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13年是祖国大陆新一届领导人全面贯彻落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的首开之年。在此背景下,两岸双方就一中框架形成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有力夯实政治互信,积极深化对话协商机制,大力提升经济合作水平,着重提高两岸交流质量和效益,实现了两岸关系的稳步推进和全面发展,续创两岸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杨毅周 《台声》2008,(12):10-11
2008年11月4日,祖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次访问台湾,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展开了制度化协商,签署了关于航运,海运、通邮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四项协议。协议的签署,使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直航即将实现,标志着两岸交流从间接向直接的一个历史性转折。两岸关系从此掀开新的一页,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两岸协商谈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是祖国大陆的一贯主张。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的推动下,1991年12月16日,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两岸协商谈判的历程表明,只有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两岸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陈述 《时事报告》2007,(3):22-2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我们党关于两岸协商谈判主张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贾庆林 《黄埔》2012,(1):1-1
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主张通过两岸协商谈判,逐步解决彼此间的问题,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海协会成立20年来,认真贯彻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通过与台湾海基会开展协商,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图表     
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2010年,是两岸关系深化发展的关键一年。自2008年国民党重执政权以来,两岸开启以"和平发展"为主轴的两岸协商新时代,为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及制度化经济合作奠定了深厚基础。在两岸关系逐步迈向和平发展的时代大潮涌动下,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继续扩展,两岸贸易不断发展,两岸间货物、资金、信息交流规模持续扩大,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值得乐观期待。  相似文献   

8.
声音     
“今天,两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协商谈判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尚且能够通过协商谈判化解矛盾、解决争端、开展合作,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更应该这样做,而且应该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5月台湾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执政权以来,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渐趋缓和。2008年6月“两会”重启制度性协商至今,祖国大陆与台湾共签订9项协议,顺利完成两岸全面双向直接“三通”、陆客赴台旅游、两岸金融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等重要开放政策,并就祖国大陆资本赴台投资达成原则性共识。此外,南京“两会”商谈更触及到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2013年一季度两岸关系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正如3月22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上的讲话所言,当前,维护两岸关系大局稳定、赞同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和推进平等协商、支持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发展,已成为两岸同胞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念更加深入社会人心。  相似文献   

11.
陈筠 《两岸关系》2008,(7):9-12
“今天,两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协商谈判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6月13日,中共中央总=捧记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台湾海基会萑事长江丙坤和海基会代表团成员时强调。“随着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两岸交流合作有望呈现宽领域和多层次的蓬勃发展局面。两会商谈的工作任重道远,大有可为。”6月12日,囤台办主任王毅在会见台湾海基会壤事长江丙坤和海基会代表团成员时指出。拨云见日,雨过天晴—2008年6月,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暌违十载的海协会与海基会会谈协商得以恢复,两岸同胞长期以来非常关心的两岸周末包机与大陆届-民赴台旅游两项议题的商谈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两岸关系发展史册上,又增添了绚丽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两岸关系在大开放、大交流、大合作的发展道路上持续稳步前行,总体呈现稳定、有序、良性的积极局面。一年来,两岸政治基础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不断累积,两岸经贸关系在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及实施过程中稳步取得实质性成果,两岸各界大交流的发展内涵逐渐充实。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20日国民党在台重新执政,迄今已近周年。一年来,两岸双方抓住机遇,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使两岸关系呈现出共识增加,交流频繁,制度性协商谈判成效明显,和平发展态势逐渐稳固的良好局面。尽管这种局面还面临着各种挑战与阻力,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像扬帆竞发的航船,一路高歌,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其前进的势头。  相似文献   

14.
祖国大陆方面近来推动两岸政治谈判的一系列努力,给两岸关系的改善创造了积极的气氛。然而,在最近围绕为重开两岸协商铺路的海协与海基会高层交流与沟通问题上,台湾方面实际上拒绝了海协对海基会负责人前来大陆的邀请,并回避对进行两岸政治谈判及其程序性商谈作出明确表态,致使有望出现转机的两岸协商事宜,被延迟下来。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的台北会谈,在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中成功地落下帷幕。海协会领导人及协商代表团在台湾短短四天的协商、访问,实现了两会领导人首次在台湾举行会谈,开启了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新里程,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书写了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统一论坛》2006,(3):1-3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第三,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第四,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祖国大陆一贯主张两岸应该尽早实现通邮、通航和通商,以推动两岸关系的全面发展。20多年来,两岸关系虽历经风雨,但经过祖国大陆和  相似文献   

18.
两会制度化协商自恢复以来,至今近3年。协商取得了举世关注的重大的成果,增进了两岸同胞福祉,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特别是2010年6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一步成为两岸同胞的共识,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构成了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9.
林建甫 《台声》2011,(11):38-38
“九二共识”是一个存在两岸间的重要政治术语。它概括了两岸对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在讨论后所形成的见解。它是两岸经由口头协商而逐渐形成的不成文默契,对于两岸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红 《台声》2009,(9):38-39
在7月长沙国共第四届论坛举办之际。回顾一年多来的两岸关系,从政治基础上看.“九二共识”得到两岸确认;从政策要素上看,太陆提出两个“六点意见”;从两岸协商上看,两会实现三度“陈江会”;从交流台作上看,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关系取得的成就.正在影响着,推动着和平发展阔步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