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成高度发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新中国70年历史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经历了从建国以后的“两步走”设想,到改革开放后开始的“三步走”战略,再到新时代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等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的价值遵循;必须坚持全面建设;必须遵从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分阶段作出战略安排,“一棒接着一棒跑”。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东洲 《中国人大》2009,(18):48-48
在庆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感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起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城乡全面现代化建设展现出的又好又快发展,心情别样激动。  相似文献   

3.
张晓玲 《人权》2012,(4):24-27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人权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着眼世界文明进步潮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在探索中国人权发展模式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和梳理这些经验,对于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德建设之于社会、国家与个人具有基础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总体上可划分为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的初步确立时期、人道主义兴起与精神文明建设时期、多元价值理念交锋交融与分步骤成体系的道德建构时期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宝贵历史经验,诸如:全面坚持发展和创...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既丰富了现代化内涵,又拓展了其外延;既提高了现代化标准,又延伸了其价值目标;既开辟了现代化新理论,又开拓了现代化新实践,充分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建设新中国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人民民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是在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50多年的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我党成立以来的80年斗争经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我党执政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它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党提出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新任务,指明了在新形势下进行理论创新的基本思路。本文就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06,(2):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成立以来,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成果,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陈云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明理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的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并揭示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在陈云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他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历史使命完成途径和基本内涵的深入阐释,是对全球现代化远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瞻远瞩。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探索的成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内核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发展态势看,中国式现代化不但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而且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并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现展示了前景。  相似文献   

12.
马凯 《中国人大》2011,(3):1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顾海良 《政策》2003,(1):44-45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基本经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朱志敏 《传承》2012,(3):10-12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争取独立解放繁荣富强的过程,也是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创新开辟了中国文化现代化之路,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以负责的态度,持久的耐心,艰苦细致的工作,总结历史,立足当下,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基础雄厚了,就可以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同样,精神文明又可以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成败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常明明 《求索》2023,(4):43-5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现步骤、战略重点等的认识愈发深入。我们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程来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凸显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以破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为主线,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大力革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刻总结并丰富发展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必将在新的征程中书写更加壮美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9.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新时代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时代要求的不同,探索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新时代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而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梁荻 《创造》2001,(8):27-28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明确反映了重塑道德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