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建设叶志华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是中国在世纪之交的最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将不仅会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且会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走向完善.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再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民主发...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现实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动力,人的发展状况直接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全社会,要通过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先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造就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实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我们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按照这一历史性课题的要求,我们有必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提倡奉献精神结合起来,而且应当正确地解决对这一“结合”的一些认识问题.然而,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和提倡奉献精神是二律背反,因为市场经济要求按价值规律办事、要求盈利,奉献精神则提倡无偿付出,所以要发展市场经济就不能提倡奉献精神,要提倡奉献精神就不能发展市场经济.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从表面上看问题的错误观点.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和主导的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动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必须采取的形式,遵循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在价值规律的支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现行中国社会是否运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市场经济是否真正实现了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服务。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诞生,理论界围绕我国相关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目的与任务、路径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促进了这一理论的不断成熟。也有一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厘清,其理论才能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周国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人走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内在方面(包括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敬业精神林香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倡、发扬社会主义的敬业精神,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提高人的素质。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资本主义的敬业精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两种社会中的敬业精神有什么异同呢?首先,在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7.
孙恩恩 《前进》2004,(5):21-22
的十六大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作为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三个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明确阐述了市场经济对于三个文明的积极作用。深入探究三个文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大力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场关于市场经济中市场关系、市场行为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尖锐地摆在了每个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本文就关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如何正确看待和理解市场经济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究竟要不要社会伦理道德,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能否脱离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以及市场经济下加强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等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要求加强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已成为广大民众的…  相似文献   

9.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根本张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进步的全新事业。富强、民主、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其具体表现为,构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社会发展目标;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政治、文化的上层建筑,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文化要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成汝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文化建设应自觉地眼从和眼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这是文化建设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是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的...  相似文献   

12.
论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周鹄昌党的十四大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国家经济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发展观:阶段性与整体性杨鲁慧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一门着重研究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摆脱贫困与落后取得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理论。主要任务是宏观地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认识把握社会主义运行发展的整体性,求得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全面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09,(8):95-95
侯松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在观察中国社会风俗变迁的视角下,改革开放体现为社会风俗变迁动力机制的全面转型。这一转型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体现为一种谋求各动力要素在相互平衡、相互配合中保证整个动力机制协调运作的思路,从而有效促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风俗变迁的健康发展,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要素与相应保障。  相似文献   

15.
所谓市场经济法治化,就是国家按照人民的意愿,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式,确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地位,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运行,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现代法治的轨道。   (一 )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现代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市场经济法治化,首先必须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备的法律体系。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合理借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法治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不久前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意见》表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根据事业单位这一社会组织的自身特点和运行规律,针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  相似文献   

17.
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努力促进精品创作杨牧之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兴力量。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明确新社会阶层合理的政治诉求及其主要体现,引导其有序政治参与,从而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新的统计运行机制罗家祥在我国,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统计体制运行了四十多年,基本上是沿袭过去苏联的模式。现在要向市场经济新体制转轨,建立适应并能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统计运行机制,这一历史任务客观地摆到了统计工作者前面。按...  相似文献   

20.
黄加清 《前沿》2011,(3):68-72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动因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如果说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因理论是基础理论,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应用理论。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存在,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市场经济的使命:一是发现自然的属性与人的属性,二是发展社会生产体系与社会需要体系。这一使命必然地要求科学地发展市场经济,这里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经济内在的首要的经济规律必然要求:只有市场经济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地实现人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地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