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哲学经济"始终对经济的功能性作出提问,始终把人的发展共享放在首位,始终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今天的经济行为,这或许会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中国现在已成为排名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但是,尚未形成"大国经济"。"大国经济"要从质量、模式、影响力、可持续等方面处在世界前列,而不是总量。要从经济大国走向"大国经济",必须开创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台湾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在经历飞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地区。其主要经验是成功开展土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在竞争行业鼓励和推动民营化,重视教育机会的均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却越来越大,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均衡的国家之一。要改善大陆的收入不均衡现状,台湾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遭受了自大萧条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在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大引擎.这场危机在证明中国经济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同时,表明中国拥有强大的应对全球危机能力."中国成功"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推动着人们探究国际金融危机中显现的中国制度的巨大力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张汉东 《今日浙江》2014,(12):30-31
正"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将对中国以及国际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义乌市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商贸城,义乌的小商品贸易广布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当今"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面对国家提出和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义乌要抓住机遇,加大开发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21,(2):28-30
正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全球经济身陷衰退危机,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将进一步提升大陆新一轮对外开放水平,并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顽固操弄"脱中"、割裂两岸各领域联系,  相似文献   

6.
柳英 《台声》2010,(2):22-23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岛内各界对此反应强烈。近几年,东亚地区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的区域经济整合迅速展开,而在这一整合过程中,台湾正逐渐被边缘化。这种情况下,只有尽快和大陆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加速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依托大陆提高台湾产业竞争力,才能有效避免被边缘化危机,走出经济困境。  相似文献   

7.
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不仅处在两岸政治气氛融洽、社会交流热络的良好势头下,也存在诸多有利的经济条件。其中,大陆的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强与台湾经济转型升级为两岸经济关系不断深化提供新的契机。2009年大陆GDP达33.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7%,而第四季的GDP增长率高达10.7%,在国际金融危机笼罩下的全球经济中格外耀眼。  相似文献   

8.
<正>2011至201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受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深化发展以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影响,"十二五"规划期间,两岸经贸合作的大环境空前利好,大陆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可以预期,"十二五"规划期两岸经济合作领域将大为拓展,合作层次大为提升,合作模式更加深化。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疲软,经济复苏进程也远远落后于各国政府预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国际社会期待经济保持较快增速、质量不断提升的中国分享经验。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治理经济全球化痼疾的"四个坚持",分享了中国关于发展经济和全球经济治  相似文献   

10.
正9月4日至5日,G20峰会在杭州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主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世界峰会。"中国方案"为全球经济复苏开了药方,中美两国领导人会谈达成富有成效的共识。杭州峰会不仅吸引了全球目光,也引起台湾岛内舆论的持续广泛关注。肯定大陆具有世界影响力G20杭州峰会成果丰硕、盛况空前,充分展现了中国大陆卓越的领导力和责任担当。对此,台湾舆论给予高度评价。台《中国时报》称,身为主办方,中国大陆在峰会议题设定、讨论方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深受危机影响,相形之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受危机影响较小,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会顺应世界大  相似文献   

12.
张莉 《两岸关系》2013,(1):37-39
2012年世界经济呈现低迷走势,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欧债危机进一步升级,贸易投资进入低潮,全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3.1%。台湾属于外向型经济体,除了世界经济的影响外,与大陆的经贸交流在其经济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大陆经济的减速及台湾经济结构固有的问题,也使得2012年台湾经济呈现"内外皆冷"的现象。虽  相似文献   

13.
金钰 《观察与思考》2007,(23):54-57
<正>在周边近邻中,韩国是我国媒体关注最多,也是百姓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在普通的国人心目中,韩国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万美元的全球第12大经济强国。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处在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的韩国,生活得很滋润的韩国人,却三天两头地抱怨、担心处在危机之中。中国发展"惊动"韩国韩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称,中国有可能在3年内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国际经济、国内经济和浙江的区域经济正面临三种不同局面。一是国际经济面临"危局":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IMF总裁拉加德最近都发出警示,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扩散,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局面,进入一个新的危险区域的可能性不断加大。二是  相似文献   

15.
经历了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坚固。欧洲相继发生了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开始退出财政刺激;而美国则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稳,失业率高企,采取了新一轮财政与货币刺激计划。全球消化过剩流动性的时刻,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日趋走向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虽然恢复了快速增长,但是对经济作贡献的三大支柱面临的基本条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通货膨胀时代开启。面对危机后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变化以及"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紧迫要求,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世界经济历史,每一次金融危机袭来,都会对各国经济结构进行重新调整,都有带动经济繁荣复苏的支柱产业出现,成为"新引擎",引领国家走出困境。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有人产生疑问: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7.
<正>潮涌津门,港连世界。在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滨海新区,一个世界级大港悄然崛起。金秋的天津港巨臂起舞,货轮穿梭,车流如潮,正朝着5亿吨目标奋力冲锋。这个与荷兰鹿特丹港在新欧亚大陆桥东西两端隔空相望的世界最高等级人工深水港,2012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7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30万标准箱,同世界上18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位居世界第四大港。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大陆成为世界输入贸易大国与亚洲经济中国大陆经济自1978年底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虽有起起伏伏,但取得了9%以上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内需的扩大,经济改革开放的进展带来了外国企业的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向中国大陆的转移,贸易自由化的关税降低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带来了中国大陆走向世界输入贸易大国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的增长十分显著。2000年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为2251亿美元,到了2003年增大到4128亿美元,约增大了一倍。结果,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在世界进口贸易总额中…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除大家热烈讨论的"低速增长"、"再平衡"、"再工业化"等发展趋势外,还有以下几个趋势值得研究和关注。一、"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战略举措。例如,欧盟领导人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不久,正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重大"海上丝绸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出访印尼,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提出的设想。今年,"海上丝绸之路"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虽然刚刚开始,但海陆并举的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洋强国"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所经地区在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亚地区作为连接欧洲大陆的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