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西安政治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从建院至今连续34年担负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任务。该教研室讲授的《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课程获"军队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创先争优活动中,教研室党支部始终坚守革命传统精神高地,用延安精神铸魂励志,激励党员干部在传播实践党的优良传统中创先进、争优秀,为完成教学科研中心任务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笃信优良传统中激发创先争优热情。党支部始终把弘扬传播延安精  相似文献   

2.
学习和运用延安整风精神,对于抓好“三讲”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一、认识延安整风运动在党建历史上的地位,明确用整风精神抓好“三讲”教育的必要性;二、借鉴延安整风运动的成功做法,落实用整风精神抓好“三讲”教育的具体措施;分析延安整风运动的成果,提出用整风精神抓好“三讲”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党员应知     
正什么是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是四个关键词: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总称。比如我们熟悉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都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  相似文献   

4.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特殊环境下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虽然现在  相似文献   

5.
徐特立是毛泽东最尊敬的老师、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60岁大寿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给他写信,称赞他“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虚心学习新的东西”的学习精神:70岁大寿时,中共中央又发表贺信,高度赞扬他“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他“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迄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以及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即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历史时期创立的、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彻底胜利和顺利实现历史转变的伟大精神。其科学内涵具体表现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团结群众、实现统一的民主建国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创业“赶考”精神。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在当年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保障。而且在新世纪新阶段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贺敬之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驰骋文坛的“战士”。延安时期的生活滋养了他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情怀,他善于以“大我”的激情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将革命性与文学性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8.
盛秀英 《世纪桥》2000,(1):21-22
整风是我们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是通过思想和作风整顿,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党内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有效形式。延安整风是诸次整风中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一次。我们回顾延安整风的历史,探究延安整风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用整风精神搞好“三讲”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延安整风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开展的全党范围内的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这次整风从1941年5月开始,至1945年4月结束。其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  相似文献   

9.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中创造的革命精神及革命文化传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具有相同的哲学基础———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跨世纪宏伟任务和整个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党的“十五大”的精神,经党中央决定,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方案,确定了新的几门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其中重要改革之一,就是将“中国革命史”课程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本文拟对“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的设置及教学上的若干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卫东刚 《新长征》2014,(9):20-21
延安精神是党在延安时期的特殊环境下,党、政、军、民逐步培育、发展和形成的一套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展现的是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社会道德风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主体内容,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形势下团结带领人民开拓前进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旗帜。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产生和发展必定受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2.
毕远佞 《党建》2023,(3):31-33
<正>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南泥湾  相似文献   

13.
“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革命精神,“敢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的创新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不畏风险精神,“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试验精神,“看准了”、“步子要稳”的求实精神,“走自己的路”的自主精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构成了邓小平改革精神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青团》2024,(6):27-28
<正>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延安境内现存革命旧址共445处,革命类纪念馆30座,馆藏革命文物4.3万余件,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新时代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共青团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圣地,再次来到延安,愈感亲切温暖。远眺见证过战争烽火的宝塔山,近抚滋养了革命前辈的延河水,瞻仰安葬着革命英灵的“四·八”烈士纪念碑,思绪不由自主地穿越历史的时空,飞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那波澜壮阔的13载岁月。  相似文献   

16.
金鑫 《党的文献》2022,(6):119-124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追求进步的美术工作者们怀着朴素的革命情怀,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陆续奔赴延安。但其中不少人对美术工作要为谁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等问题还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跟不上延安文艺发展进步的要求。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成为了延安美术发展的分水岭,毛泽东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及时纠正了当时延安美术界的一些不良倾向,促使广大美术工作者在我是谁、为了谁、怎么为等方面发生重要转变:一是推动了其自身的革命化改造,从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艺术家”逐步转变成为革命服务的“文艺战士”;二是正确认识美术创作的服务对象,重塑了美术工作者与其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三是紧密围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美术创作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开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心目中延安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有宝塔山.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那里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随着以后对革命史、党史的学习.我对延安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加深.向往之情也油然而生,很想在有生之年.能到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地方.亲眼看一看.领略一下这些地方的精神风采,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王亦农 《先锋队》2011,(8):18-19
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我校组织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干部和辅导员分四路到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学习考察,考察路线涵盖了中阔共产党革命的主要历程。返校后又及时组织召开座谈会和开设“学习论坛”进行交流,使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全面的革命传统教育,收获颇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为全党全国人民规划出了一幅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而宏伟的蓝图。他提出的为完成伟大历史使命所必须坚持的“四个一定”,再现和丰富了西柏坡精神,这就是以居安思危、坚定信念的革命到底精神;以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创业建设精神;以刻苦学习、埋头苦干的求实探索精神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团结合作精神为基本内涵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和传承,使革命精神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