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畅是新中国的妇女领 袖,第一任全国妇联主席,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 蔡畅和周恩来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相识了。当时她的哥哥蔡和森、嫂子向警予、丈夫李富春以及蔡畅本人,都同周恩来并肩战斗过。周恩来对蔡家母子一同留法的事迹早有所闻,也十分钦佩这个革命家庭。那时周恩来同志是中共旅欧支部书记。他对同志一片热情,待人诚恳、亲切,受到在法同志们的敬爱。蔡畅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6,(2)
正周恩来燃尽了生命之光,他与叶剑英最后一次谈话1975年12月,周恩来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医疗组的专家们感到周恩来的病情已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毕竟伴随生病的周恩来两年多时间,心里也一点点地增强了承受力。12月7日深夜,周恩来突然昏迷过去,一时呼唤不醒。值班医生立刻把所有专家、医护人员及警卫等都叫到病室,专家检查发现是他的气管里有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阻碍呼吸,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第一次救蔡畅是在法国.1922年国内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停止后,法国政府也加紧了对中国留法学生的"监督"."勤工"已经十分困难,几乎没有工作可"勤","俭学"更是画饼充饥,已不可实现.大家不得不用大部分时间千方百计"勤工"以维持生计.和李富春结婚后的蔡畅在巴黎一家电灯厂和手帕厂做工.不久蔡畅怀孕了,身体很不好,生活主要靠蔡母葛健豪出售自己的刺绣品维持.为了节省房租,他们一家居住在一个大筒子楼似的宿舍里.有几日,蔡畅突然发起了高烧,葛健豪正巧外出做工,李富春去外地做联络工作,没有在家.蔡畅连烧三天,滴水未进.昏昏沉沉中,蔡畅几次想出门求救,却是无力站立.周恩来因为《赤光》刊物的事情找蔡畅.他敲门,里面却没有人答应.他以为蔡畅做工没有回来,便折身下楼.周恩来走到楼门口,无意间看了一眼牛奶袋,发现属于蔡畅名下的牛奶积了3瓶.他驻足想了想,又赶紧返身上楼,果断翻窗进去,背起已经昏迷不醒的蔡畅,送到最近的一家医院救治,并且垫付了医疗费.  相似文献   

4.
1949年春,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宴会,庆祝北平和平解放。灯火辉煌,著名人士齐集一堂。欢宴开始后,周恩来似有发现,遂穿过人群,径直走到北平著名校长、艺专画家徐悲鸿面前: “悲鸿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周恩来紧紧地握住画家也很激动的手。 宴会结束时,画家收到一张便笺:“悲鸿同志,请稍留步。周恩来。”宴罢,周恩来与画家单独倾谈了很长时间,似有多少年的话今天才得以说尽。  相似文献   

5.
顾保孜 《湘潮》2014,(7):15-18
1975年开年,重病的周恩来得到了李富春去世的噩耗,这位曾经在法国并肩战斗的"春弟"竟走在了他的前头,令他万分难过1975年1月9日凌晨,已经党内推荐为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蔡畅在中南海接到北京医院的电话,说她的丈夫(与她一样也已党内推荐为副委员长)李富春病情恶化。她感到很意外,因这几天患感冒,不敢去医院,怕传染给李富春,晚上她在家还和丈夫通了电话,说一切都很好,病情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从首都机场到北京市区的路上,有一条军用电缆,虽然没有埋入地下,但也隐藏在大树杈背后,一般不易发觉,却被周恩来看见了。有次送柬埔寨的宾努亲王去西北,飞机起飞后,周恩来叫北京市和民航局的几位负责人一起到二号楼开会。会前,周恩来对紧挨着他坐的吴德说:“来机场的路上,有一条裸露的军用电缆,你看见没有?”吴德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没有看见。”周恩来侧转身,面对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你呢?你看见了吗?”吴忠也笑得不那么自然,晃晃脑袋:“我也没注意到。”  相似文献   

7.
1964年12月27日上午10时半,一辆黑色“吉斯”轿车停在了北京饭店楼前,周恩来下车后急匆匆向西楼大门走去。周恩来是到此先理发,然后再去接见外宾,时间很紧。谁知就在周恩来快进大门时,前面有三个人慢悠悠走来,挡住了去路。警卫人员许岩和饭店保卫干部周树清赶忙打手势让他们靠边,让周恩来先进。周恩来立刻不满地对许岩和周树清说:“你们懂不懂礼貌,为什么不让他们先进去?”许岩说:“我们是让他们先进去的。”周恩来更生气了:“你明明打手势让人家靠边,还不承认。你不让他们先进去,我就不进。”说着就往后退。那三人忙说:“请总理先进去吧。…  相似文献   

8.
主动让房间     
1949年,陈毅作为上海市长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因住房紧张,主动把北京饭店的房间让给傅作义,自己住进了陈旧的小平房。对这件事,上海部队议论纷纷,说什么:“对这些大战犯不杀就便宜他们了,凭什么腾房子”,陈毅听到后十分生气,在一次会议上说开了:“同志们,我的老兄老弟们,要我陈毅怎么讲你们才懂啊!我陈毅不住北京饭店,照样上班,照样骂人!他可不一样了!你们知道不知道,傅先生到电台讲了半个小时话,长江那边就起义2个军,为我们减少了很大伤亡!让傅先生住了北京饭店,他就会感到共产党是真心要朋友的。”陈毅随后心…  相似文献   

9.
美与同情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挂表的面合覆在桌子上,给我翻转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藏到后面去。我谢他:“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  相似文献   

10.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06,(12):11-16
1972年5月12日,周恩来的保健大夫张佐良在为周恩来做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规检查时,从显微镜高倍放大视野里发现了4个红细胞;三天后,再一次为周恩来复检时,红细胞的数量变为8个!复检是由北京医院进行的,检查报告单上赫然写着“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九个大字。但周恩来一如既往,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顽强抗争着。周恩来顽强地工作到1974年。这时,他的膀胱癌已多次复发,血尿不止。血尿一多时便凝成血块堵塞尿道内口,使得他排尿不畅,异常痛苦。“有时疼得总理在沙发上翻滚。”“他的病已到了再不住院治疗随时就可能由于血尿疼痛引发心脏病而危及他的生命了。”这是1997年张佐良大夫在周恩来生前副卫士长张树迎家中对笔者讲述的。从1974年6月1日起,周恩来不得不告别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西花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住院治疗,从而开始了伟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周恩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居住的西花厅,陈旧潮湿,设备简陋。 周恩来长年累月在此办公,落下了关节炎。夜间办公时,他常常用一块毛毯盖在膝盖部位。工作人员建议在地上铺上地毯,周恩来只同意在办公室铺块地毯,但卧室不同意铺。房子年久夫修,墙面斑驳脱落,窗户也关不严,冬天走风漏气,不利于周恩来的身体健康。工作人员多次提议把房子修一修,周恩来总是说,过一段时间再说吧,现在国家还不富  相似文献   

12.
处弱胜强     
世界富豪、沃尔玛连锁店老板小山姆·沃尔顿不事张扬,人们只知道他住在阿肯色州,其他则知之甚少,网上连他的一张照片也没有。平时他驾着一辆旧货车,到平价的理发店去理发。他说:“让世人知道自己是大富翁,最后只会毁掉一生。”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6,(3)
正(接上期)韩宗琦担负起晚辈的责任。为周恩来理了20余年发的北京饭店的朱师傅,为周恩来理完了最后一次发后,悄悄地将一缕灰白头发保存了下来1976年1月8日中午,送周恩来遗体的车队从北门开进了北京医院。周恩来遗体运到北京医院太平间后,医护人员和警卫、秘书兵分两路,分头处理后事:第一路即医护人员对周恩来的遗体进行解剖;第二路即身边人员去为周恩来准备寿衣与骨灰盒。  相似文献   

14.
1941年2月9日,晌午时分,一辆黄包车在重庆北碚市郊的卵石小道上簸得吱呀乱叫,两个时辰后,在曾家岩50号停了下来。稍许,从黄包车里下来一老一少。老者身着马褂,瘦骨如削,乃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年轻人则是周恩来的秘书何树英。 何树英先进了周恩来的办公室,随即,周恩来笑容可掬地迎出门来,他身后伴着身材魁梧的冯玉祥。周握住翦的手,笑着对冯说:“焕章(冯玉祥的字),这就是您要找的翦先生呀。” 冯玉祥握住翦的手,惊愕不已:“您就是翦先生?”  相似文献   

15.
正元月8日,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忌日。自43年前他与世长辞之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浸满了全中国人民的涟涟热泪和绵绵思念。而从周恩来辞世到他的骨灰被撒向祖国大地的那短短的几天内,发生了一些轶事,这些事有的感人至深,有的催人泪下,还有的成为不解之谜……一1976年1月5日,医护人员给周恩来做了最后一次手术。这时他呼吸微弱,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医护人员知道周恩来已经到了他生命的最后关头,都各尽其职地守在病房。7日夜里11点多,周恩来从昏睡中醒来,睁开眼认出了身边的吴阶平医生,他用微弱的声音要求吴阶平去照顾别的病人,说自己这里已经没事了,随后又转入昏迷状态。8日凌晨,周恩来的脉搏转弱,  相似文献   

16.
<正>周恩来的出生地江苏淮安,是淮剧的发源地,也是淮剧流传的最主要地域。周恩来在此地长大,对淮剧有着不解的情缘。周恩来喜爱戏剧,也是个十分懂戏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就任开国总理,政务十分繁忙,但他仍然一直关心和热爱文艺事业,多少年也没有忘掉他的家乡戏——淮剧。一由于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关系,笔者接触到许多曾在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我,周恩来批评人、责备人最厉害的是两句话:"胡闹  相似文献   

17.
正几十年来,我曾拜访过周恩来亲属和他身边工作人员近300人。仅从"贴身"警卫来说,从长征开始直到他去世,时间跨度达40多年。然而我听说的周恩来让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到他的西花厅吃年夜饭却只有1961年春节这一次。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此事还得从周保章说起。周保章是周恩来五祖父的曾孙,家中兄妹4人,由于父亲周恩彦的历史问题,当时想入党都很困难。是年初,周保章的二哥周保常在部  相似文献   

18.
读刊卡片     
周恩来的工资每月404.80元,吃的、穿的、用的,每一样东西都是用工资买回。而且,周恩来买东西从来不容许按什么批发价或内部价,也从来不接受任何馈赠,或从别人手里“低价收购”一些物品。周恩来工作经常是连轴转,往往是工作到哪,就在哪简单用餐,饭后如数付钱。周恩来生活开支的另一项是“用车费”,到店里理发用车要交费,拜访民主人士、看望外国朋友等公事用车,也都坚持交费。他经常查看工资表,一旦发现少记了帐,有关人员就要挨批评。周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记得“延安名角”1940年8月底,周恩来去苏联治疗臂伤后经延安返回重庆,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同志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回到红岩使整个气氛都改变了,大家在生活上好像也活跃起来,所有同志对他都非常尊敬爱戴。恩来同志本人对大家都很亲切,没有一点首长架子。那时,我对他不熟悉,在延安的时候听过他作报告,我们从延安新来的这批年青人在离开延安前,他和其他首长一起接见过我们,他还和我开过一句玩笑,说我是个“小广东”。有一天,我抄完急电,小鹏不在,我拿着一叠电报到恩来同志处,他很快专心地读完,抬头看见是我,有点惊愕地说:“你不是…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最后一次签批文件1975年9月20日下午,是周恩来住院后的第四次大手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张春桥、李先念和汪东兴都来到了医院,以便随时知道手术进展情况,了解手术结果。万一发生意外,还可以代表毛泽东和党中央当场下决心。就在医生、护士们紧张地为手术做准备时,周恩来突然想起了什么,要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赵炜回他的西花厅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