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中央先后提出加强干部德的考核、抓好干部道德建设等要求,特别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命题。济宁市紧密结合实际抓落实,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探索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以弘扬儒家思想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和主线,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充分发挥济宁文化资源优势,在省委组织部具体指导下,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干部政德的新路子。一是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省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建设,全程加强指导,协调各方力量科学规划、高水平设计。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东奇多次到教育基地实地调研,现场指导工作,并主持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国内党建和传统文化高端专家深入开展研讨,提出了"五个一"的规划部署,为我们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们发挥济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倾力打造儒学人才高地和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推动两项特色工作融合发展,实现了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一、充分发挥儒学人才作用,强化儒学研究传播"话语权"。发挥20余名儒学大家、泰山学者和尼山学者的作用,围绕"四个讲清楚",产生了一批影响广泛的研究成果。支持省特聘儒学大家安乐哲开展"翻译中国"活动,对《论语》等儒家经典进行外文编译;由省特聘儒学大家陈来领衔举办专题讲座,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促进儒学研究成果向民间传播。引导儒学人才将儒家文化精髓融入干部政德教育课程设计,新打  相似文献   

4.
人无德不立,百行德为首,德为官之魂。"政德",是指为政之德、政治品德。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用好山东的重要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来培养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从中国传统的政德建设思想中汲取灵感和智慧,将齐鲁大地的红色基因和政德文化融合起来,挖掘好各地市和政德教育相关的元素,是当下提升政德教育品质的新课题。中共枣庄市委党校在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以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为出发点,将山东的历史元素、文化元素和政德教育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创新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政德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习近平政德观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政德观的生成有着鲜明的理论、价值和实践逻辑。在理论上,政德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吸收和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中共党史中的成果与经验;在价值上,政德观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和特征等方面的体现;在实践上,政德观是为了解决反腐败斗争、选人用人标准等当前突出问题而产生的,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政德"的重要论述作为指导党员干部养成正确政德观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意涵丰富、价值深远且不断创新发展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文化和新时代复杂的党情国情世情分别是其理论基础、历史基因和现实需要,其价值意蕴在于启示着党员干部要自觉领会习近平关于"政德"重要论述的深刻意蕴,讲政德、树政风;加强政德修养,锻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传统文化虽说融儒释道三家,但治世却主要是儒家。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政德建设资源,可以为今天治国理政包括为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政德=德正,即确立政德标准政德是治理国家政事过程中官员所必需的德行。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仁德治国的执政者就好比是明亮的北极星,能自发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干部政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各领域,是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重要举措。实现魂脉与根脉结合,建构立德树人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遵循。只有找准魂脉与根脉的结合点,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又坚持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无缝焊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时代的风采,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蕴丰厚、意味深长、意义重大。心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修身文化"的重要内容,《虞书·大禹谟》中关于舜传位给大禹的"政治交待",以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  相似文献   

10.
"为政以德"思想意蕴深厚,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治国治吏的重要标准,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为政治国之道德要求。以史为鉴,深入挖掘"为政以德"思想的有益成分,不仅是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既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锤炼党性修养,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更要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政治环境,以期使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相似文献   

11.
薛择邻 《求是》2012,(3):62
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中共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县委十分注重干部的政德建设。从2008年春天开始,我们把干部政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把推进干部政德建设与贯彻以人为本、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改善和提高民生,与做好群众工作,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干部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和谐沧县建设。在实现好"四个结合"中,我们正确处理干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优秀的官箴书等官场文化蕴含丰富的政德思想,对推进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其中,张养浩的《为政忠告》中所体现出的从政自修、执政为民、为政清廉、施政有道、执政有节等政德思想有助于"三严三实"的贯彻与落实,并启示领导干部做到践"三实"需立"三道"、求"三严"以破"三关"、立"四有"而除"四风"。  相似文献   

13.
<正>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领的作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时代转换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国人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时代转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政德者,为政之德也。没有过硬的政德,就没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作为县级组织部门,要带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做立政德、修政德的表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政德建设,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深刻理解政德建设的时代意义,坚持把修政德贯穿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政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评价官员的重要标准。政德扭曲是党员干部腐化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价值冲突下,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面临挑战与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一种"应然"要求,关系到新时代干部政德建设,应以此规范干部的行为方式,指导其行为实践。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和发展需要,新时代干部政德建设应坚持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等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政德者,为政之德也。没有过硬的政德,就没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作为县级组织部门,要带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做立政德、修政德的表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政德建设,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深刻理解政德建设的时代意义,坚持把修政德贯穿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政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评价官员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18日至26日,省干部学院举办全省第一期女领导干部培训班,50名来自各市、省直部门(单位)、省属高校、省管企业的女干部参加培训。省委组织部巡视员刘永巨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分别到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接受了党性教育、政德教育,听  相似文献   

18.
王次忠 《党建》2015,(2):47
<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山东省济宁市认真做好传统文化传承转化文章,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着力构建载体,形成特色鲜明、实效突出的四大品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道德建设品牌。市级层面确立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建设目标,着力推进道德养成和道德实践,曲阜"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厚德任城"、"端信兖州"、"德行微山"、"爱满泉乡·幸福泗水"、"诚信金乡"、"大义梁山"等体现地  相似文献   

19.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的价值,探索传统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阐释机制、教育机制、理论与实践互动机制和行为强化机制,构建大学生党员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实践和评价路径,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刘竹 《新湘评论》2020,(9):45-45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高校思政教育应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从而较好地实现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