就李嘉诚教育儿子经商的故事,看看能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儿子李泽矩、李泽锴放“单飞”之前,李嘉诚经常教育儿子做生意要稳健、重信用、守诺言。在接受《金融时报》的记者访问时,李嘉诚曾经很坦诚地说:“我喜欢友善的交易,喜欢人家  相似文献   

13.
人物     
《小康》2017,(3)
正发声者李嘉诚在1月5日长江集团周年晚宴的致词上,李嘉诚提到国际政商挑战处处,集团成员要鸡鸣起舞,继续发挥创意,警惕应变。未来将投入更多资源到基金会,这是他面对万变社会,所作出超越生命的不变承诺"。过往的经历告诉我,天若有情,往往遥遥千里之外。"李嘉诚说,1980年他成立了基金会,陆续把约三分之一的资产拨归其中。三十多年来用在推动教育、医疗及其他项目,付出超过港币200亿元,80%以上支持的项目在大中华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9日,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与和记黄埔发出联合公告,身为两家公司主席的李嘉诚携子李泽钜召开记者会宣布,将两家公司的资产合并、重组及分拆,成立长和与长地两家新的香港上市公司。它们将在开曼群岛注册,预计重组方案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这个消息让市场震动。过去两年,李嘉诚父子抛售套现旗下资产将近1000亿元,并且在欧美大举投资。李嘉诚撤资的声音甚嚣尘上。尽管这些分析屡屡被李家所否认,迁移注册地也解释为财务需要,但这仍然被视为他们"撤资"的最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5.
企业忠良     
德为才先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李嘉诚的话道出了做一个成功商人的秘诀。华人首富李嘉诚的这句话,平朴,却很有味道。凡事都有个先后顺序。先做好一个人,才能做好一个商人。把人做好是根本,商业成功是枝末,是结果。李嘉诚的话,透出了他的人生智慧,以及对企业、成功和为人的感悟。媒体的记者访问李嘉诚,都会问及如何才能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李嘉诚上述回答也基本上是标准答案。他说,尽管公司的管理流程是按照西方的,但是中国人的企业自然有中国人的精神:诚敬、懂得感恩、重视信用、富有人情味等等。中国文化的润泽、企业德行的修养是李嘉诚事业发展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6,(Z1)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所做的开幕词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1988年9月,  相似文献   

17.
王星是北京某小区的保安员,到小区做保安还不到两个月,由于从小性格比较孤僻,和班里的队员关系相处不是很好,好在班长是他的老乡,对他也算是照顾有加。在今年11月的一天,王星回到宿舍发现自己新买的刮胡刀不见了,于是便怀疑是队友“偷”的。班长在王星的要求下,把宿舍所有的队员集合在一起,要求大家把自己的箱子打开相互检查,甚至还要求大家互相搜身。本来平时大家就对王星不满,这样一闹,许多队员都不听班长的,甚至声称要告到公案例:司,认为王星侵犯了大家的权利。为了切实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法律对搜查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我国《刑事诉…  相似文献   

18.
01号陈法庆姓名:陈法庆性别:男年龄:38岁工作地:杭州市余杭区职业:农民小企业主“我要卖掉我的奥迪车,再筹资30万,在北京、杭州和重庆的高速公路上做环保公益广告。我知道这个想法蛮疯狂,但我还是要这样做!”陈法庆,中国第一个自费做环保公益广告的农民,也是一个少有的热心环保事业的“诉讼人”。今年4月,陈法庆在全国31座省会城市推出环保公益灯箱广告;6月5日,“世界环境日”又开通了他的环保个人网站——www.nm cfq.com;他还想买掉自己的轿车,再筹一笔资金,在全国几条主要高速公路上做环保公益广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花费在公益广告的…  相似文献   

19.
岳建国 《中州统战》2002,(12):39-39
据10月10日《天府早报》报道,一位乘坐东航7419航班的乘客为开玩笑,竞宣称自己带有炸弹。结果,这位乘客被取消乘机资格并被拘留15天。这确实是一则值得一写的新闻。但当我读着《山西一无聊个体户开玩笑调戏空姐》的标题时,品味着文章结尾“据了解,这位旅客是山西省一名个体户”这样的句子时,心里很是不快:“个体户”的身份在这里必须交代出来吗?不管有意无意,这些句子都明显地表达出“只有如此阶层的人才有如此素质”这一具有行业歧视的信息。我想,只要上了飞机,大家都是乘客,出了这样一个小插曲,记者写稿子时能不牵扯他的职业和身份就不要牵  相似文献   

20.
<正>扶贫无小事,正是看似不起眼的件件"小事"环环相扣,成了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也唯有认真解决好每件"小事",政策才能真正落地,脱贫才看得见成效。2016年10月8日晴"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听说镇委、镇政府要在海头引入种桑养蚕这个项目,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种桑养蚕?我听说过,能赚钱。""我有亲戚在琼中,他们那里也在做。""能不能行得通啊?我们这里又热又缺水,听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