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力是一种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具有双重属性,既能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积极力量,也可产生有害于社会、人民的破坏力量。如何对待和使用权力,是新时期摆在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赋予的权力,只能代表党和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去行使。纵观我们党的历史,代表党和人民正确地掌权、用权、为人民群众造福的领导干部屡见不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真正从思想上弄清了权力的属性,弄清了权力谁赋、为谁掌权和怎样用权的问题。权力运作中他们“慎权”,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民担负起正确行使权力…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权者在用权的价值取向上有“为公”和“为私”之分。为公,它是责任的同义词,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为私则“权欲”越重,私欲越膨胀,危害越大,故掌权者必须摒弃“私权”,其内心世界须从五个方面加以深化。首先要明志。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掌权者应将权力看成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工具,职位是为群众服务的岗位,人民既能给予权力,也可收回权力,所以掌权者要时刻保持一种手中权是人民之权的心境,即时刻心有“公权”,摒除“私权”,这样,才能使自己不会对权力有任何非份之想,也可避…  相似文献   

3.
各级领导干部都担负着重要的工作职责,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恪尽职守,做好表率,切实把握好人生的航标。第一,要正确认识权力。所谓权力,是一种政治强制性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权力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政治标准、是非标准对社会实施管理,就是主持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绝非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它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表现,也不是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需手段,但它也不是一件孤立的偶发事件。“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上发生失误,致使严重的“左”倾错误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占支配地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自觉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加强改进党的领导的重大课题。一方面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 ,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解决好掌权用权的“自律”问题 ;另一方面 ,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解决好对掌权者的“他律”问题。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权力的来源和内涵权力观是指人们对权力的性质、来源、作用的认识和行使权力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对待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把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内容载入文件,其中指出“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党中央强调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把手”的监督,并作为监督的重点,这是我们建党近90年来的历史经验总结,体现了我党治国的方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有超出一般人的影响力,能够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使之服从某种既定的目标。这种影响力除了由社会赋予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所带来的强制性支配力量以外,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的人品修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者的人品修养更有其特殊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淑凡 《奋斗》2005,(7):25-25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的建设走上了法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并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建立健全对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既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约束各级主要负责人正确运用手中权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力量。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执掌着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党的各级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  相似文献   

10.
对权力的监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重要问题,也是执政党建设首先应该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点应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提出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则进一步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实施纲要》和《党内监督条例》都把领导…  相似文献   

11.
正在深入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是我们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一个新的创造性的探索,它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剖析、自我提高的极好机会。在“三讲”教育中要切实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自觉运用好批评这一武器。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说:“解决党内矛盾,要坚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党的团结,健全党内生活,帮助同志进步所必需的。……要敢于批评,敢于斗争。”目前,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对…  相似文献   

12.
导中,他们手里都掌有一定的权力。在这些掌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中,都持有各种各样的心态和表现。有些掌权者,无论手中的权力大与小、多与少,无论是掌有人权、财权、物权,他们始终不会忘记党和人民的培育,不会忘记优良传统教育,也不会忘记党纪国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一个人民公仆的形象要求自己,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领导同志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杰出典型和代表。他们的精神、品质、思想和作风是永远值得所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发扬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掌实权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13.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关头,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是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还不适应或者很不适应。我们党要很好地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跨世纪的历史重任,必须做好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准备,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而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用整风精神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这是党中央经过反复酝酿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正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也可以阻碍社会生产。在我国,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作为权力行使主体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正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提高履职用权的能力,同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无疑是一个极具中国共产党特色的词语。在理论系统中,它与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根本原则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使它不仅作为一种工作方法,而且以更为重要的面目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之中。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发现,调查研究屡次在紧要关头帮助中国共产党修正自己的失误,甚至最终促成了改革开放这样重大的方向转变。而在仍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今天,调查研究能够使领导干部们了解,自己面前的石头是否能够搭建起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8,(5):7-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把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做一个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7.
袁新华 《学习导报》2011,(18):18-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各级领导干部都或多或少地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能否认真履职、正确用权,自觉接受监督,既是保证领导干部个人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又是促进一个地方和单位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牢记“两个务必”,必须强化对党负责的意识。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各级领导干部强化对党高度负责的意识,既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一些干部经受不住执政的考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被丢在脑后,对党负责的意识严重沦丧,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世界观发生了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私欲膨胀,为政不廉,将权力私有化、商品化,无所顾忌、无节制地滥用权力,以至沦为人…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手中的权力以及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决定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影响力及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如何切实有效地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是我们在党的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权力现象”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所谓权力,就是凭借某种物质力量在有序结构中对人的一种强制性的支配与控制。一般来说,权力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等级性、对象性、整合性和目的性。除此之外,权力还潜在着一定的扩张性、侵犯性、排他性、诱惑性和腐蚀性。由于权力的主体都是人,都体现着人的意志,而人的意志又具有认识和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