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沫若(1892——1978)的一生多彩多姿。邓小平在1978年6月18日为他致的悼词中这样评价:“郭沫若同志不仅是革命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而且是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社会活动家。他在科学文化方面作出的贡献,在革命实践中立下的功绩.赢得了全中国人民和世界进步人士的尊敬。”邓小平还说。“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2.
杨飞  杨剑 《广东党史》2008,(3):57-57
郭沫若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一生革命热情似火,有着众多的轶闻趣事。本文仅撷取其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的几则轶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在科学文化方面作出的贡献,在革命实践中立下的功绩,赢得了全中国人民和世界进步人士的尊敬。他的等身著作在“人民本位”思想的光耀下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4.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与郭沫若这两位以革命救国为己任的战斗者,在大革命的高潮中相识、相知,随后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枪和笔并肩作战。他们的思想和心灵是息息相通的。然而,在革命胜利后,郭沫若紧眼毛泽东,使自己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以毛泽东的意见为意见”,结果是,毛泽东正确,郭沫若正确,毛泽东犯错误,郭沫若也随之犯错误。  相似文献   

5.
秦立海 《党课》2014,(12):103-108
书写中国近当代的革命史、文化史,郭沫若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一个人在多个领域内都有极高的建树,难得。郭沫若在1958年12月公开宣布入党以前,一直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其实,早在1927年8月,他就经周恩来介绍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朱德是声名赫赫的元戎。“经纶外,诗词余事”,他也能诗。现在所能读到的他最早的诗作是早年在云南用杜甫《秋兴八首》韵吟成的咏菊篇,颇能显出戎马诗人的本色。陈毅说过,总司令的诗有总司令的本色。郭沫若是开一代诗风的文豪,也是有过投笔从戎的革命春秋的斗土,周恩来称赞他“是革命的诗人,同时,又是革命的战士”。郭沫若和朱德的诗交持续了40年,贯穿着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因此,这种诗交不但带有个人的情谊的色彩,更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郭沫若和朱德结识于1926年10月,时值北伐高潮。次年3月末,郭沫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已经过去,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回首上一世纪,真是沧桑巨变天翻地覆的一百年。上世纪初,中国灾难深重。当时著名的革命诗人郭沫若在其长诗《凤凰涅槃》中,呼唤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希望中国能像新生的凤凰,从烈火中腾飞起来。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过多次英勇斗争,都没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_、百年科技发展史表明,知识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人类即将走完20世纪的历史进程。回顾这100年的历史,可以说20世纪是科学革命的世纪,是科学革命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不断推动科技产业化和社会变革的世纪,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20世纪是科学革命的世纪。量子理论、相对论、信息理论的创立,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地球板块构造结构模型、宇宙大爆炸假说的提出等,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标志着人类对于物质、时空、信息、生命、地球和宇宙认识的新的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掀起的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其规模之宏大、情况之复杂以及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彻底性,同世界上任何一次革命相比都毫不逊色,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正像每次伟大历史事变都会产生伟大人物一样,刘少奇便是这场伟大革命中涌现...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了救国,高扬民主与科学大旗,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回顾历史,我们由衷的钦佩“五四”先驱者的远见卓识。一民主与科学两大基本口号的提出,是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19世纪是中国倍受西方列强欺凌和宰割、国家极贫极弱的世纪,先进的中国人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中国人是带着自己的首都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这样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出现…  相似文献   

11.
正郭沫若堪称中国的文坛巨匠,在诸多的文化领域纵横捭阖,这是为人所熟知的。然而为人所不熟悉的是,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化人,也曾是威风凛凛的国民党中将。伴随着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进程,他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劳苦大众,不仅仅是参与,而且是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毅然南下广州投身革命洪流20世纪初的中国,风雨如磐。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号角的吹响,一大批先知先觉的中国知识分子,以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诗坛,与毛泽东交往最多、切磋诗艺最勤者,当属郭沫若了。毛泽东与郭沫若同为文豪巨擘,诗词,则成了他们相知相交的纽带。以致郭沫若两次到韶山时,都充溢着诗情雅意。  1963年11月12日,身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的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连贯等乘车从长沙经湘潭来到韶山参观。这是他第一次访韶山。是日,正值韶山秋雨纷纷,71岁的郭老游兴甚浓,在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革命活动陈列室后,执意攀上楠竹坨,满怀虔诚地拜谒了毛泽东父母亲合…  相似文献   

13.
周征强 《学习导报》2012,(14):41-41
他,研究文学、艺术、历史、考古和哲学等诸多领域,被世人誉为“全能文化冠军”,堪称中国20世纪文化发展历程的“标本”。他,就是现代中国作家——郭沫若。  相似文献   

14.
周征强 《新湘评论》2012,(14):41-41
他,研究文学、艺术、历史、考古和哲学等诸多领域,被世人誉为“全能文化冠军”,堪称中国20世纪文化发展历程的“标本”。他,就是现代中国作家——郭沫若。  相似文献   

15.
加伦本名叫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希柳赫尔。“加伦”是他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担任广东革命政府首席军事顾问时的化名。1899年11月19日他出生于俄国雅罗斯拉夫尔省巴尔辛克村,青年时期参加革命活动,到20世纪20年代初,加伦作为一名俄国红军将领闻名遐迩,深受红军将士的拥戴。1924年8月,苏联政府应孙中山的请求,委派加伦赴中国担任广东革命政府的首席军事顾问,以接替同年5月到广东参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工作、于7月在东江不幸牺牲的军事顾问团团长巴甫洛夫。加伦于当年到达广州,1925年7月因患重病被迫返…  相似文献   

16.
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人民军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个是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历史学家,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风雨历程中,毛泽东与郭沫若以诗词为重要纽带,过从甚密,相互唱和.结下了别样的诗友情谊。  相似文献   

17.
初期红色工会国际与中国工人运动及建党的关系杜万启红色工会国际(旧称赤色职工国际或赤色工会国际)是在列宁和第三国际的影响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国进步工会的国际联合组织①。它是20世纪20-30年代国际革命工会运动的领导中心,对于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工会学...  相似文献   

18.
聂耳,人民音乐家,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歌。郭沫若曾赞他是"中国革命之号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即将跨进新世纪的时候,蓦然回眸,反思百年沧桑,便不难发现,现代知识分子及其波澜起伏、跌宕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他们满腔爱国热情,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由爱国而革命,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锻炼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选择,无疑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可歌可泣而且发人深省的瑰丽画卷之一。最近出版的方苏同志长篇新作《卷柏吟》,便再一次以亲历者的姿态,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及其在20世纪下半叶的曲折经历做了颇富于史诗意味的文学审视,是一部具有积极的、正面的思想意…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20年代,蔡和森全家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找革命真理,震惊神州,新闻界争相报道。20世纪30年代,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的子女们寄居苏联国际儿童院,留学莫斯科高等院校,攻读工、农、医,以后均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专家。他们是蔡妮、李特特、蔡博、蔡转。他们和父母工作在不同的年代,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他们的名声不如父母那样显赫,但他们的业绩无愧于他们的父母,无愧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