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6年1月6日,北方滨城一居民全家3口被杀。警方很快侦破此案,缉拿了凶手。这桩案件的起因是由于凶手与被害女主人的畸恋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2.
春子 《法律与生活》2012,(15):44-45
2004年年底,一场火灾几乎让崔家惨遭灭门。然而,随着警方的介入,火灾掩盖下的谋杀行为浮出水面,凶手竟是崔家唯一的幸存者——崔继国。为了骗取保险金,他与情人和朋友一起谋害了自己的四位至亲。时隔8年,承办检察官再度回顾此案,希望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唤起人们对亲情的珍视,警示那些丧失良知的人不要重蹈崔继国的覆辙。  相似文献   

3.
赵念国 《检察风云》2001,(10):78-79
今年4月,法国警方终于认定,拘押在美国大牢里的51岁的西班牙人阿尔克·蒙特就是5年前发生在法国蒙圣米歇勒地区青年旅店里奸杀案的真正凶手。法国警方为了侦破此案,在5年时间里作了大规模的调查,传讯了将近9300个证人,作了3600次DNA检查,花费了近700万法郎的代价。 阿尔克·蒙特锒铛入狱的消息在法国传开后,居住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他的前“女友”、代课老师茜勒维  相似文献   

4.
自投罗网     
儿子被害,一神秘人打电话说能提供线索并要8万元酬金。经反复周旋,神秘人未露面。6年后,神秘人再次出现。不久,此案告破,凶手伏法,而他决定扶养凶手的儿子。  相似文献   

5.
晓非 《江淮法治》2010,(22):17-19
3年前,他向警方举报了一起抢劫案,警方根据线索将此案告破。不料,所举报的案犯竟然从警方眼皮下逃脱。随后疯狂报复举报人,乃至做出令人发指的行为——残忍剁下举报人的双手。此案背后。凸显我国举报人保护制度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6.
遥控奸杀     
黄璜 《江淮法治》2010,(4):40-42
2009年10月5日,一具已部分白骨化的肢解女尸在英国西北部大曼彻斯特郡的高速公路出口处被发现,从尸体尚存的残块皮肤上,警方找到凶手留下的蛛丝马迹。但谁都没想到,当警方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时,却发现嫌疑人早在几年前已身陷囹圄。是有人模仿行凶?还是凶嫌另有同党?苏格兰犯罪学专家鲁本·杰拉德应邀对此案进行调查,经过一番抽丝剥茧之后,却发现其中另有蹊跷,谋杀案的真相竞隐藏在一张张半公开的信纸之中……  相似文献   

7.
24年前,母亲与邻居争地坝时遭杀害,妹妹也未能幸免,凶手举家潜逃。任开明踏遍全国近20个城市,四处搜寻凶手。24年后,他将收集到的录音证据刻成光盘交给警方,前不久终  相似文献   

8.
破案最关键的是从现场提取痕迹物证,寻查因果关系,发现案件线索。如果一起暴力案件是“零痕迹现场”,凶手既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又是流窜作案且与被害人无任何关系,此案该如何侦破?日前,河北邯郸警方就碰到了这样一起抢劫杀人案。不出两天民警就把案犯擒获。面对突然而至的民警,连案犯都感到不可思议:“真快啊,奇啦怪了,我服了!你们咋知道是我干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年轻人失恋后不能冷静相待,竟然凶残地将杀猪刀刺向昔日恋人。日前,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丁某被当涂警方依法逮捕。3月24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当涂县公安局接到报警:该县围屏乡有人行凶杀人,凶手被群众抓获,受害人陈某已送医院急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起蹊跷的“入室抢劫、强奸案”。“歹徒”竟然在大白天入室“抢劫”,并将留守在家里的一位年仅14岁的少女“强奸”!案情重大,社会各界深感震惊。可是,当警方介入此案后,却发现此案疑窦重重。警方深入调查后惊讶地发现:制造这起“入室抢劫强奸案”的竟是“受害者”本人——一位年仅14岁的初三学生。  相似文献   

11.
罚单缉凶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纽约,一系列猎杀情侣的案件使这座城市陷入极度恐惧之中。警方为了抓住凶手,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专案组,杀人凶手却一直逍遥法外。甚至嚣张地给媒体写信吹嘘自己的“功绩”。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嚣张的凶手最终栽在一张小小的违章停车罚款单上。  相似文献   

12.
阿莲 《法律与生活》2009,(12):37-39
按照犯罪心理学,杀人凶手在作案后一般会马上隐匿或逃亡,而兰新诚却安然在家。不仅如此,专案组曾8次上门找他谈话,他都表情平淡。对答如流,甚至逗狗在小区悠闲晃荡,没有一丝慌乱迹象。被抓后,兰新诚告诉警方,并非是他心理素质好和反侦查能力强,而是要做一个有“尊严”的凶手。  相似文献   

13.
1994年8月18日,黑龙江省肇东市发生了一起伤害案。随后,隋洪建及其家人、亲友被肇东警方列为嫌疑对象,先后共有16人被警方羁押,累计羁押时间近7000天,折计19年之久。隋洪建及其二弟隋洪波、三弟隋洪儒、表弟任树君被判刑。 2001年初,这起伤害案已被哈尔滨警方破获,确切证实凶手不是隋氏兄弟。现在他们仍然在四处奔走申诉,将话题引到了“真凶洗冤”上。  相似文献   

14.
刑警的灵感     
这是一个杀人并抢劫银行的大案,警方仅用了两天半时间就使案情真相大白。然而,三个凶手却不知去向,寻捕无果。怎么才能将其尽快收入法网呢?请看——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08,(12):41-41
荒野中,有个叫罗曼的男子被人绑在树上窒息而死,朗波侦探到了出事地点,协助警方侦破此案。他发现罗曼的嘴被堵着,脖子被生牛皮绕了3圈,经警方鉴定死亡时间是在下午4点左右。警方马上逮捕了一个嫌疑犯。  相似文献   

16.
医院凶案     
一个放高利贷的病人,有一天早晨在医院的病床上被人用水果刀刺死。凶器是在医院的花园里找到的。由于凶手在行凶时用布裹着刀,刀柄上没有凶手的指纹,但在水果刀被发现时,细心的侦探发现刀柄上爬着许多蚂蚁。行凶时医院尚未开门,所以警方认为凶手很可能也是医院病人。  相似文献   

17.
李朝 《法制与经济》2004,(11):17-20
2004年6月,上海警方截获3名伪装成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准备从上海浅薄国际机场偷渡日本的河南农民,立即通知了河南警方。河南警方顺藤摸瓜,发现此案的幕后指使人竟是一位女博士……  相似文献   

18.
涛涛 《检察风云》2000,(1):22-26
在外打工的儿子突然神秘失踪。 父亲或单枪匹马,或协助警方,历时10个月,跨越8个省,耗资3万元,最终将3名直接杀人凶手送上断头台。 追凶过程中,他曾经扮作三轮车夫;曾经只身赴疆,病倒街头。 但凶案的主谋还潜逃在外。本世纪的最后一个冬天里,这位父亲又踏上了追凶之路……  相似文献   

19.
央视春晚恐吓电话案告破一民工为泄私愤,将恐吓电话打进了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近日,哈尔滨市警方成功破获此案。农历三十,央视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在进行当中。突然,演播室现场总值班接到一名男子的恐吓电话,称演播现场有几枚炸弹。保安部门立即将此情况向公安部进行了通报。公安部随即指示黑龙江省公安厅和哈尔滨市局迅速展开工作,全力侦破此案。哈尔滨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并于2月11日在其打工的一浴池将其抓获。嫌疑人叫兰义东,内蒙古人。在内蒙古牙克石市工作期间,因长期不上班被单位除名,便来到哈市打工,但因有盗窃行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22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2名犯罪嫌疑人死刑。这两名凶手从杭州到上海徒步3天3夜,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灭门血案。一路上,他们究竟如何走到上海?上海警方又是怎样克难攻坚,在7日后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