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毅是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元帅.他精诗文,好体育,爱美食,会抽烟,曾一度被人誉为诗人、外交家。这位外交家元帅也能喝酒.史册中亦留下了众多关于陈大帅喝酒的奇闻趣事。  相似文献   

2.
袁方 《党史纵览》2013,(12):53-53
作为一位职业军人与坚定的革命者,张爱萍既是极富理想、敢作敢当的热血男儿,又是桀骜不驯、擅长吟诗作赋的性情中人。正因为他刚烈的性格与锋芒毕露、坚持己见的个性,从青年时代开始,即被视为是“共产党里的另类”。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说他:“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而他本人的座右铭则是:“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60年代初.马德义毕业于西北民院法律系。他毕业后分配在外省法院工作。1975年,他调回家乡,在循化县白庄乡法庭、街子法庭先后任庭长.直到退休。他40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为同事所称赞,百姓所感念:大家称他是一位闲不住的人,是一位跟群众贴心的好法官。他在办案中从不拖拉,经常是白天工作.晚上写材料。基层法庭条件艰苦,没有交通工具,只能用“两条腿”办案.他走遍了辖区的山沟村社.以个人的行为带动着身边的干警。为了方便当事人。1987年的冬天,他和两名干警徒步前往距法庭30里之遥的孟达乡处理一起婚姻案件,在途中搭乘一辆手扶拖拉机,因路况极差,手扶拖拉机不慎摔下10多米深的悬崖.造成了他右腿重伤,组织和领导多次劝他休息.他就是不听,坚持上班。他除了办案,还热心指导村民调解工作,及时送法上门,辅导和培训调解委员。  相似文献   

4.
在蓝田纪监部门,有一位上下公认的好纪委书记,他叫侯俊荣。在惩腐扶正这个特殊岗位上.他无私无畏,勤政廉洁,为反腐倡廉倾注了一腔心血。侯俊荣从县委调任偏僻山区的辋川乡任纪委书记。他上任后,在自己的工作本上端端正正地写道:“做好纪检工作首先要公正廉明,还要注重群众来信来访,倾听群众呼声,这是搞好纪监检查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13,(11):43-43
我叫许甜甜,是东丽区万新街道辛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在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在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上,我已经经历了500多个日日夜夜。可以说,是村官生活的洗礼,让我的青春有了别样的美丽,也收获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走向公开     
今年4月9日,眼角膜移植手术的第二天,25岁的小伙子韩振江左眼视力从0.04恢复到了0.4。为他捐献艰角膜的是享年68岁的吴昌荣,他已于今年4月3日病逝。这位曾任秦皇岛市副市长的老人,是这个城市中第一位眼角膜捐献者。  相似文献   

7.
郭华 《支部生活》2010,(11):33-34
一位博士家的驴死了.就去另买一头,成交后,他要卖主写份券据,卖主不识字,便请他代写。半天过去,博士写了二三张纸,仍未写好。  相似文献   

8.
董必武,经“五朝敝政”,历千辛沧桑。他从一位清朝秀才,到一位人民领袖,从一位被敌人指为“乱党”分子,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着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从伟大领袖毛泽东,到所有的普通老百姓,都尊敬地称他为董老。董老一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摆在第一位。他克己奉公,立党勤政,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严于律己:“尽量少给国家增加负担”董老始终坚持建设好国家,让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的宗旨。他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成天操劳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同时,他在生活上又特别严格要求自己。他反…  相似文献   

9.
陈亦权 《党员文摘》2009,(10):18-18
上世纪80年代。一批华人移民去巴西,想在那里发“洋财”。巴西是全世界产咖啡最多的国家,巴西人也都喜欢喝咖啡,所以他们大都做起咖啡生意来。但是因为层层剥利,移民们所能赚到的钱非常有限。出于对创业的渴望。大家时常聚在一起讨论做什么生意好。这中间有一位小伙子.他的家乡盛产茶叶,所以他提出是不是可以把国内的茶叶拿到巴西来卖。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愚蠢至极的主意,因为在巴西.从小孩到老人从普通百姓到商贾政客,几乎所有人都只爱喝咖啡。  相似文献   

10.
项南是我所敬重的一位老书记。他是海内外同胞交口称赞的好官.也是福建人民引以自豪的好儿子。他思想解放,开拓进取,为福建的改革开放呕心沥血:他作风务实,关心民众,为福建人民殚精竭虑;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在福建和海外华侨中有口皆碑:他胸怀坦荡,公道正派,堪称领导干部的楷模。他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位资深的党务干部,从事企业党务工作30多年,在党委书记岗位上履职超过20年;他是一位注重以人格魅力影响、带动班子成员的好班长,能够很好地处理党政关系,使党政配合默契形成合力;他更是一位有思想、有见地的学者型党委书记,善于理性思考,善于潜心研究,善于先思而后行,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创造性地把中央、市委的要求落到实处、带领党委班子一同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冷静自如地处理好企业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他就是天津中环天仪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蒋连瀛。  相似文献   

12.
在开国大典上,当李济深走上天安门城楼耐。国民党残余势力和美国政府都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想到,李济深居然能在重重监视之下从香港来到北京。在国民党中,李济深是位特殊人物.不是因为他功高位重。而是因为他曾三次被蒋介石开除国民党党籍。  相似文献   

13.
叶洪 《党员文摘》2007,(1):36-37
放弃生命也不能放弃学生 2005年5月21日晚10点多.安徽省霍邱县姚李镇长岗小学28岁的教师郑青。刚从20多公里外的两位将要辍学的学生家里家访后回到家,正准备躺下休息时,鼻子却涌出了血。爱人一边为他止血,一边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说:“一定是今天走累了.明天就好了。不会有事儿。”  相似文献   

14.
成功与习惯     
王朔 《党的建设》2013,(11):49-49
一位世界级的保险推销大师,在他结束自己的推销生涯时,全球有5000位保险界的精英来参加他的职业生涯告别会。当许多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大师微笑不语。这时,全场的灯光暗下来了.从会场一边出现了4位彪形大汉,合力抬着一铁架走上台,铁架下放着一个大铁球。人们有点诧异,搞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5.
我把党讲的认冥二字奉为工作之终身守则,几十年来未敢稍懈。这是高首善同志为一个老战友的孩子的题词。题词中不难看出他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这也是他半个多世纪革命生涯的心得。拜访高老之前,我们头脑中有关他的信息还有:他是一位远当老人,战争年代.曾是工人武装自卫派的老战士,是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的创始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和书法家。循着地址,我们来到北京站附近一个大院落,院内林木葱定,枝繁叶茂,几座力显陈旧的灰色西式小楼措范有致,好家在向人们诉说着它们所经历的岁月沧桑。踏着吱吱作响的木拉梯,叩开了…  相似文献   

16.
张美 《党建与人才》2003,(10):37-37
在内蒙古兴和县店子镇,提起潘宝这个名字,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不仅是位一心为民的好干部,还是一个痴心造林的好支书。  相似文献   

17.
《长征》《惊涛骇浪》《大决战》《我的法兰西岁月》……这些红色影片都是出自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翟俊杰之手,广电部原部长丁峤称他为“影坛虎将”。与他导演严肃的主旋律影片不同,生活中的翟俊杰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当他讲述入党历程时,语气轻柔而坚定,记者从中感受到他对党、对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18.
曲宝营今年48岁.是山东省费县七福庄村人。年轻时.他学了一身木匠手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位叫吕长有的上海客商,让他做一辆和大车一样逼真的小车.以便于收藏。曲宝营答应了吕长有的要求,做出了一辆长20厘米的小手推车。吕长有不久便从上海打来电话,  相似文献   

19.
摄影春秋     
1947年.正是蒋家王朝将要灭亡之时。一天,一位年仅13岁长相十分俊朗的男孩从汨罗乡下来到长沙,经人介绍找到了当时在摄影界名气很大的王楚云先生要求习艺。王先生是位惜才的前辈,揽过这个名叫姜新根的孩子,以问答方式和他交谈良久,觉得其不仅长相英俊.且思维敏捷,定是可造之材,便毫不犹豫地收留了他,也就是从这天起。姜新根便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人像摄影事业。  相似文献   

20.
莫娟 《求贤》2010,(5):50-50
MBA课程上,两位特约来宾正分别用20分钟说明什么是“好的领导”。第一个来宾在短短20分钟内引用了5位名人的领导经验。这5人包括通用电器公司的杰克·韦尔奇、英特尔的安迪·葛洛夫、管理泰斗彼得.杜拉克与中国台湾的郭台铭和张忠谋。听来似乎这5人的领导方式便代表着好的领导。他讲完后,很有信心地将麦克风交到另一企业名人手中,企业家是这么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