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之光     
某天中午,带着家人在校园里散步,当走到思源湖畔的草坪时,我们停了下来,坐在石椅上晒太阳。随意中,我伸手正要去摘草丛中的一片草叶时,被刚满两周岁的儿子看到了,他小跑了过来,非常认真的用他的小手指着我手中的草叶说:“不要摘哦,它会疼的!”儿子的这一句话,说得我非常不好意思,连连赔罪。看着儿子那似懂非懂的认真的表情,心里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2.
生活的篓子     
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石子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智者说的去做了,智者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智者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智者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  相似文献   

3.
罗译 《人权》2012,(3):13-15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下午的情景。”彭燕说,脸上的表情变得沉重起来。“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女孩来到我这里,对我说,如果她的女儿离开这个世界,那她也不想活了。”  相似文献   

4.
高晓燕,记者,平时采访别人时都是意气风发,第一次接受采访,没想到她略显有些不“从容”。“同城媒体中,去年那一届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是第一个签订集体合同的。当时自己也作为代表参与了合同的讨论与修改.非常欣慰。”  相似文献   

5.
丹赤 《文明大观》2003,(9):40-40
人们常说“举手之劳”,指的是有些事情举手即可办成,并不要你花多少力气。可是,许多人的“举手之劳”却显得沉重。譬如,单位里自来水成了“长流水”,照明灯成了长明灯。本来举手即可关掉,偏偏不少人就难得举手。  相似文献   

6.
8月10日,炎热的山城重庆,阎鸿鑫拿着最新的《重庆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管理条例(草案)》),面对本刊记者沉重地说:“草案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宁 《人民政坛》2006,(9):29-29
前些日子,我又跑到三明市劳动就业中心暗访,发现中心公告栏上的公告贴出的降低失业人员档案管理费的公告后,感到十分欣慰。我想说,别小看了那个虽为数不多的“档案管理费”,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而言,它却是一件大事啊!  相似文献   

8.
为民间疾苦倾情呼吁,就民生问题追到底,对社会弊端无情解剖……在全国人代会上“无畏代表”、“直言代表”、“放炮代表”令全社会为之欣慰,为之振奋。联想到昔日“学习政府报告”之类的“惯性”话语,以及“只说好话、少说或不说坏话”的“主流”行为,我们有理由判断,在监督意识和话语表达方面,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有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是我国制度化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说:“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还是制度靠得住”。小平同志的论述是非常经典、非常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共铸诚信     
当今社会,诚信的话题很多,诚信的话题很精彩,诚信的话题也很沉重。本期特别策划一期“诚信话题”。古今中外,说理论到实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我当了32年的语文教师,也当了32年的班主任。曾经有许多人问过我:“当班主任累不累?”我说:“不累是假的,但我感到干得很快乐、很幸福。”更多时候,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自己的火去点燃旁人的火,以心去发现心”,在把幸福带给学生的同时,学生们也回报了我无数的喜悦和欣慰。  相似文献   

12.
“读了大学也挣不来钱,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今天的农村不仅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有富家子弟信奉“读好书不如守好业”。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某大学生说,我以前是村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却是我那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弟弟,自己的心理落差比欠下的学费更为沉重。  相似文献   

13.
丢掉“两个凡是”,坚持真理标准———第一次思想解放1976年10月,不可一世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赶下了历史舞台,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欣慰之中。然而,这种欣慰是短暂的,人们很快就从最初的欢乐陷入深深的疑云。当年10月26日,时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指示...  相似文献   

14.
青色T恤     
记得接到湖南卫视邀我 作嘉宾,飞赴上海采访陆幼青的电话时,踌躇犹豫。因为一个星期后,我就要到美国去,临走之前,百废待兴。更主要的是心中忐忑。在大众传媒上展示死亡和面对死亡的接纳,我知道这在中国,是一个新的课题。以画面表现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思索,是沉重和令人惊惧的。我佩服湖南卫视的勇气,如果我是一个观众,我期待着看到这样发人深省的节目。但我自己可不想参与其中。死亡话题,轻了重了都会出问题,分寸感非常重要。实话说,我对采访没把握,我对自己没信心。说了。在感谢湖南卫视“有话好说”对我的高…  相似文献   

15.
王萍 《中国人大》2011,(13):38-41
“昨天审计署审计长作了一个很辛苦的报告,反映出背后的工作也非常辛苦。从报告中可以看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问题,而且促进了整改,也追回了一部分损失,对一些违纪违规问题开始调查或惩治,审计工作做得非常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说。  相似文献   

16.
谁说“80后”、“90后”官兵难教育?驻闽某防空团官兵在主题教育中的良好表现让政委樊晓本竖起大拇指.他欣慰地说:“用时代眼光透视官兵特点,就会多一些认同、少一些偏见:用时代需求选择教育形式.就会多一些‘实招’、少一些‘花招’:用时代标准评判活动成效.就会多一些资源少一些阻碍。”  相似文献   

17.
感受“社区医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是当前群众向人大代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这个问题在各级人大的推动下,已经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正在多方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一个小创意     
朋友买来纸墨笔砚,要我题几个字挂在新居客厅里。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朋友问:“这是什么意思?”“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两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两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朋友听了,非常欢喜,抱着“常想一二”回家了。几个月之后,他来探视我,又来向我求字.说是:“每天在办公室里劳累受气.一回家之后看见那幅‘常想一二’就很开心,但是墙壁太大,字显得太小,你再写几个字吧!”对于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应,于是为“常想一二”写了下联“不思八九”,上面又写了“如意”的横批,中间随手画一幅写意的瓶花。  相似文献   

19.
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吕晋读罢《可喜的突破》一文,使人感到惊叹,感到欣慰,感到鼓舞,感到振奋。近几年来,我国女性的参政比例逐年上升,随之而来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女性进入领导班子大多担任副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二把手”。正象有人戏称的那样:...  相似文献   

20.
高杰  王敏 《协商论坛》2012,(8):61-61
“以前办理都是承办单位当面口头答复,对自己所提提案的办理情况没有直观印象。这次到学校实地参观后,亲眼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落实,感觉既欣慰又骄傲。”6月27日,在山东省日照市教育局集中面办提案活动现场,当被问及对提案办理结果的意见时,山东省日照市政协委员肖丽笑着说:“满意,100个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