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部忧患 全球经济有可能步入“长衰退、缓复苏”格局。全球经济衰退与复苏周期的规律表明,全球同步衰退导致的经济衰退期通常持续时间更长,复苏也往往较为缓慢。在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同步衰退情况下,衰退和复苏的持续时间都大大延长。平均分别达到7.33个季度和6.75个季度。在这种情况下,外部需求恢复将相当漫长。  相似文献   

2.
2002年是不平静的一年,人们在企望和平和繁荣的同时感受着焦虑和不安。2002年的世界经济仍然在复苏和衰退的边缘徘徊,世界三大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表现仍然是乏善可陈;除了中国之外,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亮点也不多。受“9·11”事件的影响,2002年的国际政治是围绕反恐这个主题展开的,而在世界各国积极投入反恐斗争的同时,恐怖主义的气焰和活动却出现了反  相似文献   

3.
泥沼中的日本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经济在2001年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之后,到2002年初终于显现复苏势头。只不过在过去整整一年之后,这一复苏势头却仍旧极其微弱,而且还很难持续下去。回顾2002年,日本经济基本是在艰难复苏中度过的;展望2003年,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势将更加艰难。 2002年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之艰难,首先表现在日本政府判定周期进程的吞吞吐吐、犹豫不决上。代表日本政府观点的《月例经济报告》,从3月号起即开始使用“部分触底”的判断,之后连续三个月都认定“正在触底”,7、8月号认为正在“部分回升”,但9、10、11月号又加上了“环境恶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走势如何?是持续 衰退,缓慢复苏,还是加速 反弹,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02年全球经济能否“马到成功”尚难定论,但美国经济年初开局顺利,已经给全球传递出“马年吉祥”的信息。在美国经济复苏在即的鼓舞下,世界经济已基本摆脱“9·11”恐怖袭击造成的恐慌心理,乌云正在散去,复苏步伐有望加快,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渐渐宽松。  相似文献   

5.
展望2002年全球金融发展趋 势,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 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从经济依托角度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已经降低为1%左右的水平,全球经济呈衰退迹象,同时国际贸易环境也有所恶化。因此,目前预期未来国际金融的前景与趋势最重要的因素是美国经济衰退与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以及世界经济较为悲观的经济氛围及新兴市场国家较为动荡的金融环境等等,都使预测具有较大的不可预料性。因此2002年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将是竞争大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3,(20):4-4
当前,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形势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一些国家经济尚未摆脱衰退,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陈华 《党政论坛》2010,(3):27-29
2009年11月15日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发表《新加坡宣言》:继续采取经济刺激政策,直到持久的经济复苏得到明显巩固。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出于对政府巨额财政赤字难以为继和通货膨胀的担心,各国普遍认为在经济复苏后应适时做出政策调整。G20各国财长同意,“有必要在经济实现稳固复苏后,撤销特殊的财政、货币和金融部门支持措施,但退出过程必须透明、可信”。  相似文献   

8.
秦宏 《党政论坛》2013,(12):4-4
欧债危机爆发至今已三年有余,却始终不能跳出“衰退-复苏”这种反复交替的怪圈,这的确值得人们深思。纵观欧元区的救治措施,再仔细琢磨欧元区的心态,似乎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欧元区在尝试去除危机表征的同时,还要通过紧缩手段除掉病根。  相似文献   

9.
李向阳 《求知》2005,(2):18-20
在2003年复苏的基础上,200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经济增长率约为5%,高于20世纪9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的平均水平,创造了过去20年来的最高纪录。受周期发展的制约和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放缓,但仍能保持适中的速度,预计在4.3%左右。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时下,全球经济前景预期呈 现趋于乐观走势,主要表 现为10国集团预期全球经济2002年出现复苏迹象,而较为重要的依托是美欧两大经济体。预计美国经济2002年第一季度进入微弱增长,欧元区则可能实现2%~2.5%的增长。 美国经济于2001年3月进入衰退。但值得思考的是美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由于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总体状况不佳,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接连发生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大公司丑闻频繁曝光等等,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造成世界经济不景气。展望2003年的世界经济,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其前景难以预料。世界银行对2003年世界经济预测报告警告,2003年世界经济重新陷入衰退的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12.
梁朋 《理论视野》2009,(7):40-42
随着我国1-5月主要经济数据的公布,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各种分析判断也纷纷出台,但是各方面对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今后经济走向的预测存在很大的不同。比较乐观的机构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复苏,整体经济走势已经向好。而也有不少专家和机构认为,由短期的数据判断经济见底还为时尚早,中国经济离复苏还有很远的距离。各种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仅拟就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中的几个问题谈谈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已经走出80年代经济衰退的低谷,从1991年起拉美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形势好转,今年头几个月仍呈稳定增长态势。据统计,1992年,拉美经济增长率为2.4%,人均产值增长0.5%。其中智利的增长率高达9.5%,委内瑞拉、巴拿马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均为7.5%,乌拉圭和阿根廷分别为7%和6%。如果不把仍处于衰退之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当前的国际经济复苏,还是中国的经济复苏,其实面临的问题也是类似的,那就是: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初见成效,如何巩固这些经济刺激的成果.防止经济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  相似文献   

15.
王敏 《理论参考》2010,(4):25-26
一、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日趋明朗,两岸经济发展步伐将不断加快,经济交流与合作将保持热络的态势 自2009年下半年,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相继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开始触底回升,全球经济逐渐走上复苏的轨道。2010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的态势,复苏前景日趋明朗。  相似文献   

16.
目前,经济界大多认为2002年出现复苏,但在具体时间上不一致。白宫首席经济顾问GlennHubbard于2001年11月12日称:温和的经济复苏从第1季度开始。美国蓝筹经济学家12月中预测美国经济衰退2002年第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10,(7):64-64
《中国改革报》2010年5月21日报道,在商务部举办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复苏部级研讨会”上,成思危表示,金融危机以后的世界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平衡,以防范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田原  王玉柱 《党政论坛》2013,(22):32-32
当前,欧债危机仍将是全球经济形势的热点议题。法国无奈“牵手”塞浦路斯,“为债转身”加入“欧猪五国”阵营,“新重债七国”对欧元区乃至欧盟当前脆弱的经济复苏形成拖累。  相似文献   

19.
陈圣莉  肖婧 《学理论》2008,(13):64-65
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着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重重挑战,因此奥运之后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会否衰退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17日举行的2008奥运经济(北京)论坛上,许多官员和专家一致认为,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不会衰退,将以良好的态势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遭遇“黄牌” 2008年全球经济减速将会持续。尽管低迷的美国房市打击了消费信心.金融紧缩抑制了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但鉴于各国央行的降息行动及全球活力对下行趋势的缓冲,更由于主要经济体之间周期的不同步,2008年美国及全球经济都不会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