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新疆裕民县属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艰苦边远四类地区。近年来,面对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现状,县委、政府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裕民精神”,苦拼实干谋发展,创新争先图振兴,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3.6%,开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石孝军 《当代贵州》2011,(19):91-91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贵州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在扩面征缴、待遇保障和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取得卓越成绩。扩面参保快速增长,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从2006年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193.26万人增长,~257.31万人,年均增长5.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00万人增长到602万人,年均增长24.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90万人增长到162万人,年均增长12.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31万人增长到152万人,年均增长3.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从72万人,增长到164万人,年均增长17.9%。2009年,我省成功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参保人数达到160万人。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祁连素有“天境祁连”、“牧区江南”之美称。近年来,祁连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十五”末,全县完成农牧业生产总值15494万元,年均增长9.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339.2元,年均增长8.55%。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447万元,年均增长17.44%。农牧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草原围栏、养羊暖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祁连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初露曙光.但还需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的问题.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厦门经济特区在建设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认真贯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努力处理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1997年,厦门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3亿元,比1980年增长20.16倍,特别是“八五”计划以来,GDP年均增幅达25%左右,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4万元,亦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与此同时,厦门的环境、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育辉 《新长征》2006,(2):16-17
“十五”期间,扶余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大投入上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72元,年均增长12.1%;全口径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2亿元,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915万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29.3%;  相似文献   

6.
短短五年,望谟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生产总值增长2.5倍(未计入龙滩电站1.8亿元税收),财政总收入增长5.2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城镇化率从12%提高到21.45%……  相似文献   

7.
湟中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努力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比1999年增长62.6%,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4%,连续两年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名列西宁市第一名,并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今年人代会温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数字引发了广泛关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是年均增长7%。该目标低于当初为"十一五"拟定的目标——年均增长7.5%,更低于“十一五”年均11.2%的实际增速。  相似文献   

9.
今年人代会温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数字引发了广泛关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是年均增长7%。该目标低于当初为"十一五"拟定的目标——年均增长7.5%,更低于“十一五”年均11.2%的实际增速。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2,(9):2-F0002
“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2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68亿元增加到9.96亿元,年均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从4832万元、加19万元增加到4.19亿元和2.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4.1%和49.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6亿元增加到7.59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从15.4亿元、5,05亿元增加到41.9亿元和12.1亿元,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预计,宜都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较2006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6%;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38.9%;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5年分别年均递增10%、17.6%;  相似文献   

12.
吉轩 《党建》2000,(10)
“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辉煌,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后,经过“九五”前两年的努力,在1997年又提前三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预计“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8%以上,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6万亿元,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年均增长8%的调控目标。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效推进。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7%,高于6.5%…  相似文献   

13.
丽江是我国西南边陲滇西北高原上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因其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特别青睐。2001年,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22.1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10.52万人次,分别比1995年增长2.8倍和2.4倍,年均增长25.1%和22.9%;旅游业总收入20.4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38万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5.3倍和1.8倍,年均增长35.8%和19.0%。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32…  相似文献   

14.
平安县地处青海高原东部的湟水谷地,现辖6乡3镇111个行政村,共有12万人口。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平安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到2000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6.9%,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10元,年均增长18.4%,全县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5万人减少到1万人。在发展过程中,平安县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由于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新市区是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之一,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12平方公尼总人口26万多人。过去,新市区区街企业主要以小型加工作坊式企业为主,80年代中期,区街企业开始起步,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区街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生产经营总额1995年完成3·34亿元,是1990年的8倍·年均增长54·45%。1995年与1990年相比,商贸饮服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9.09%;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08%。区街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城区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反映了城区的经济实力。对一个城…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1,(11):F0004-F0004
涪陵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的历史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近四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近六倍,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2.7%和18%。  相似文献   

17.
徐志民 《实践》2011,(7):36-36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面对挑战,几年来,科左中旗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3%和23.5%,刑事案件、民事纠纷逐年下降,全旗呈现出经济“活”、社会“和”的良好局面。是什么让科左中旗绘就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美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6.7%,粮食总产量在20年间增加2000亿公斤,年均增速达2.7%,远远超过人口增长速度(1.01%),棉、油、糖的产量也分别比1978年增长1.1倍、3.1倍和2.9倍。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政府和广大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2090元,比1978年增长15.6倍。但是,在看到中国农村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起点是相当低的…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时期是黄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极其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以上的发展目标,把自治州建设成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贵州步步高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 198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发展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八五”增加 1.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2.2%,利用外资总额比“八五”增加 1.86倍。   ○粮食产量提高到 1135万吨,初步实现农村口粮基本自给。   ○交通、通讯和城镇供水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特别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一批重大项目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