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自信,这种自信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实践性和强大生命力的自信。《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不断激励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历史基础、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并就此提出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5,(8)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提出文化发展战略;身体力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用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中国社会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6,(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魂脉所在,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四个自信"是一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把文化自信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既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更趋成熟,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路上的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四位一体,文章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同西方思潮的斗争中彰显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回应新情况新问题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性特征,据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自信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政党而言是执政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内涵及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充分彰显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自豪感.这种自信从何而来?实践的检验、人民的认同、国际社会的理解,是促成中国共产党自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有何深意?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文化与道路命运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重要论断,启示和指导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充分根据。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经验使我们充满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和发展的特征使我们充满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充分根据认识清楚,我们就能毫无畏惧一切困难和挑战,满怀信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结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言,我们当前强调的文化自信其实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锤炼、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护和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等多个方面来践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和发展,是由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共同构建的一个具有内在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精神和实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与自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集聚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必然、正确选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实现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的“制度自信”就包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7,(5)
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植根于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继续巩固和完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的必由之路。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领导中国人民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6,(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深刻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和清醒把握,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担当和坚定意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内在统一的价值表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16.
<正>董云虎在6月12日的《学习时报》上发表文章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关键是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来自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党和人民在近代以来中国舞台上创造历史的伟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改革开放40年的根本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前后不同历史时期的体制机制变革的历史沉淀、历史考察和历史反思。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之中。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道,托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9.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心信念和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从道路、理论和制度这样的理性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更加发自内心的崭新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克服教条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与制度特色的统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的统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完美融合。文章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形成的理路,提出了从增强三个自信、坚持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寻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