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黎岩 《学理论》2009,(30):234-235
《红楼梦》是一杯芳醇甘洌的艺术美酒,沁人心脾;《红楼梦》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艺术奇葩,芳香四溢。《红楼梦》三字是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既全面隐括着原书主旨,又高雅脱俗,情趣典雅,较之其他书名要高出一筹。  相似文献   

2.
新鲜观点 一鸣惊人 俎永湘今年已经71岁了.但老人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告诉记者,他出身河北省乐亭县一个世代书香、酷爱《红楼梦》的家庭.他毕业于辽宁大学,1964年参军,1987年转业到鞍山,2004年退休,现在是辽宁作家协会会员、鞍山社科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俎永湘可谓是一个学者型的干部,他身在官场却始终研究《红楼梦》不懈.他说,他的祖父辈的家都有《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手抄本,他从1956年开始读《红楼梦》,至今读多少遍已记不清了.40多年,他读红楼,研究红楼,查资料,访专家,到处调查研究,终于在2007年出版了120万字的研究成果《红楼梦砧解》.  相似文献   

3.
时常浩 《侨园》2015,(4):60-61
前文,我以《理想"改天换制"——红楼梦的根本主题》为题,谈了自己的拙见,但仍觉话未说完。其实,《红楼梦》就是作者自己在筑梦。倾诉自己由童年家世富贵兴盛的"美梦",到曹家被查抄而落魄贫寒痛苦悲哀的"恶梦",直到最后穷途末路举家食粥的家世变迁。作者穷则思"变",对现实不满。对那个世态对封建社会有了清醒认识后,想圆的一个"梦"!主要论据如下。  相似文献   

4.
孙大光 《侨园》2015,(1):27-29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历来是人们读之不倦的不朽之作。但几百年来,围绕《红楼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的焦点不外乎其作者是谁?小说里讲的到底是什么朝代的人和事?等等。国内以民国胡适为首的"考证派"或"新红学派"的观点一直是国内研究《红楼梦》的主流观点。当然,在研究《红楼梦》的队伍里,也不乏"门派之见",各说各的理。但记者去年12月初,在鞍山采访退休干部俎永湘时,却惊人地发现他研究《红楼梦》几十年的成果,竟然完全"颠覆"了当今中国研究《红楼梦》的权威观点——  相似文献   

5.
时常浩 《侨园》2015,(Z1):66-67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它的主题思想至今仍有不同说法。但经笔者研究认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理想追求阐释得很清楚:即"改天换制"就是《红楼梦》的主题。"改天",就是彻底改变当时的封建社会国朝;"换制",即彻底抛弃当时封建社会的一切国体、政体、政治、经济、文化、法规、婚姻制度……这和过去提出的"政治历史主题说、爱情主题说、封建家族衰亡史说、封建社会青年女性普遍悲剧说、反封建主义说、贾宝玉叛逆道路说、封建阶级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说、影射  相似文献   

6.
刘洪伟 《侨园》2015,(Z1):95
历史上,毛泽东酷爱《红楼梦》是出了名的。何以见得?请看以下几件事——他经常谈及《红楼梦》可以说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就爱上了《红楼梦》。毛岸青、邵华合著的《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一文中说:"《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爸爸在少年时代就看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毛泽东不但喜欢读《红楼梦》,而且有较高深的认识。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向贺子珍谈  相似文献   

7.
时常浩 《侨园》2015,(1):52-53
《红楼梦》中"酒"几乎遍及全书。作为一部文学巨著,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对《红楼梦》中每一个环节都精雕细描,展现出精湛的艺术才华。据统计,全书共出现"酒"字580多次。写喝酒场面60多处。如果把书中所有的"酒"集中起来,堪称"说酒大全";把"酒"归结成五个话题:酒的品类、宴间酒器、酒后形态、饮酒行令、酒在诗中。给读者留下的感受也异乎寻常。酒的品类。贾府在不同场面就饮用了十多种酒,还有多处可见的烧酒。这些酒  相似文献   

8.
袭人是《红楼梦》中着力塑造的人物之一。在作品中,袭人是一个"俗人";而在贾宝玉的世界中,袭人是女性身份的多重组合,集母、姊(妹)、妻(妾)、友、婢等身份于一身,是贾宝玉尘世间最后的牵念,小说以她嫁给宝玉世俗世界中的知己蒋玉菡作结,集中体现了小说的色空主题。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小说第一回写甄士隐午间读书情景时,有"手倦抛书"和"手倦拢书"两种版本,均传达出不同的审美趣味,认为后者更契合曹雪芹本意。袭人是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其判词中的"一床破席"之"破"字是作者的春秋笔法。  相似文献   

10.
万德华 《侨园》2014,(12):61-61
辽阳县红学会始建于2011年。为什么要建立红学会呢?因为《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说,并且作者曹雪芹的祖籍就在辽阳县,这是辽阳县的荣誉。如果辽阳县人不珍惜这个荣誉,不去学习研究《红楼梦》,那确实是一个遗憾的事情。毛泽东曾说过:"不学《红楼梦》不是一个中国人。"所以我们不学《红楼梦》何谈中国文化?身边的文化都不过问,何谈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姚春海 《学理论》2010,(25):183-185
曹雪芹钟情于《西厢记》,并将其融入《红楼梦》的描写。通过其中众多人物对《西厢记》的评价,《红楼梦》描写了一段有悖于封建礼教的高贵爱情,刻画了一大批恪守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当前人们主要认为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导致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悲剧,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反封建性格使爱情走向了幻灭。通过与《西厢记》的比较,我们发现《红楼梦》爱情悲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所处的环境中缺少了一个《西厢记》中"红娘"式的爱情"擎天柱"。旨在从《西厢记》的角度,阐述《西厢记》之所以成为喜剧,而《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孙丽珍 《学理论》2013,(17):205-206,225
在现代汉语当中,动词"打"是一个很特别的词,意义丰富且庞杂,使用广泛。它是《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等权威性辞典所收录的词义项最多的一个词条。其用法复杂。汉语"打"字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对它的研究便也有章可循。从语义引申,多义范畴与词语组合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出"打"字的意义及其变化,以开辟"打"字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烟画     
《侨园》2017,(7)
正烟画是舶来品。烟画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发端于上海,后风行全国,上海人称"香烟牌子",北方人叫"洋片"。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就是个烟画迷。他在《红楼梦烟画》一文中说:"儿时,我缠着父亲,买海盗牌香  相似文献   

14.
押沙龙 《各界》2014,(3):66-69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清代笔记《能静居日记》里有一个记载,和坤将《红楼梦》进呈给乾隆阅览,乾隆读后说:“这本书写的就是明珠家的事。”后来在红学索隐者中,  相似文献   

15.
1994年9月20日,新华社向海外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一部别具风格的手绣《红楼梦》在沈阳完成,并即将向海外拍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绣书。一条千字电讯,在海外引起轰动,美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等地的报刊抢先刊载这条消息,一时间,海外华人中再度掀起“红楼”热。大洋彼岸的华人们纷纷猜测:手绣《红楼梦》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它的创作者、沈阳青年马晨是怎样一个人?这部千古奇书何日拍卖?为了解开海外华人心中的种种疑惑,记者与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沈阳米兰真绣制品公司总经理马晨先生进行了一次长谈,他讲述了创作绣书《红楼梦》的四年中所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16.
时常浩 《侨园》2014,(11):35-35
《红楼梦》一问世,就以它特有的文学价值和惊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成为"红学"迷。至嘉庆年间就出现"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社会文风。到20世纪前后,一大批名人、学者对《红楼梦》都做出了特殊评价。王国维称《红楼梦》为"宇宙一大著述";鲁迅称《红楼梦》写出了"真的人";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预言《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可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周汝昌等人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要描述心目中的"理想国",我会说:它就是一个"好人社会"的模样。没有比一个"好"字,更能如此简洁、出神入化地道出人间之美了。天下皆好人、事事千般好,就是一个法度得守、德行天下、爱满人心的美好社会——《好人365》,就是"好人社会"之美景的侧映,它清晰透彻地表明:好行人间日,德满天下时。"好"行人间,就要像《好人365》那样,首先将孝老爱亲奉为人生圭臬。孝与爱,最初产生于社会的基本单元——家  相似文献   

18.
李铁 《侨园》2013,(5):40-41
<正>《红楼梦》一书开卷就写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首诗说出了红楼梦作者的心声。《红楼梦》里面有个老先生叫甄士隐,作者到底隐去了哪些真事?还有个当官的叫贾雨村,作者到底存了哪些假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贾家的四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子,专家说其意味着"原应叹息",那么,作者又在叹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6,(1)
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以花卉为背景对小说中几位主要女性进行了形象衬托、渲染,这是他以花喻人笔法神妙之处。大观园名媛众多,笔者从中撷取三位"花神":梅花李纨、杏花探春和茶蘼花麝月。梅花李纨第六十三回梅花型李纨。宋代王淇《梅》诗云:"不爱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就是为李纨而写的。梅花是高洁坚贞的花。李纨虽是女性,却有着梅花的品格。李纨是金陵名臣李守中之女,受着严格的封建礼教规范。李纨在《红楼梦》里不是显赫人物。曹雪芹给她设计的人生轨迹,是把她比作迎寒傲雪的梅花,这是因为李纨是贾珠的妻子,贾珠婚后不久留一子早逝,扔下孤  相似文献   

20.
王正康 《侨园》2016,(4):34-36
正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我认为《红楼梦》(特指《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原创者是洪昇。我的理由如下:《红楼梦》是放大了的《长生殿》《长生殿》与《红楼梦》描写爱情发展过程和悲剧结局一致,男女两个主人公性格特征一致,写梦写幻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一致。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院姬健康、聂桥两位研究员从主题、故事、形象、用词、用典等多方面发掘比较,把《长生殿》与《红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