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也是提高扶贫效益的必然选择.这一全新的扶贫理念根植于共同富裕和人权保障理论之上.面对农村贫困状况的新变化,精准扶贫面临着法律供给不足、泛行政化以及工作机制不规范等现实困境,解决新时期扶贫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依法扶贫.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反贫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健全精准扶贫法治化工作机制,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强化司法保障,加快构建以权利义务关系和主体责任为核心的扶贫法律体系,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李兵 《法人》2004,(6):32-32
不规范的司法监督常常损害法治环境和法治形象,但如何对症下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司法公正的期望非常高。完善和加强司法监督,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那么在司法监督中存在哪些问题,其原因是什么,如何完善和加强司法监督?带着这些问题,《法人》采访了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高级法官夏国佳。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今年4月26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4.
法律监督,是落实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措施。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也面临着队伍力量不足、工作难度增大、法律权威动摇、立法滞后等问题。检察机关要从职能工作、法治理念、队伍建设这几方面做好法律监督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永华 《特区法坛》2007,(6):1-1,4,5
“二五改革”期间,中央从我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将带动我国司法理念、伦理、体制等方面的革新,那么,法官作为重要的司法主体,其应具备哪些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6.
宋强 《法治研究》2013,(6):79-83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旅游法治环境作为旅游业发展的"软实力"已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旅游法治环境的构建已进行了多年,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良好旅游法治环境的构建涉及立法、执法、司法等系统的协调,涉及司法、旅游行政、工商、城管等多部门合作,我国在构建良好旅游法治环境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在完善立法、规范执法、强化司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助力。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防控、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8.
法治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确认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保护公民权利的方式是多元的,但司法救济无疑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保障方式,一个纠纷能否顺利"进入"法院并获得公正的司法救济,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水平高低和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保障当事人的诉讼  相似文献   

9.
非常感谢国家检察官学院给我们基层院的检察长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内涵博大精深。作为基层院工作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我们基层院必须正视的重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今年4月26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检察机关动员和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贾春旺检察长做了具体要求。然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价值的实现最终还要靠贯彻,尤其是在基层,在司法一线的贯彻。因此,中国检察官杂志社特邀请几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基层的贯彻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无疑有助于在检察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