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实施精确识别、联动帮扶、分类管理、动态考核以及配套措施的减贫、治贫方式。它的形成,既受到国外扶贫开发模式的影响,也是国内扶贫开发的经验总结,更是回应当前扶贫困境的必要之举。湖北恩施龙凤镇的七项"到户到人"制度,便是基于当地实际的有益创新。恩施龙凤镇的扶贫实践启示我们:在精确识别基础上联动帮扶、对症下药,加强分类管理和动态考核,注重外联以实现内生转型,辅以组织队伍建设,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9)
甘肃省作为历年来扶贫开发中的重点省份,在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任务来临之际,甘肃省脱贫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2014年5月甘肃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在全省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农村低保对象是精准扶贫中的主要覆盖人群,这就面临着精准扶贫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如何科学衔接的问题,本文从当前甘肃省两项制度衔接的现状出发,对甘肃省两项制度衔接机制中精准识别、部门分类、衔接内容、衔接机构以及衔接工作中的具体事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拔寨期,基于对过去开发式扶贫的反思,"精准扶贫"提出重要的工作机制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实践上,这一机制存在着诸如扶贫资金有限、贫困户参与不足、帮扶政策失时、帮扶工作队驻村不够等等多方面的困境,其核心问题是理念不清,即在扶贫开发实践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影响扶贫开发实效的、具有偏颇性的、需要厘清的理念问题,只有摆脱这些认识误区,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全国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长期躬身实践的总结,是新时代扶贫工作的趋势和客观要求,而"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则是精准扶贫思路的科学概括。精准扶贫是习近平在十八洞村提出,民族地区要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精准把握扶贫开发的新时代方向,发展有民族地区特色的扶贫产业,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精准扶贫能力。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8,(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战取得突出成果。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3046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1%,比2016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精准扶贫,为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事业取得决定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精准扶贫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  相似文献   

6.
精准扶贫是国家干预农村发展与治理的手段,与农村内部社会结构有着密切关联。村庄内部阶层分化、认知差异与社会关联弱化构成精准扶贫战略转向的结构性背景,同时也构成对精准扶贫工作实践的挑战与考验。从治理层面而言,精准扶贫的深义是在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基础上缩小贫富差距进而达成农村善治,但事实上,精准扶贫对农村社会分化的作用存在"缩小"与"扩大"双重面向,而且往往因对农村内部社会关系的忽视而导致村庄秩序恶化,即精准扶贫缺乏对农村内部关系秩序的"保护"。因而,精准扶贫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需以对农村社会内部秩序的"适应性保护"为前提,从而提升农村扶贫成效与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精准扶贫也面临着精准识别困难、农村干部队伍责任缺失等挑战,如何破解这些困境?本文从增加农村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减贫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提高识别能力等方面进行路径建构,以期为精准扶贫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政策是在我国推进扶贫开发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政策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选择、决胜全面小康的使命担当以及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力量;其理论品格主要体现为问题导向、理论贡献、内容方法的有机结合;其价值特色主要体现为方向精准、普惠广泛、操作规范等,为世界了解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就和前景打开了一扇"思想之窗"。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7,(1):40-46
在脱贫攻坚战的实施进程中,精准扶贫领域的贪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基于中央纪委对第一批重点督办的九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精准扶贫领域的腐败现象呈现出涉及环节广且形式多样化、腐败案件关联性强且涉案金额大、腐败群体基层化且社会影响恶劣的主要特点。通过对精准扶贫领域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即扶贫开发资金管理环节存在漏洞、扶贫监管督查机制不健全、社会转轨条件下"权力寻租"、扶贫领域工作干部存在侥幸心理等进行分析,笔者指出完善精准扶贫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规范精准扶贫资金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精准扶贫纵横向结合的问责考评制度,强化精准扶贫工作违纪违法的预警教育机制,建构精准扶贫畅通便捷的群众举报渠道,夯实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建构精准扶贫领域的腐败预防机制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一笔点睛     
《民主》2014,(11)
<正>扶贫工作需要思路和举措的转型升级从1983年开始,国家分步启动实施扶贫开发工作,2001年,又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部署安排了持续十年的扶贫攻坚,在甘肃省先后采取"三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以工代赈、生态移民和西部开发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多年来,特别是实施扶贫开发纲要十年来,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立足现实,从解决贫困地区农民温饱问题入手,制定政策、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是我国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必然要求。华西村作为发展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的典范,坚持"先富带动后富",认为"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在创新扶贫路径方面积极探索和尝试精准扶贫模式:实施"帮带扶贫",方式由间接向直接转变;实施"智力扶贫",目的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施"产业扶贫",行为由短期向长期转变。华西村正在拓展一条精准精确、扶智扶人、产业驱动、合作共赢的扶贫新路,为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精准扶贫成为扶贫治理创新转变的新思路。由于扶贫工作的主战场是组织性较差、自主性较低的贫困农村场域,因此农村精英人物在整合地方力量和进行资源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从精英主义的视角对梧州市精准扶贫模式进行审视,可以发现,梧州市农村精英人物通过动员普通村民、增值社会资本、依托组织载体、创新精英管理等方式形成的"精英主导—农民参与"的扶贫路径有效地将扶贫力量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扶贫合力。在推动地方引进科学技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拓宽销售渠道、完善基础设施的资源生产过程中,农村精英人物也发挥了关键性力量。"梧州模式"形成了精准扶贫的成功范本,诠释了精准扶贫因贫施策、因村制宜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9,(12)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农村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问题成为一大阻力,"精神脱贫"成为摆脱物质脱贫的先决条件。但是,由于文化教育载体匮乏、农村社会管理薄弱以及经济发展滞后等影响,使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普遍落后,成为推进农村精准扶贫的掣肘。因此,不断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载体、传媒载体、管理载体和制度载体,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对于消除落后思想观念促进价值认同,推进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四川省广安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牢记小平同志"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嘱托,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加快发展,解决精准扶贫的大多数和平均数问题;坚持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掉队;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坚持政府市场结合,多方筹集精准扶贫资金;坚持强化精准扶贫保障,凝聚强大合力,为小平家乡提前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肩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对湖南省岳阳县最贫困的云山乡抽样的38户农户的入户调查,认为精准扶贫之路径可以概括为四个精准:精准界定扶贫职责;精准确定扶贫对象;精准设制定贫规程;精准实施扶贫之策。  相似文献   

16.
自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来,大数据信息集成及处理应用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体现在贫困治理领域,尤其是在当前的脱贫攻坚战倒排工期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应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对扶贫开发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从大数据精准扶贫的现实需求出发,通过大数据技术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和大数据理念与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探讨了大数据思维与精准扶贫理念的契合逻辑,认为大数据技术支持对精准扶贫进程的绩效影响显著,大数据扶贫平台建构是精准扶贫实践的新模式,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扶贫理念转变和精准扶贫发展方向等大数据视域下的精准脱贫实践创新路径,以期深入推进大数据技术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全面应用,实现大数据扶贫的减贫脱贫绩效。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2)
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都是关涉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具体到西南民族地区而言,其农村生态治理有效地在二者之间实现价值共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推进,西南民族农村地区在生态和经济上都有所改观,但与"建设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我们应该深刻分析西南民族农村地区生态治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努力实现本地区生态治理的善治,一是构建政府、农户、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治理系统;二是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创新西南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制度;三是以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双推进为动力。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7)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湖南省龙山县补洲村为例,总结了精准扶贫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即精准识别缺乏多维标准、精准扶持难以达到贫困户受益最大化、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机制不健全。对此,应从改进精准识别标准,完善建档立卡机制;健全精准管理和目标考核机制;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探索贫困地区的受益机制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是我国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形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社会工作如何参与精准扶贫?其实践路径是什么?既往的案例是否对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有借鉴意义?本文针对当前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所面临的问题,以国际NGO组织援建我国的CBHFA项目为例,就项目运作逻辑、在地资源的培育、使用及其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基于CBHFA项目的启示,对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工作路径进行了讨论,对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遏制农村贫困人口"反弹"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国农村20年来首次出现贫困人口不减反增的现象.在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遏制返贫已成为农村扶贫攻坚中的新内容、新课题.我们必须科学地分析贫困人口"反弹"提供的新警示及扶贫攻坚阶段返贫的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遏制返贫的战略对策与措施,实现稳定脱贫,进而为农村小康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