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丹 《法制与社会》2013,(33):52-53
律师与委托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冲突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需要面时委托当事人利益、公共利益及律师个人利益三者间的关系处理这一难题,偏向任何一方皆会造成法律上的不公正或委托当事人利益的损害。因此,我国应当在尊重已有的法律体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的冲突解决机制,实现我国律师与委托当事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律师承办律师业务,由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处)统一接办案件,统一收费,这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明文规定。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承办法律事务,这作为律师的执业纪律,在《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中亦有规定。那么,律师、律师有务所以及当事人三者之间的根互关系如何?律师是受聘或者服务于律师事务所,律帅事务所与当事人之问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而律师与与事人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也就是说,介同案件中存在着两种委托关系,具体是:1、当事入与律师事务所间的委托代理合同关系;2、当克人与律…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律师实务中,律师实业源于当事人委托占据了律师从业的绝对来源。律师亦因当事人的委托而与当事人之间存在了一种关联,形成律师———当事人关系。司法实践中,律师在处理与当事人之间关系上,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①“主导型”:在这一关系下,律师始终对当事人占据主导、控制地位,即律师“说了算”,包括会见当事人、决定法律事务运作进程及方式,不承诺任何法律服务结果等等,从而充分体现律师绝对独立于当事人之外的关系类型;②“对等型”:表现为律师在处理与当事人的关系上,强调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并通过互为合…  相似文献   

4.
律师是依据当事人的委托授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工作者。律师对当事人权益的有效保护很大程度取决于当事人和律师之间建立的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律师对其知晓的当事人秘密予以保密。如何将律师对当事人的保密责任法律化,使得律师和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得到巩固,对于律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律师,并非生活在梵山净地。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当事人出于种种意图设宴款待,已是司空见惯。无庸讳言,有请必到,这确有违律师的执业纪律,有悻律师的职业道格,有损律师的形象,不利于律师依法居行职责,也不利于律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还会增加当事人的负担。有请必到,乃至要吃要喝、要跳要唱者,水平再高,资历再深,也绝对称不上一个真正合格的律师。然而,鉴于律师与当事人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为了既达到廉洁从业的目的,又不致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不致于妨碍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正常维系,若逢宴请,律师则不宜生硬拒绝,而…  相似文献   

6.
司法审判的价值目标为诉讼公正,诉讼公正之实现是以程序法与实体法对诉讼参与人的规制为其保障的。对裁判者而言是严格执法,而对当事人及其受托律师而言则是合法行使其诉讼权利。某些当事人出于对审判的不信任,或追求双保险效果,往往会从事法外竞技活动,在庭外通过多种方式去迎合法官的个人需要,以期对裁判活动施以影响,争取获得对己有利的判决。作为受托人的律师,由于其角色的特殊性,容易发生角色错位。因此有必要探讨律师在诉讼外活动中如何正确定位的问题。一、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律师与当事人委托与受托关系一经确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来到中国投资和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这些外国企业迫切希望了解中国法律和渴望得到法律帮助。过去,很多来中国投资的外商往往自己聘请本国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而现在,愈来愈多的外商更热衷于聘请中国律师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尤其是在与中方合作伙伴进行项目谈判的时候。对于中国律师来讲,如何代理外商参予项目谈判,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将自己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做法,写成拙文,以期同行指正。一、如何与外商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当事人与律师之间的委托代理协议是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8.
执业律师在办理诉讼案件过程中,既要具备深邃的事物洞察力和敏捷的应变能力,更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超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接受委托阶段1、咨询。接询律师要以友善的态度,并带着同情心倾听当事人不得不向你说的一切。当事人可能会重复自己的话,不要制止他,让他完全倾吐他欲说的东西,当事人的讲话可能是滔滔不绝的雄辩,也可能是对对方当事人的诽谤或侮辱,你应当听完他的全部叙述,因为你不能漏过其中的任何事实。律师不应当满足于只听一遍当事人的叙述,应当要求当事人反复对同一件…  相似文献   

9.
律师以居间调解人的身份主持调解(以下简称“律师居问调解”)一般是指律师应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委托,居间主持,依法疏通劝导,从中幹旋,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活动。这一表述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当前律师居间调解的情况。现就律师为何不宜居问主持调解作一简要分析。一、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上分析,律师不宜居间主持调解。律师居间调解的法律关系是律师应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委托而发生的,律师与纠纷双方当事人相互  相似文献   

10.
建立律师回避制度,过去亦曾有人提出。其观点认为,如果律师与其所服务的当事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密切关系,有可能影响律师在诉讼中行为的公正、合法时,律师应当回避,不宜接受委托。但是这一观点至今未被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所接受。其原因很简单:律师的职责就是为当事人提供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委托关系正是建立于当事人对律师的信任之上的,法律还明确规定了近亲属可以作为代理人、辩护人参加诉讼,又怎么能以  相似文献   

11.
法官与律师都是法律职业人,他们因各种诉讼活动而走到一起。在此过程中,双方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仅涉及到双方自身,而且由于双方职业的特殊性,还对法官能否公正、廉洁执法,律师能否依法维护正义、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社会上有不少人这么说。此说未免失之偏颇,但也绝非空穴来风,如今,在律师业务中,确实存在一些当事人聘请律师不是根据律师的业务水平,而是根据律师与司法人员的关系来决定的情况。由于法制  相似文献   

13.
律师作为诉讼和非诉讼代理人的责任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范围内,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就律师在担任民事诉讼代理人时的常见错误及预防,谈谈自己的看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8条和律师法及有关规定,律师在民事诉讼中接受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代理人时的委托,并在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代理委托人实施诉讼行为的活动为民事诉讼代理。代理律师在此过程常见的错误有:一、律师办理和解除委托代理手续时的常见错误及预防律师与委托当事人办理代理手续是…  相似文献   

14.
律师所从事的是为委托入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特殊职业。律师在履行职务中,必须涉及当事人不愿对律师以外的第三八公丹的一些秘路,真中国话对当事入定罪量刑不利的一些事实。材料。律师知晓这些事实租河相,景更有作证的义等?这是律师住展厅职务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律师有义务保守在职务中知晓的当事人的秘密律师有义务保守在职务中知跷的当事人的秘密,这展由津师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律师的执业宗旨,是力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就刑事诉记制度末晚,刑事诉讼最初无好是西欧中世纪的种示证据制度还是中国钓建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律师服务领域中,尤其是在提供常年法律顾问的服务中,正确把握律师与客户的交往尺度,往往直接关系到律师的职业形象及其经济收益。因此,如何把握律师与客户的交往尺度,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广大律师处理与客户关系的重要课题。根据以往的执业经验,我们认为,律师与客户的交往至少应做到“亲而不密”C何谓“亲”?我们认为其应体现在律师与客户之间心理上的亲近感及工作中的亲和力。即:首先,律师与客户交往应充分显示其易于接近。易于沟通的亲近感c律师与客户的关系在法律上属于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建立的基础是相互信任,而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律师责任赔偿制度作为律师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国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第一次用立法形式确立了律师责任赔偿制度,这是我国律师制度的一大发展,但是,相关规范却过于简单、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本文拟就此制度作一粗浅的分析与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一、建立律师责任赔偿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从理论上讲,建立律师责任赔偿制度,是公平原则在合同关系中的体现。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意味着他对当事人发出要约的承诺,也就意味着他与当事人之间建立了委托代理合同法  相似文献   

17.
一章亚非给黎乾玉留下的印象是不好的,这绝不是因为他现在成了“强奸犯”。章亚非不是律师,他只是一个街道法律服务所的一名法律工作者。但老百姓很少有人知道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服务所的区别。一个打算委托黎乾玉打官司的当事人找错了地方,章亚非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那位当事人许诺: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后来那位当事人似乎明白了什么,又托人找到黎乾玉,还是想委托黎律师代理诉讼。黎律师要那位当事人提供有关诉讼的证据,当事人说证据都交给了章亚非。当那位当事人找章亚非要证据材料时,章亚非却拿出了当事人与他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律师暂行条例》的规定,律师在参加刑事和民事诉讼中,既可以接受原告人或被告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也可以接受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然而,律师在接受当事人委托或人民法院指定,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想就律师回避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的素质越高,为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质量越高,愈能促进法治的发展。《律师法》对律师提出了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两方面要求。一、业务素质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水平建立在过硬的业务素质上。律师业务素质主要体现在对法律的认知、理解和运用。在我国,  相似文献   

20.
律师风险代理是指当事人事先不必支付律师服务费用,待代理事务成功后,当事人从所得财物或利益中提取协议所规定的比例支付酬金,如果败诉则无需支付。律师风险代理作为我国律师行业一种新型的收费方法,虽说实行的时间不长,但在实践中已相当普遍,在实际运行中也有其自身弊端,需要进行有效规范。在此,笔者结合近年来律师风险代理的一些实践,对律师风险代理的主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有效规范律师风险代理谈几点粗浅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